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三步走

2018-02-10 11:01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课文目标文章

(山东省邹城市二实小集团峄山路小学)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设计不合理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脱离了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施教,致使课堂教学沉闷窒息,学生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而语文学习的目的在于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更好地交流与合作。所以,语文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施教,以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如果教师生硬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难提高。更突出的问题是在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的规划缺乏科学与合理性,教学的目标性不强,漫无边际,也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2.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由于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到位,不能结合课程标准与学生特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而且在教学中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部分教师在课前没有做创新性思考,没有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提问,导致提问缺乏目的性,缺乏目标引导的语文教学只能是信马由缰,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熟知课程标准,明确本学段的教学目标

目标的确定一定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将“课标”细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这样就可以避免教学中的“信马由缰”,漫无边际,真正以目标为中心,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理解课文内容,体味蕴含于文中的思想感情,中段阅读教学要从理解字词入手,掌握关键词的作用。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但愿人长久》一课的重点目标设计“读懂课文,初步学习借助文章线索,把握文章结构,从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这一目标体现了四年级在三年级强化段的有效训练的前提下,提高学生对于字词、句段的整体把握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要求更高。要在理解整篇课文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结构顺序,理解文章运用的写作方法,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且掌握阅读不同文体文章的方法。

所以,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就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吃透教材,从具体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环节的设计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

三、熟知教材内容,明确本课书的教学重点

教材的编排是编者为落实“课标”,由于初中语文教材中课文不同,特点各异,也对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下功夫,根据文本特点精准定位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同时也要把握学情,确定落实重点与难点。

如在学习《装满昆虫的衣袋》这一课时,根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在课文语境中理解生字新词的含义。辨析“着迷、迷恋、痴迷”等词语,体会各自的含义与表达效果,并且借助词语的辨析,分析文章结构,提高对文章的概括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及借助相关教学资料等,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学会通过关键词语来总结归纳段落大意。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激发学生对自然与科学的兴趣。

3.学习课文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课文题目与内容的关系,学习作者拟题的精妙。

这种教学目标,并且从文章题目“装满昆虫的衣袋”入手,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朗读训练、查阅相关资料等手段,有效地训练了学生提炼课文意旨的能力,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学生走进文本,体验到了文本的思想感情,掌握了学生表现事物的方法。

四、熟知学情基础,明确课堂教学难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落实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想当然。在备课环节中教学目标的设计一定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根据学生特点及其语文素养的积淀设计教学目标,才能激发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机。所以,目标的设置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接受水平,不能制定脱离学生能力范围的目标,目标的设定要具有易操作、易反馈检测的特点,否则学生也很难明确自己知识掌握的疏漏之处,学习效率也很难提高。

例如,在设计《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的学案时,我对两种目标的设计进行反复比较,最后选择了B目标,因为B目标的设计体现了学生主体活动理念,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第一种目标的设计是:(1)正确的朗读课文,体味蕴含于文中的思想感情,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2)掌握生字词,通过课文语境理解生字词的含义。(3)认真读课文,体验蕴含在文本中的人物情感。

第二种教学目标的设计是:(1)掌握本课生字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富有感情。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并且进行背诵。(2)以小标题的形式,将课文分段,并说出理由。总结课文中心思想。(3) 阅读课文,提出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问题,并且找出关键词,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课文,体验肖邦的爱国情感。(4)理解作者是通过哪几个不同的场景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掌握按事件的发展前后来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

五、实施目标三步走要注意抓好教学“三环节”

1.课前预习

要使目标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就需要抓好课前预习的环节。课前预习中学生可以提出疑难问题,在课堂学习中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这也是目标教学提高针对性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并且对相关知识点有一个大体的把握,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如在教学《田园讲情》一文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几个思考题:课文中写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在课文中划线标示出来。这样学生可以带着问题阅读,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课前准备工作中,不仅仅是教师的单边活动,而是要采取师生互动方式,为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要为学生制定一个预习方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验与反馈,通过小组合作、相互提问等方法,达到预习的理想效果。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制定一个学习目标,学生目标明确了,才能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预习效率。

2.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常用模式。如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课文;其次,拓展阅读;最后,随堂练笔。在进行精读时,教师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学生也可以在研究课文时,把难以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进行讨论与探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更多观察与发现,不仅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也可以发现自身教学存在的不足,使学生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解决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3.师生协作

在语文教学进入拓展阅读环节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阅读建议,例如读懂课文中的某些句子,重点体会蕴含在句子中的思想感情,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关阅读段落,与学生一起进行交流,实现互动与协作。使教学目标更集中,避免脱离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总之,语文教学目标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导向,围绕教学目标设置课堂的导入、课堂阅读等环节,教师课堂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展开。因此,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围绕教学目标设置科学的教学方式与方法。通过目标为引导,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培养语文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课文目标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背课文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