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区慈善教育进校园、《慈善读本》进课堂活动硕果累累

2018-02-20 14:36临渭区慈善协会
慈善 2018年6期
关键词:读本进校园全区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慈善协会成立于2012年5月,协会刚一成立,就积极响应中华慈善总会的号召,按照省市协会的安排,积极策划在全区中小学中开展慈善教育进校园活动。2012年9月举行了启动仪式,先期在规模较大,师资力量强的七所学校试点,在示范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2013年扩面到38所学校,2014年推进到45所学校,2015年9月秋季开学,全区156所中小学校全部纳入慈善教育活动项目学校,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全覆盖,受教育学生达8.7万人。

2013年5月,全省千校慈善教育现场会在我区召开,2014年6月,中华慈善总会西安宣传工作会来我区实验小学召开了慈善教育进校园现场观摩会,2018年5月,省教育厅、省慈善协会在我区又召开了全省中小学慈善文化教育推进会,观摩了我区两所公办小学、一所高中、一所民办学校的慈善教育项目活动。临渭区慈善教育进校园《慈善读本》进课堂教育活动,被省慈善协会树为全省的一面旗帜,临渭样板在全省推广学习。

一、领导重视支持,慈协、教育携手推动。中小学慈善文化教育项目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社会大实践,是一项立德树人的系统工程,历时六年多的推进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区委区政府重视支持是关键,教育行政部门有力推动是保证。我区慈善教育进校园、《慈善读本》进课堂活动,从试点示范到扩面全覆盖,区委区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历届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经常关心过问慈善教育活动情况,并深入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区财政给予了经费保障。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多次出席和参与慈善教育相关会议和活动。区教育局把慈善教育进校园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有安排、有考核、有奖励保障措施。我区慈善教育活动之所以能顺利开展,是区委区政府领导以及教育局历届领导班子重视支持的结果。另外,临渭慈善教育活动从启动开始就成立了以区慈善协会会长为组长、区教育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区慈协分管副会长为副组长的慈善教育领导小组,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各项目学校也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教导处负责人、相关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使慈善教育活动有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二、立足课堂教育,慈善教育课程化。课堂教学是慈善教育的重要阵地,《慈善读本》进课堂,是临渭区慈善教育进校园活动的突出特色。一是各校按照“六纳入三结合”的要求,将慈善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纳入课时安排,纳入教材体系,纳入课堂设计、纳入教师职责,纳入考核评比;并将爱心教育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教育活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慈善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每学年10课时教学任务,列入课表安排,组织实施教学,使慈善教育课程化。二是配发《慈善读本》。《慈善读本》作为慈善教育课的基本教材,区慈善协会动员爱心企业筹资5.5万元,购买《慈善读本》向各校累计配发《慈善读本》53000余册,基本满足了学校的慈善课教材之需。2015年临渭区《慈善读本》进课堂已覆盖全区156所中小学校,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慈善教育全覆盖。为了让全区中小学生人人有教材,2017年年初,临渭区慈善协会将《慈善读本》电子版上传到临渭教育网,以方便全区中小学校及时下载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慈善读本》不足的问题。三是听课调研,抓好考核。每学期,区慈善协会会长带领教育局分管局长一同深入学校听课调研,每次听课时间为半个月,详细了解各校慈善课真实情况,切实掌握全区慈善教育活动的最新动态。听课期间,调研组全体领导当场填写《中小学慈善教育课堂教学评价表》,对授课老师课堂中的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教学策略、学生学习状态、课堂资源研发等四个评价项目,进行客观公正的量化打分,并作为教师评优选先的依据。课后开展座谈,了解授课老师备课、磨课和授课的相关情况,与授课老师共同探讨慈善课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同时,及时寻制慈善教学优秀课、示范课,下发各校学习借鉴,推动活动深入开展。深入课堂一线,面对面调研解决问题,已成为区慈善协会领导对慈善教育不变 的情怀。四是不断完善慈善教育激励机制。将慈善教育纳入学校年度考核,班级量化考核和教师职责考核之中。2015年,区人社局、教育局将慈善教育课列入区级职称评定考核范围,已有20名慈善课优秀教师被评为区级教学能手。近年来,全区先后召开了四次慈善教育活动总结表彰会,区慈善协会出资110余万元,对表现突出的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优秀征文进行奖励。

