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让幼儿学会分享

2018-02-10 11:01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棒棒同伴玩具

(青岛市市北区第一机关幼儿园)

随着社会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幼儿成了“家庭中心”,父母对孩子的过多保护,迁就,与同伴交往的明显减少,均不利于幼儿社会化发展,也为幼儿“独占”“独享”行为的滋生提供温床。刚入园的棒棒,自己玩玩具、图书、皮球,从来不让别人碰,如果有小朋友动了,他常常大声警告企图拿他玩具的孩子,这些都是我的,你不能玩,如果其他小朋友拿走,他就会连哭带闹,甚至大打出手。当教师与其家长交流棒棒在幼儿园的表现时,棒棒妈妈说棒棒在家也这样:喜欢吃独食,让他分一点给爷爷、奶奶都不肯;他的巧克力不让妈妈分给邻居小朋友;有小客人来做客时,棒棒会把玩具汽车、“孙悟空”收到抽屉里,弄得家长非常尴尬,在旁边直摇头,叹息:“这孩子太小气了!”

现在的孩子,大多物质条件较优越,所以,大方、慷慨。但是,幼儿园里也有为数不少的像棒棒这样“小气”的孩子。虽然“小气”不是大毛病,但是一个不愿与他人分享的人,很难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成人应让孩子学会分享。

《幼儿园0-6幼儿发展指南》领域指出:教育孩子与人交往、学习互助、有同情心等。分享是亲社会的一种表现,是指幼儿与他人共同享用物品,它的对立面是“独占、独享”“多占”。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从小加强幼儿分享教育,有利于其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发展。但教育的方法要慎重,既不能生硬的强迫孩子拿出心爱的东西与同伴分享,又不能脱离其认知水平空洞说教;更不能因为孩子不愿别人分享玩具而打骂孩子或没收玩具,那只能激起孩子对别人的憎恨。让孩子学会分享,成为教师、家长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成人应从以下几点养成孩子分享的习惯。

一、理智地爱孩子

现在的孩子是小公主、小皇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着,爸爸妈妈也都是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这让孩子往往只考虑自己,把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全部占为己有,不会想到孝敬长辈,孩子偶尔想让家长分享,家长却感动之余,常说:“我们不舍得吃,你自己吃吧”这样娇惯溺爱,孩子就会逐渐养成独占的习惯,凡是他们喜欢的东西理所当然是他一个人的,别人休想动一下,他们理所当然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占为己有,吃独食,不愿与家长、同伴分享,强化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淡漠了他人的情感,所以,家长要理智的爱孩子,摆正孩子在家中的位置,掌握爱的尺寸,科学地教育孩子。家长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严是爱、惯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不要过分的溺爱孩子,无限制、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孩子体会到大家是家庭的成员,学会感恩和感谢,学会好东西应该大家分享,不让孩子搞特殊。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孩子自然的学会与同伴分享。

二、引导孩子体验别人的感情

我们成人常说的一句话是:换位思考。将自己的心比别人的心,成人要随机引导幼儿去体验别人的感情,帮助孩子产生分享的意识。“棒棒,假如小朋友不给你这辆漂亮的火车玩,你高兴吗?”“假如你是小客人,小主人却什么都不给你,你会不会难过?”成人经常引导孩子设身处地的去体验别人的感情,多让孩子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一想,就会使他摆脱自我中心意识,学会体会别人的需要与感情,并能在行动上给与帮助,这也是分享教育的意义所在。

三、为孩子创造与同伴分享的机会和条件

成人创造机会与条件让幼儿学会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孩子缺乏同伴交往,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很少关心他人的需求,家长可邀请孩子的小同伴到家里来做客,并鼓励孩子拿出糖果、玩具与同伴一起吃、一起玩。家长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及时给与肯定与表扬。幼儿园的教师可组织相应的活动,让幼儿学会分享。如我们班的图书漂流活动,就为孩子们提供分享的机会:每周一请每个幼儿带2本自己喜欢的图书来幼儿园,放在班级指定的“图书馆”里,本周里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把图书借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每周五时再把图书带回幼儿园,图书的主人就可以把图书带回家,再到周一时,又要带2本图书来园与同伴分享了,如此这般,孩子们不仅可以阅读更多的图书,好习惯也在逐渐养成。好玩具大家玩,也是通过小朋友自己玩具与同伴交换玩,即不再浪费家长更多财力还能发挥玩具最大的功效的同时,孩子们分享的品质也慢慢养成,这样,孩子与同伴交换图书、玩具的过程中,体会到分享的快乐,使孩子认识到,只有与他人分享,才会玩的开心,让孩子在同伴游戏交往中,变得大方得体,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养成孩子关爱他人、谦让友好的行为习惯,这有利于孩子分享品质的形成。

四、以自身的品质影响孩子

成人与孩子朝夕相处,他们对自身的尊严,价值和相互友爱、互助、理解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语言,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父母热情地将家里的东西借给邻居,积极为希望工程捐款、捐物,并鼓励孩子将自己的压岁钱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等等,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将远远的超过千万遍空洞的说教。作为老师的我,在幼儿心中有很高的威信,是幼儿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的关系,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老师要做有心人,平时抓住一切有力的时机为幼儿做好示范,和搭班教师制作玩具、布置环境,老师之间亲密、信任无形中为幼儿提供积极地行为榜样,幼儿会不自觉的通过观察、模仿学习老师的分享行为,

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重要方面。总之,我们要为孩子创造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孩子学会分享,是孩子适应社会、学会生存的基础,抓住教育契机,用自身的良好品质感染孩子,从而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幼儿体验到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

猜你喜欢
棒棒同伴玩具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棒棒的嘟嘟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棒棒精彩
棒棒哒
寻找失散的同伴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