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写话教学策略浅谈

2018-02-10 11:01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下学期学段词语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九一小学)

2017年9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简称部编本)在全国新入学的中小学生中开始使用,可以说,这既是我国当代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又为中小学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下面,我们以一年级写话教学为例,探讨一下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实际操作。

一、激发兴趣,先说后写

新课标将小学语文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叫写话,第二、第三学段叫习作,到了第四学段(初中七到九年级)才叫写作。从写话到习作再到写作,它没有统一叫成写作或者作文,其目的就是为了体现语文写作的层次性、发展性。具体来说,一二年级的低段目标是: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新课标虽然没有对写话教学提出更详细的要求,但是,在“关于写作的评价”的说明中特别指出:“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

那么,如何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写话兴趣呢?首先,老师应该坚持两个原则和三种方法。两个原则是:(1)在内容和形式上不要过多限制;(2)正确把握难度,切忌任意拔高。三种方法是:(1)从说话开始,把话说清楚;(2)从简单入手,从写好一句话入手;(3)以表扬激励为主,重在保护兴趣。其次,老师需要有较强的训练和保护的意识,抓住可以抓住的一切机会,鼓励学生说话,说完整话、说清楚话,潜移默化地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尤其是上学期,会写的字就更有限了。所以,基于上述要求和学生的学情,一年级上学期,老师应该以说话训练为主,适当安排五到八次写话。

课堂开始,老师应该以谈话的方式导入课题。例如,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秋天》一课,课前,老师可以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和理由,鼓励学生大声说出自己喜欢的季节,并把理由说清楚。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引出了今天的课题,既拉近了课文与生活的距离,又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真可谓一举多得。

讲课过程中,老师可以选择合适的说话训练点,鼓励学生个别说话。老师也可以通过小组互助,扩大学生的练习参与面,不求说得多好,但求努力参与。当然,老师对说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也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老师还可以借助书上的插图,进行简单的看图说话训练。例如,借助图画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行简单的书面表达,是第一学段写话教学的一种方法。老师既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看懂图画,用一句话说清图意,运用喜欢的句式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还要重点教会学生熟练运用一年级需要掌握的三个基本句式:“谁(什么)怎么样”“谁(什么)干什么”“谁(什么)是什么”。

课后,老师可以通过口头作业的形式,借助微信等现代化通讯工具,依托家长的配合,继续延伸说话训练。例如,学了《比尾巴》一课,老师可以布置一个口头作业:找找生活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尾巴都有什么特点,跟家长说一说,再在微信里告诉大家你的发现,一定也要听听别的小朋友的发现哟,觉得谁说得不错,给他点个赞吧。这样,寓教于乐,在有趣的发现和积极的互动中,学生和家长参与的热情高涨,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一年级上学期,老师可以在后半个学期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孩子们尝试写话。因为是起始阶段,所以,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一定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的表达是不是优美、词语是不是丰富,需要关注的是表达的完整和书写的工整规范。特别是第一次,老师应该安排一节课,按照“批阅—点评—欣赏—改进—再奖”的步骤,专门进行指导。老师一定要慎重对待,积极保护和鼓励孩子们的写话兴趣。

二、规范训练,丰富语句

有了上学期的兴趣激励和适当指导,下学期,老师除了继续坚持之前的做法 ,保护写话兴趣,先说后写,说话和写话训练双管齐下,还需要注意的是,下学期写一句话的训练次数要增加,而且要求规范和系统化。

首先,下学期教材要求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年级学生应该掌握三种不同语气的句子,就是使用句号的陈述句、使用问号的疑问句,使用感叹号的感叹句和祈使句,这就要求学生会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例如,在下册语文园地六中,专门安排了一次加标点的练习,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语气,给句子加标点。老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句式练习,口头练习配合书写练习,达到练习目的,力图让学生达到心里有数、熟练运用的效果。

其次,下学期教材要求对学生进行用词和造句的练习。例如,第18课《猴子下山》的课后,要求学生从几个表示手的动作的字中,选几个各写一句话;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的课后,要求用“我多想”写下自己的心愿;语文园地八的字词句运用中,给了高兴、生气、害怕和难过四种表情,要求说一说、写一写自己的相同经历。这两个看起来有点像话题作文,其实是接话题,运用词语写想说的话。当然,造句的练习不仅仅局限于此,遇到文章中用的特别精妙、值得积累的词语时,老师也可以安排这样的练习。

再次,下学期教材引导学生丰富语言表达,要求学生由只写一句完整的话上升到写一句具体、生动的话。例如,第5课《小公鸡和小鸭子》的课后,设计了两组语句,要学生比较表达效果,这既是对词语和文意的深入理解,也是一个丰富语言表达的练习。语文园地六的字词句运用里,三个例句渐次丰富,这就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积累的词语学习表达。当然,这样的训练意图和目的,也不仅仅表现在这两个练习上,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写话的主动意识:努力运用平时积累的词语把语句写具体、写生动。

每一个儿童都是天使,都有天使般明亮的眼睛和纯洁的心灵,都有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渴望,因此,在他们好奇心最强烈、想象力最发达、观察能力最细致的时候,老师应该从日常生活见闻琐事入手,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真实准确地写下来。这样既能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感受文字的张力和生命力,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例如,第13课《荷叶圆圆》的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写出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的特点: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此时,老师应该告诉学生,观察事物时,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也可以用鼻子闻、嘴巴尝,还可以用手摸,这样就可以写出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味道等特点。

当然,老师应该教会学生把学到的课本知识和观察到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活学活用。例如,第17课《动物王国开大会》后加入了应用文的练习——通知,但目标要求并不需要学生会写通知,只要求学生学会从中提取并说明要素即可,这也为后面的应用文学习打下了基础。

总而言之,低年级写话教学不是可有可无,更不是可抓可不抓,而是必须有!必须抓!写话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文教学的“打桩”工程,学校和老师必须注重策略,系统规划,理出道道来,抓出成果来。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下学期学段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题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检测题(B)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检测题(A)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测试题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