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表达的探讨

2018-02-10 19:13付全波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0
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文化景观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文/付全波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0

1、前言

现阶段,伴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除了要注重实用功能之外,精神功能和审美功能的诉求更加日益显现,力求创造出独特的校园文化景观。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提升校园文化品质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一定要注重文化内涵的表达,才能真正打造高校的品牌和文化

2、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特性

2.1 校园文化景观的空间性

不同的文化景观占据的空间大小会不同。例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的毕加索雕塑,其体积是我们常见的校园雕塑的很多倍。但不管空间的大小差异多许,它们在空间位置上都具有其自有的稳定性和固定性,以其体现出它们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人文情怀等特色。

2.2 校园文化景观的时代性

每个文化景观都是特定时间的产物,文化的传承性会使得景观带有强烈的时代特点。例如,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样式的北京大学的校门,木结构殿门式的大门,斗拱彩绘,具有古色古香的建筑美感。威武的石狮,使校门透露一种威严。这一古典式的建筑风格设计,真正体现出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高学府的文化历史内涵。

2.3 校园文化景观的低碳环保性

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应遵循因时因地,适时栽植,以当地区域性苗木为基准,结合现有状况,合理进行苗木的配置。根据植物的群落与群落之间的关系,植物的季相性,乔灌草结合,营造丰富的植物层次性,提高校园的绿化率,创建生态校园。

3、校园文化景观的内涵表达的依据

3.1 校园文化的内容载体

大学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历史文化、传承文化、制度建设文化等,校园的文化建设离不开这方方面面的文化沉淀和积累。只有通过这些文化的物化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才能直接表现出校园文化景观的表达。

3.2 校园的性质

我国大学的性质,广义上可分为专业性院校和综合类大学。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直接性表达也正是通过学校的性质进行,例如学校的校训就是通过精神性的展现,形成本校的文化性理念。厦门大学的“自强不息、止于止善”、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样就无形中通过精神文化的营造体现出景观表现的文化特质。

3.3 校园建设的自然和文脉特质

国内许多高校的建设之初,对选址都非常考究,例如北京大学就利用原有的园林基础和场地条件,创造了美不胜收的“燕园”,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学校的文化特征与校园的自然地形条件及原有场地条件有着直接密不可分关系。

4、校园文化景观的内涵表达原则

4.1 生态性建设原则

大学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中,生态性景观设计已经成为校园景观规划中的焦点问题。场地的合理配置与划分,必须重视校园基地的生态性设计,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与社会的融入等方面。应充分考虑到已有的校园地形、地貌特征,而不能只重视建筑物的造型条件和材质选择,对已形成的景观文化形态结合新的生态型设计理念,构建新的景观文化,利用原有的自然材质或就地取材,真正做到因时因地设计,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文化景观显得尤为重要。

4.2 保留性原则

目前国内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存在同质化的特点,建设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景观,同时保留已有的文化景观,是每个大学提升自身内涵品质的主要内容之一。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应立足于物质和精神的统一,设计应体现时代文化,而人文思想的体现已经成为时代文化的核心内容。因此,校园建设中应保留现有的历史性景观,诸如:古树名柏、名人雕塑、本土化古典建筑等,创建“情景合一”的生态性文化景观。

4.3 安全性原则

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安全性原则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保证师生的安全性,才能使校园的方方面面得以进行。校园的道路照明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夜间的安全性,人流量较少的地段除了要保证足够的照度外,还要加固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的设计。在校园植被选择方面,要考虑到安全、无毒的植物,让高校的景观成为安全、美观兼并的,并富有层次感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5、校园文化景观的表达手法

5.1 人文建筑表达

建筑是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形的建筑是一幅优美的画,无形的建筑是一首凝固的乐曲,建筑的形体可衬托出文化的熏陶,即“性灵的融合、神意的感触”丰富寓意。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是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结合形式,校园的历史环境和文化环境塑造出优美且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景观空间环境,真正体现高校教书育人的空间场所。

5.2 构筑物表达

大学校园内的假山、叠石、花盆、喷泉、景墙、雕塑、花架、长廊、亭子,它们都属构筑物的范畴,不仅增加了景观的丰富性和层次性,又在一定意义上表达出了校园的文化内涵性。构筑物的设计和立意构思要考虑地方文化、校园历史,还要充分满足和保障校园使用者的各项需求,使其符合使用、经济、美观、安全、人文等方面的要求,为学校师生提供一个舒适、美观、实用,并且具有文化涵养的生活学习空间环境。

5.3 植被配置法

良好的植物选择和搭配是营造丰富文化内涵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景观空间环境可以创造不同的心理感受。景观植物配置可以用以下几种手法进行表达:对比与衬托、韵律、节奏和层次、色彩和季节。合理的配置植物,构建既有文化统一、又有文化空间的大学校园。

结语:

综上所述,校园景观要素即便存在通用性,但是不同的大学风格不同风格,不一样的风格会建设出各种各样的景观。在设计构思过程中,应注意人们的主观意识、行为心理特点及客观存在的物质环境,通过将这些有效地结合,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发挥校园景观设计中的作用,防止校园景观成为装饰物的堆砌,促使大学可持续发展。

[1]莫振扬.浅谈校园文化在校园景观重塑中的表达--182团中学校园景观改造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3):12-13.

[2]马雪梅,孙振帮,刘叶青.对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思考[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270-272.

[3]李娜,李莹.校园文化在高校校园景观中的设计表达[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6(11):122.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研究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创新路径研究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