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评价卡”设计策略与运用方法

2018-02-10 11:01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作业家长

(长春高新第一实验学校)

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明显的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元化的,如学生的英语学习是断续的。反观我国当前课堂英语教学设定,每周固定的几节课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加之小学阶段学生本身学习的自觉性较弱,在学习能力方面也有所欠缺,不自觉的就会造成一定的学习断层,没有英语课时的断层、在家与在校的断层等。借助于“评价卡”,推动学生的学习,正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重要改革及策略。

一、“评价卡”的设计与运用

“评价卡”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卡片。在评价卡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包含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全面关注到学生学习的整体的,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小学英语“评价卡”应当包括背读表达能力、课堂口语表现、书面作业、课外活动等几个方面。在“背读表达能力”方面,应当包括学生朗读词汇、背诵课文、词汇记忆、对话练习、短小的演讲练习、甚至于值日汇报等涉及口语背读的几个方面;在“课堂口语表现”中,则侧重于强调学生的课堂发言,和对小组学习活动的参与情况等的评价;在“书面作业”中,应当包括学生的作业进度表现、完成情况的评判等;在“课外活动”的评价中,包括对学生是否积极参与的一些课堂之外的英语活动(如一些英语竞赛、英语手抄报等),也要包括对学生在课下积累新的知识等进行综合的记录与考量。

从对英语“评价卡”内容的设定中已经可以看出,“评价卡”的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纳入一定的体系之内,小学阶段学生英语学习时间有限,在每周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时间很难实现系统的学习,而英语学科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小学阶段学生又很难有足够的耐心进行学习,“评价卡”的出现,照顾到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各个时段,而且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激励。其二,“评价卡”的出现,将学生的家庭作业、课下积累也纳入其中,这就必然要求在课下能够关注到学生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简单的监督,既为家长的监督工作提供了方向,也使得学生的学习得到有效管理,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二、“评价卡”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一)设计一定的奖励措施

伴随“评价卡”的,需要教师制定一定的奖励措施,促使“评价卡”的意义显现更为明显。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配合“评价卡”的,可以设计一定的奖励措施。如当“评价卡”中的评价达到优秀或者是一定的标准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小印章或者是一个小星星。当这些小星星积累到一定数量之后,就可以兑换礼物。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得到相应的奖励,能够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及动力。在兑换过程中,实施先到先得的措施,能够促使学生更为积极地去完成任务。

(二)多元化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多元化的评价。经过对“评价卡”的设计,可以看出“评价卡”中包含着多个角度以及方面,涉及到学生在家庭中、小组合作中的学习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实现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推进多元评价,促使教师、家长、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中。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学生的每项活动,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家长或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以家庭作业的评价为例,先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实现自我评价,评价的标准可以参照当日作业时长、作业难度感觉等自我评价方面;家长评价包括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态度等进行评价;而教室可以通过作业反馈、学生展示出来的作业情况进行评价等。多元的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积极的引导与监督作用。

(三)评价情况的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制定一定的评价标准,这样也能体现出评价的公平性,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关注到的是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一些学生本身基础较弱,属于班级的“学困生”,这部分学生如果能够进步,哪怕只是一小步,也是值得鼓励的。在评价之前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分层,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适当放宽评价标准,能够充分体现出评价的真实性以及对学生的实用性等。

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的评价环节,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成长奠定足够的基础,实现教学的进一步完善。“评价卡”意在激励学生,运用过程中也要把握一定的度,避免盲目地运用造成学生的误解。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作业家长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作业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