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

2018-02-10 11:01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新课标课文小学生

(吉林省公主岭市南崴子街道中心小学校)

新课标“大语文”观念下,“阅读”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环节,“拓展阅读”作为连接课内、外阅读的纽带,越来越被重视。但拓展阅读教学的实际开展情况并不理想,有些教师并未真正理解拓展阅读的意义,导致拓展阅读只是形式上的开展。那么,拓展阅读的意义在哪儿,究竟应该怎样有效开展?

一、准确把握拓展阅读的意义

“拓展阅读”是基于教材内容的课外拓展阅读,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是紧密结合课内课文教学,服务于课文教学,是对课文的迁移、补充和延伸;二是有效扩展了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宽度,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语文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拓展阅读对小学生有以下意义:

1.提升阅读兴趣。拓展阅读内容由于是课文的有效迁移、补充和延伸,它与所学课文相关,是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在阅读时易于小学生理解和接受,容易产生亲切感;同时,拓展阅读材料比课文更加丰富,阅读形式也更灵活开放,没有具体的段落划分、段意理解等硬性的阅读目标要求,因而小学生阅读时能够以更舒适、自在的心态进行,利于他们产生阅读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所在。

2.增加语文素养积累。“大语文”观念下,语文素养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拓展阅读由于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量,扩展小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从拓展阅读内容中获得更多的语言材料,掌握更多的词汇量,潜移默化地吸收更多的语法知识、修辞知识,还能从中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对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提升写作能力。写作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输入”“输出”两个过程,有效的拓展阅读,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阅读材料的安排,可以让小学生更自然、高效地完成语言文字的输入过程,让他们了解更多的词汇搭配,句子表达方法,促进他们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而且大量的拓展阅读让小学生增长了见识、扩展了视野,无形中为他们积累了大量写作的素材,让他们在面对作文题目时不再无从下手,而是更加有话可说,甚至会滔滔不绝。

二、正确认识拓展阅读教学的困境

目前,很多学校在拓展阅读教学的实践环节“质”与“量”都未能达到理想效果,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并不高,反而因为教师不利的引导,让学生认为拓展阅读是增加了额外的“作业”,产生了逆反心理。具体来说:

1.拓展阅读材料不具备典型性、经典性。尽管新课标积极提倡开展拓展阅读教学,但对于拓展阅读材料的选择却并没有固定的要求,这需要教师有着较强的责任心和精力来规划,但有些教师在选择材料时往往会以“方便”为主,或者直接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所以阅读材料不能恰如其分地为学生的阅读服务。另外,小学生自身是很难进行合理的阅读规划的,往往会单纯以趣味为出发点,选择的材料不具备典型性和经典性,这样就不能实现拓展阅读与课内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

2.拓展阅读量不能保证。新课标对小学生阅读的阶段进行了划分,并规定了相应学段的最低阅读量。但是,实际的拓展阅读过程中,由于教师和家长对阅读监督和反馈的忽视,许多小学生并没有真正完成要求达到的阅读量,往往是阅读材料有了,阅读量也规定了,但小学生是不是真的逐字逐句进行了阅读、有没有达到有效的阅读效果都缺乏可靠的考察体系。

三、积极探索有效开展拓展阅读教学的措施

1.精心选择拓展阅读资料,保障阅读“质”的需求。阅读材料“质”的保障,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推荐,能够保证学生能够阅读到高质量的材料,也能从中吸收更多的营养。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充分发挥在课文中能够发掘的有效的阅读内容,以课文为基础,寻找适合拓展阅读的空间和角度。其次,教师选择拓展阅读资料不能完全拘泥于课本,要有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这里应遵循的原则是,一是要是课文内容的有效补充,如课文是节选部分,那么让学生阅读一下完整的原文,就能够让他们更了解课文里人物表现、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加深对课文背景和寓意的理解。二是与课文能够形成对照关系的内容,如与课文采用了同样的写作手法,类似的描写手段,或者是与课文属于同类型的文章等,通过这些或正或反的对照,加深学生对写作手法、描写手段的理解和强化。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为了保证阅读“质”的需求,教师应根据所教学生的不同学段选择相应的拓展阅读材料。同时,依据不同的学段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小学一二年级,才刚刚接触阅读,阅读能力有限,由于年龄的限制,阅读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有限,针对这些特点,在这阶段的拓展阅读教学要选择富有趣味和形象性的故事性阅读材料,同时辅助多媒体动画、音乐、视频等手段,以增加他们对阅读的兴趣为主;小学三四年级,有了更多的识字量,阅读能力也在增强,这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阅读技巧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选择与课文密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通过阅读让他们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和技巧,形成良好的“关联阅读”的习惯,为更高阶段的阅读打基础;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在阅读能力和技巧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这时应该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即教师引导但不规定内容,而是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保障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只有学生能够进行主动的阅读,才是拓展阅读教学的真正的成功。

2.营造阅读氛围,合理安排阅读时间,保证阅读“量”

拓展阅读“量”的保证,需要教师从两方面努力,一是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保持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坚持课内和课外的阅读任务;二是帮助学生规划、安排阅读时间,以达成量的累积。(1)阅读氛围的营造,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比如,在班级内搞阅读竞赛,开展读书周活动,树立读书标兵等,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为学生创设读书交流、成果展示的平台,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班级内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提升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牢牢地树立与书为友、以阅读为乐的观念。再者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拓展阅读视野,让学生了解到有更多丰富、有趣的可阅读的内容,有更奇妙、美丽的阅读世界,这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此外,为了保证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教师还应有意识地教会他们一些阅读方法,因为只有懂得了方法,才能更有效地阅读。(2)阅读时间的规划。一方面,教师在课堂的拓展阅读教学环节直接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同时教会学生课余时间有规律地安排阅读的时间和阅读计划。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有效利用在学校的可供利用的零散时间进行阅读活动的习惯。比如,早上来到学校还未上课的时间,可以进行自主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意识和阅读习惯,从而让他们在课上和课下都能够坚持进行一定时间的阅读。

总之,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是新课标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着非凡的意义,值得我们在教学中认真钻研并实践,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养成。

猜你喜欢
新课标课文小学生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背课文的小偷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背课文
我是小学生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