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10 11:01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边城营造多媒体技术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

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变,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积极的改进和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式创新。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逐渐在教学中得到应用,集动画、视频、文字、声音、图像等功能为一体,通过声像俱佳、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可以将课本内容更加形象、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在帮助学生深化理解的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充分激发,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存在的误区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但同时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具体应用中稍不注意的话,就会造成相反的影响。

1.对多媒体技术依赖性过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减少

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通过营造相应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更好的感悟文章内涵,更加深刻的感知作者的情感。但是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有些教师由于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或者是自身能力有限,导致在教学中仅仅只是简单的展示PPT课件、播放相关的信息,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大大减少,进而对学生思维进一步诱导、启发有所忽视,反而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流于形式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流于形式主要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所具有的价值,导致教师仅仅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在教学中简单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具体应用中并没有深入,导致多媒体技术的价值得不到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是部分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教学氛围,在设计的时候过于追求视觉刺激,进而导致课件并不具备实质性内容,这样学生就很难抓住教学重难点内容,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对策

1.加强对教学情境的营造

在营造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自身集声音、画面、动画、音乐、文字等于一体的优势,对学生的视觉以及听觉产生双重刺激,结合多种因素将作者情感以及文章中的意图更好的展示出来,而不仅仅只是简单的重复课本知识内容。这样在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应用价值的同时,所营造的教学情境也会更加真实,增强效果。比如在讲解《边城》一文的时候,作者沈从文主要是通过文字,将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更好的隐晦地表达出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感受,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根据《边城》小说改编的电影《边城》片段,让学生通过观看影片来对沈从文所表达的情感感同身受。或者是教师可以将电影剧本打印出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更好的感受人性的美好。

2.注重对共享理念的应用

对于多媒体技术来说,教师不应该将其简单的看作是一份幻灯片,在具体应用的时候还是需要着重共享理念,放宽视野,在任何一个环节当中都可以应用到多媒体技术。同时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加强课本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中之间的联系。比如教师可以建立个人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构建“学校通”“班班通”等,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平台,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进而提高其教学效果。

3.注重对交互共的突出

应用多媒体技术,实质上就是实现人机对话,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互动感,这种互动方式不仅体现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还包括教师预设基础以及固定设计。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逐步启发学生的思维,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产生个性化的体验和想法。如在讲解《再别康桥》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作者徐志摩的成长背景以及“康桥”的实际景观展示出来,利用自然景色来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当中所表现的绘画美、建筑美以及音乐美,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师首先就需要正确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所具有的应用价值,然后才能够正确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这样一来,就能够促进教学内容进一步丰富,开拓学生视野,实现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边城营造多媒体技术
《边城之材幽之地》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极边城暖
大庸边城的蛮与娇
在《边城》中寻找“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