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10 11:01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身体素质分层

(山东省五莲县第一中学)

每个学生对体育的接受程度不同,其身体素质也存在一定差异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他们的差异将学生分成多个层次,再根据每个层次的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体育成绩共同提高。本文根据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了高中体育实行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措施,希望对各校的体育教学有所帮助。

一、对高中体育进行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无论是体育基础、身体素质或是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等。为了促使学生得到共同发展,就应该利用分层教学法施行因材施教,增加教学的实效性,并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同层次的学习中感受进步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根据不同学生情况,实施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模式是因材施教教学方式的延伸,是促进高中体育教学稳步发展的重要步骤。在高中体育课堂上老师采用分层教学法,从多方面考虑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等级划分,针对同一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毋庸置疑,分层教学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有数据显示,将高中两个体育班级中的一个采用分层教学法,另一个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分层教学的班级成绩比传统教学的班级高出了20%。此外,在进行体育竞赛时,采用分层教学的班级成绩也比较优异。

(三)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老师顾及不到全部学生的感受,只能根据大部分学生对体育的接受程度进行整体教学,导致部分学生因为跟不上老师的步伐或者其他原因体育成绩越来越差,直到对体育失去兴趣。通过分层教学法可以对学生接受状况进行划分,使学生提高自身的体育水平,由此学生心理上得到满足,就会对学习体育产生信心,从而提高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二、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中的应用措施

(一)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为分层奠定基础

在进行分层教学前,应该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即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只有切实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状况,才能进行精准的分层。例如,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的内容为:身体素质、爱好的体育项目、擅长的体育运动等,让学生认真填写,避免出现分层失误。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实际测试,采用一些体育项目让对学生进行考评,更直观地检测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运动天赋,为分层教学提供有效依据。

(二)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实现针对性教学

根据前期采集的数据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在分层时应注意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老师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正确选择跟自己实际情况相对应的层次。假如学生进入一个层次后发现自己判断有误,老师就应该协调换组,避免适得其反。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运动水平进行科学的训练,对于不同层次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针对性管理教学。与此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例如体育素养较好的同学可能有多种体育兴趣爱好,老师应该找到最适合其发展的运动项目,进行重点培养,优化学生的资源配置。

(三)为各个层次制定目标,并推动完成

将学生进行分层后,再针对各个层次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时间为标准,可以分别设定年度目标、季度目标、以及月度目标等。对时间进行分层处理,把教学目标细化,先制定较易实现的子目标,通过不断努力促进实现大目标。在分层时应该注意对教学任务应该具备针对性,遵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同时还要注意运动项目是否具备较强的操作性。设置的所有目标都应该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保证因材施教的切实实施。比如,在训练800米长跑教学中,对男女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男生的规定时间是2分40秒,女生的规定时间是3分20秒。根据学生实际体制情况可以将这一标准进行适度调整,让素质差的学生达到目标,素质好的学生超越目标。再如,立定跳远男生规范是2米20,女生的规范1米80。对于素质差的可以降低20公分,也就是达到2米即可,这样不断培养学生超越自我的精神,促使其快速进步。同时,以教学目标作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处理。如对于战术性较强、合作难度性较大的体育项目就应该针对高层次的学生开展训练;对于个别项目技术要求稍高或者应用的技巧性训练稍高的运动项目对应中等层次的训练;而针对单一的运动技巧学习,则对应层次较低的同学进行训练。

(四)对学生成绩进行分层评价

定期对学生学习成果考核,进行客观评价,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还增加了学生对学习体育的信心。因此,在分层教学结束后,对学生采用分层评价法判断这段时间体育分层教学的效果。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无论对哪个层次的学生只要有些许的进步,老师就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在评价中多采用激励的方式,增加学生对学习体育的信念,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针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划分为不同层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也应该具有针对性,不能通用。划分到高层次的学生,身体素质较为强健,并且具备一定的运动天赋和技巧,对体育非常敏感,对老师教的知识能够轻松掌握。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应该重点培养其自主学习,根据教学经验不断总结适合此类学生的教学方式,以引导其自主学习为主,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体育运动技能水平;对于中等学生来讲,其特性是对运动技巧没有充分掌握,缺少连贯性。所以,对于此类学生的教育应该以启发为主,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熟练度,培养其运动技巧,促进培养其运动的连贯性;最后对于层次较低的同学,应该以基础教学为主,通过以身示范、不断讲解等为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视频为学生进行专业演示,方便学生模仿训练,以直观化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接受和吸收。通过网络视频不仅利用有效时间为学生展示了专业的体育运动技巧,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播放精彩的体育赛事,调动学生对体育的热情。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体育教学古板、缺乏趣味性,老师教学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只顾着自己讲解,不能切实体会学生是否听懂、学会。长此以往,对体育有兴趣的同学由于课堂枯燥无味导致对体育失去兴趣;对体育原本就不感兴趣的同学也会由于跟不上课而放弃体育。随着新课改的出现,倡导老师要因材施教。作为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锻炼技巧、实现终身体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培养,充分利用分层教学法的教学优势,促进整体学生的体育成绩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身体素质分层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锻炼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雨林的分层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因材施教,拓宽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