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加强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教育

2018-02-10 11:01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语文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北山学校)

由于语文是基础学科,它包含的内容和知识面都是比较广泛的,语文知识的综合性比较强,可以用文章为载体展示其他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可以更好理解。所以,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够只关注理论知识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需要注重学生思想的引导和教育,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

一、语文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老师都只注重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答题技巧,学生对于文章等的理解都是基于老师的理解上进行学习的,并且应试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特别的枯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教师长期的照本宣科甚至会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反感,有些学生会觉得老师只是按照课本上的东西讲解,自己也能看懂,这种心理会影响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由于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特性,教育系统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几十年以来的教育方式都没有什么较大的变动。传统教育方式认为,只要老师足够博学,能够将广泛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结果往往都不尽如人意。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要在课上课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育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前提。

1.枯燥的语文教育方式导致学生基础较差

语文是基础学科,家长和学生都觉得语文是最好学习的,所以在语文这门学科上放的精力比较少,大多数学生会忽略语文的学习,这就导致当下很多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就像有了好的地基才能建设一个完美的高楼大厦。有的学生记忆力很好,很聪明,但是考试的时候就是没有好成绩,这就是因为语文基础较差,阅读理解能力跟不上,加上考试的时候老师会在考试题上设置一些陷阱,学生不能够找到解题的关键,所以只有打好语文的基础才能将各个学科学好。教师要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生的表达能力较弱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传统被动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现在的学生已经不能接受乖乖地坐在椅子上认真听老师讲课,他们需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跟老师交流自己的观点。传统教育下,中学生的学习目的只是为了应付中考,没有抱着学习知识和提高自己的目的去学习,一旦中考的时间过了,学生就不会持续的学习,这样就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所以,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都比较弱。老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上学习,并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不同的学习任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持续的学习。因此,加强语文素养教育,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

3.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的视野狭窄

目前,语文课堂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以课本上的知识为主,大多时候老师只是照本宣科,不会给学生讲解一些课外的知识,这对丰富孩子的知识是没有任何好处的。课本上的知识仅仅是知识海洋里面的冰山一角,课本上的知识只能满足学生应付考试的要求,对于学生思想上的成长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导致了学生的学习范围比较狭窄。相对来说中学生有很多的课余时间,但是很多学生没有利用好这段时间。如果老师能够帮助学生将这些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和学习视野,那么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

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素养方面占据着主要的地位。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地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提高语文素养。首先,老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和文化知识,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如老师可以将自己对文章的见解拿出来同孩子一起分享,而不是一味地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老师在讲课之前将枯燥的文章用讲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让学生针对这个故事表达所思所感,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高效的交流。其次,老师需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和鼓励,表扬优点,若发现学生在某一方面有缺失,那么就要及时的引导指正,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三观”。老师的职业素养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全面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才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和前提。

1.教师应该引导学生

老师对学生有启蒙的作用,大部分学生的认知都是来自老师对知识的讲解,所以老师应该对学生有正确的引导。老师首先要对学生当下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最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平时对学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如老师在课堂上利用互联网技术,给学生播放与课程有关的电影和图片,然后对电影的中心思想进行讲解,让学生充分感同身受,进而感觉到知识的魅力。学生可以根据电影发表自己的感受,并且将自己的感受写成一篇文章,这样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读书网站,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知识的海洋里面畅游。

2.帮助学生找到问题并且分析问题

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不能只注重给学生讲解知识,还要及时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的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语文学科具有抽象和逻辑较强的特性,所以对于有些中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所以老师要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的应用当中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如特别抽象的理论知识,老师可以举一些现实中的例子,或者利用图片和视频来讲解,如果学生还是无法理解并提出肤浅的问题,老师应该给予细心的解答,并且给予鼓励。

3.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固然重要,但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们留下题目,将学生们分成各个小组进行讨论。讨论中,每个学生都要抒发自己的观点,最后给老师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素养教育就是要抛弃传统的教育方式,将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不是单纯地注重学生的成绩和理论知识,而是更加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通过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素养教育是最好的方式。相信在老师的努力下,会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语文
【学科新书导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超学科”来啦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