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8-02-10 11:01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新课改教学内容

(山东省临沂市大岭小学)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学目标及主体不明确

按照教学改革的要求,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转变教育理念,试图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学生健康美好的情感、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然而现实是部分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课程理念和角色发挥上转变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一是教学目标不明确,即存在片面化和形式化等问题。教学目标过于宽泛,没有将每个章节、每个部分的目标进行细化,甚至把每一节课的目标定位为语文课程目标,存在重点把握不到位的现象。二是教学主题混淆。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即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已经颁布超过15年了,语文教学中重点推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仍未得到有效落实,但是“老师全程讲,学生全程记,基本没有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仍未转变。另一方面,语文老师的角色没有转变,仍是知识的传播者没有转变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这一现状是影响当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得不到有效落实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教学内容重点不突出及方式单一

一是“随意内容”和“必备内容”不能分清主次。随着语文课程形式的多样化,语文老师有着越来越多选择的权利。部分老师认为语文学什么都是学,想怎么教就怎么教,如果这些本末倒置、喧宾夺主的行为侵入课堂,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应有的教学内容缺失,导致“必学”内容受到忽视。

二是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不能有效融合。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通过实际生活的实例与感悟来加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热情、生活态度的养成。然而受各种因素影响,一方面,当前中小学语文教材与学生日常生活、与当今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程度并不高,造成语文学习内容“不接地气”,从根源上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学评价、学生考核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不论社会、家庭、学校甚至是老师和学生本人依然过多关注学生知识的接受,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语文教学策略存在形式化缺乏新现象

“墨守成规”和“随意发挥”不能有效把控。部分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沿用固定的教学方式,对教学工作不能有效的结果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和配角”的教学方式一直不变;相反,有的教师盲目追求新的教学策略,常常对策略的选择具有随意性,比如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只注重回答的结果不注重思考的过程,常常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化和表面化。

二、解决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

针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策略等三方面分析出的问题,结合自身任教的工作经历,建议从学校明确教学目标、健全考核体系、教师改变教学策略等多方面多维度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中小学语文老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做到重点突出。一是严格落实新课改教学目标的要求。一线从事教学的语文老师能否正确理解掌握新课改对教学目标的要求对语文教学能力的提升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教学目标设定上要根据章节进行,要具体可执行,不要泛泛而谈,要把握住章节的教学重点。二是探索新的教学策略。一线教师要学会探索新的授课方式,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意识、逻辑思维能力。教学理念的创新是实现教学工作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转变理念,要多角度的完成授课工作,尽快完成角色转变,从原有的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新课程的设计者、开拓者,不断增强语文课程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培养学习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语文学习兴趣低、重视程度低等问题。同时,老师还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学内容上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种适合自身特点的语文学习方法,都能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关注。

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改进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上既需要进行宏观把握也需要耐心细致的付出,相信在全社会的参与下,教师和家中一起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新课改教学内容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浅析语文课程的运作及其运行机制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