三、主题教育形式多样,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慈善教育的宗旨是立德树人,日行一善社会实践活动是临渭教育活动的丰富内容和载体,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使学生参与到慈善公益活动中来,用“爱”塑造学生心灵,用“善”培养学生的行为,近年来,各校在上好慈善课的基础上,普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区中小学在校设置废旧衣服回收箱110个,回收废旧衣物160吨,废旧纸张折值8.6万元。今年“9·5”慈善日活动中,许许多多的教师、家长积极参与“9·5一日捐”和“9·9网捐”献爱心活动,共捐赠100余万元,其中网捐50万元,“9·5一日捐”55万元。去年以来,区教育局为全区中小学生配发了7万余本“日行一善”记录本,让学生每天做一件善事,并把所做的事记录在本子上,近年来,全区共表彰美德少年儿童93名,为全区少年儿童树立了榜样。

四、依托“共同体”平台,城乡教育活动均衡发展。近年来,随着全区慈善教育活动全覆盖,一些乡村学校,特别是边远山区学校,由于教育资源落后,《慈善读本》进课堂教学活动相对滞后。2016年,我区依托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平台,促进提升城乡慈善教育活动均衡发展。目前,全区共组建城乡发展共同体10个,其中核心牵头校10所,辐射带动全区156所中小学成员校。一是开展慈善课送教活动。全区140多名城乡发展共同体核心校教师,深入农村32所中小学开展支教送课活动,累计送课时达72节,通过课堂教学示范和教科研讨培训引领,整体提高城乡发展共同體学校的教学水平,努力实现了城乡慈善教育活动均衡发展。二是支持帮助成员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各核心校在帮教的同时,还投入资金设备等,改善提升农村成员校的办学条件,据统计,共同体核心校支持成员学校资金设备达400余万元,极大地改善农村成员校的办学条件。

五、开展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活动质量和水平。各校将慈善教育课纳入了校本研修,推进《慈善读本》二次开发,在实践中探索慈善课的有效教法,引导慈善教学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实验小学以课题带研究,以研修促发展,2016年12月乔丰年校长申报的《西部小学慈善教育实践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课题,已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研究。2017年3月正式开题,2018年上半年已结题,这对全区乃至全省慈善教育活动向更深层次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该项目所需10万元课题经费,由区慈善协会筹集解决,激励支持慈善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六、开展“示范校”创建活动,营造校园慈善文化氛围。为了深入持久地抓好慈善教育进校园活动,2017年4月初,区教育局、区慈善协会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小学慈善教育进校园示范校创建活动的通知》,确定了指导思想,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评价验收指标,对创建活动做了详细具体安排,全区确定了14所创建示范校,其中高中2所,初中2所,小学10所。为使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2017年5月3日开始,历时14天,区慈协会长带领区慈协、区教育局相关领导及分管同志采取听汇报、查资料、观教学、召开座谈会的方法,对14所创建示范校逐校进行检查指导,去年11月,区慈协、区教育局为第一批7所示范校授旗,为全区慈善教育树立了示范榜样。各示范校十分重视校园慈善文化建设,把慈善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营造了慈善文化长廊、园地等。让慈善文化溢满校园,使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慈善文化已成为学校亮丽的风景线。

我区慈善文化进校园、《慈善读本》进课堂活动,2014年荣获中华慈善总会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组织)奖;2016年荣获省慈善协会、省教育厅千校慈善教育项目先进单位奖;2018年荣获省教育厅、省慈善协会中小学慈善教育项目先进单位奖。但我们绝不骄傲自满,临渭慈善教育活动永远在路上,当前,我区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慈善教育推进会议精神,不断加大推进力度,不断提升教育活动的内涵和质量,使全区慈善教育活动迈上一个新台阶。

猜你喜欢
读本进校园全区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雏燕
一套朋友圈生态的诗词趣味读本
我想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Little Bean
蓝光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