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的布置措施分析

2018-02-10 11:01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家校布置交流

(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中心小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消化与吸收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增强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的布置进行分析,总结出小学数学教学课后作业布置的最佳措施。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布置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的布置作业情况比较单一、实践性差,布置作业的方式比较传统,作业内容有背公式、记口诀、抄定义、写法则等,千篇一律的作业形式使得学生逐渐厌倦数学作业,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数学课后作业布置中,像一些练习题,练习题的题目多是由课本或者是教师提供的,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也缺乏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差异练习。还有,作业的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纸笔练习,单一乏味的作业压抑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更是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灵活性与创造性。在单一形式的作业影响下,就算学生是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精神都得不到很好地培养。

另外,在作业问题的答案分析中,答案结果过于绝对,教师会要求学生按照“标准答案”进行比较,作业评价也只关注结果,不看重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使得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遭受很大的打击,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与思考方式逐渐僵化。总之,学生数学作业毫无乐趣可言,教师给学生布置大量抄、背、做、写等,增添了学生的分担,也并不能达到很好的练习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的布置措施

(一)精简作业内容,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利用自身专业知识,精简作业内容,确保作业的代表性、系统性以及全面性,教师不能在作业布置上一味求量、贪多,大量的重复练习会使得学生产生机枪的厌倦感,学生还可能会出现敷衍了事等情况,这样的作业练习反而会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上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控制好课后作业的量,在课后练习的布置上要考虑到作业的难易程度,增强作业的启发性与巩固性原则,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学习规律与知识基础,布置高质量课后作业。还有,作业的布置要注重其趣味性,对作业进行积极地优化设计,针对不同学生的作业设计也可以有所区别,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心理动态特征,结合学生的心理变化来调整作业的内容与形式。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就要从这一点出发,从学生的心理动态与思维模式着手,转变单一的数学作业形式,使得课后作业变得生动起来,增添作业的趣味性,继而改变学生对课后作业的看法,提升学生的整体数学质量。

(二)分层布置作业,实现因材施教的模式

教学的本质原则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学习特征,做到因材施教,挖掘学生内在潜质,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选择出比较匹配的教育教学方式。在在我国基础教育相关改革纲要中要求,教师就应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一步发展。在课后作业布置中,教师要避免对传统方式,使用统一性、典型性的作业形式,考虑到学生的成绩水平与知识基础,实施分层式的作业,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在实际备课中,教师可以在作业中布置一些选做题与必做题,使用不同的记号进行标明,不进行统一要求;并且作业的任务量可做弹性规定,在难易上也要做出合理的调控。比如,可以让一些学习困难生做一些基本练习题,保证其达到实际要求就行,中等生可以做一些变式题,锻炼其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还有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们可以做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实施这样分层次教学形式,使得不同层次学生都能积极完成课后作业,并能在课后练习中有所收获。要知道,这样的形式能将作业中教师行为直接转化成为学生的行为,使得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作业,增强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对学生进行分层作业的布置,需要制定出分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得实际教学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变得更加细致,而且也要实施分层次的作业评价形式,也就是说采取不同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希望能得到教师肯定评价的,由于每位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习惯等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采取积极不同的评价标准,实施有效的评价方式,增强评价的有效性。比如,在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考核中,学生困难生是最需要得到教师鼓励与表扬的,教师要肯定这一部分学生的小进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对于学习中等生来说,教师需要采取激励式的评价方法,引导这一部分学生朝着正确的发展方向进行,促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学习优等生来说则是需要教师进行启发式的评价,对这一部分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学生能超越自我。

(三)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实现在线课后作业的交流

在传统作业环节中,学生课后作业基本上都是在家里完成的,因此学生一旦离开学校,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渠道就被切断,学生很难在完成作业时进行交流与互动,也不能向教师请教,在作业完成中遇到的问题可能只有等到次日才能解决,或者是被忽视,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中的协作性就被忽视,甚至会出现抄袭作业的情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网络平台,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建立家校进行有效交流的平台,使得课后作业的价值能充分发挥出来的。比如,教师可以建立微信交流群,不仅有布置作业的功能,还能在基础功能上实现在线交流与互动,增强课后作业布置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鼓励与引导学生,将作业完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拿到交流群里讨论,引发大家进行交流与互动,启发学生的思考。教师还可以交流群中提出与作业相关的重难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与探索,使得一些在作业完成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能解决自己的难题。当然,为了避免学生一遇到问题就请教老师,形成一种惰性思维,养成不好的习惯,教师可以在微信群里建立出“三人门槛”的提问制度,也就是说群里的学生成员至少三个学生进行交流之后得到的问题,才能向教师请教;同时,也要建立“小组成员联动机制”,使得一些因为成绩不好,缺乏自信的学生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一些成绩不佳的学生出现长期“潜水”的情况,这样的模式就是说,学生遇到问题,需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与解决,在小学无法完成的情况下,对一些问题进行积极解决,再由学生向其他成员学习请教,或者是向其他小组成员请教,在大家都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将学习问题放在谈论组中探讨,教师则是要对问题进行积极解决,确保学生对课后作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搭建家校沟通平台,不仅能让家长能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还能让教师及时获得学生在家中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实现家校在线交流,以及学生信息的互换,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确保学生能有更好地发展。

三、总结

课后作业是教师的教学与学生学习之间的交汇点,有助于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丰富小学教学的内容,优化课后作业的形式,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家校布置交流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特别号都有了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