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康复期刊影响力提升的思考与对策

2018-02-21 20:14
学报编辑论丛 2018年0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影响力期刊

万 甜



基于康复期刊影响力提升的思考与对策

万 甜

(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学报》编辑部,福 350122)

康复期刊是传播康复知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期刊。本文就提高康复期刊影响力做了如下思考:提高康复期刊质量,建设特色康复栏目,提高康复论文的创新性,利用媒体宣传康复期刊,依托康复学会扩大期刊影响,突出康复特色优势,增加优质稿源,康复期刊的策略营销,提高康复期刊利用率。期望从多方面进一步提高康复期刊影响力。

康复期刊;期刊影响力;康复知识

康复医学是20世纪中期新兴的一门学科。康复医学是一门针对功能障碍的诊断、评估、防治和训练的医学学科,通过最大限度改善患者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患者各项功能缺失,努力恢复患者正常生活水平的医学学科,运动疗法、作业疗法、针灸推拿、理疗等是康复医学的有效手段和重要内容。康复期刊对于普及和宣传康复医学知识、探讨研究康复医学新理论、推动康复科研交流、提高患者功能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康复期刊的发展,能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但是,康复期刊在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影响力不足、发行量偏低是目前面临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提高康复期刊的影响力进行了探讨。

1 提高康复期刊质量

质量是学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科技期刊的生命力,如何提高、解决期刊的质量问题是编辑永恒的主题[1]。编辑流程的任一环节差错,都会大大降低期刊的使用价值。提高康复期刊质量应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1) 了解康复期刊宗旨。康复是一门通过诊断与评估指导治疗、训练的一门新学科,通过弥补或重建各种功能缺失,消除患者功能障碍,从而减少患者致残,最大限度恢复患者功能水平。编辑人员必须了解康复期刊办刊宗旨,才能有效择文,指导作者修改文稿。

(2) 加强素质管理。编辑工作者作为编辑的主体,如果想要追求编辑质量,努力提高编辑素质至关重要。编辑素质包括政治修养、科学素养及业务素养等[2]。编辑首先要爱岗敬业,心甘情愿“为他人做嫁衣”,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其次要具备端正的科学态度和责任心,以及良好的科学学术素养。康复科技期刊编辑必须钻研康复科学领域的相关知识。此外,编辑还要具备一定的业务素养,包括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文稿的鉴别能力、实际的编排能力等[3]。

(3) 提高质量控制。首先编辑人员要遵循严格编辑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执行论文优选、稿件三审、责任编辑、责任校对、稿件终审等制度[4-5]。其次,要重视内涵质量和外在质量控制。内涵高指的是内容属于科学前课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并且内容准确且满足有时效性等要求。外在质量高指的是稿件相关细节必须科学化、标准化及规范化,编辑必须严控稿件的内容、文字、结构、图表、参考文献以及编排格式等[6]。

2 建设特色栏目,提高康复论文的创新性

当今,国内期刊市场化正循序渐进进行改革,各类期刊在互相借鉴的同时,又彼此存在竞争与对抗,生存难度加大。因此,如何在竞争的市场中保持期刊影响力,使刊物脱颖而出,始终保持高水平优势,是编辑从业者及每个编辑部门面临残酷的现实问题[7]。

期刊如何直面现实的竞争与挑战,学术界以特色栏目建设为主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特色栏目建设对提高期刊影响力意义重大。重视期刊特色和优势栏目建设,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特色的事物具有竞争优势,特色的期刊才可以取得广泛认同,才能保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8]。

当前,科技发展迅速,研究成果不断呈现,而学术科研成果的创新至关重要,因此要求选用的稿件务必具有特色和创新性。因此,康复期刊要生存,除了要办特色刊,还要重视、提高康复论文的创新性,必须追踪科学技术最新研究成果,站在科学理论前沿,不断推出新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吸引广大读者。

3 利用媒体宣传康复期刊

大众媒体报纸、网站、电视、广播、手机等,能有效传递信息,走进千家万户,目前步入老年化社会,康复的需求至关重要,如果康复期刊能够通过大众媒体宣传,把期刊提供的科技成果,通过大众媒体采用通俗化的语言传递给公众,可以改变其束之高阁的现状[9]。因此,媒体可以作为传递康复信息的枢纽。

国际主流科技期刊常与媒体合作,而国内期刊较少将科学论文以新闻的方式发布,原因如下:①科技期刊新闻意识不强;②大众新闻媒体不够关注科技期刊。因此,科技期刊要强化新闻意识,通过学术期刊的优势吸引媒体眼球;同时,新闻媒体应加大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关注度,大力宣传,让科技成果产生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国际康复期刊越来越多的在影响着普通老百姓,而让人欣慰的是国内期刊如《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等也有通过专题报道来传递康复知识,如果国内康复期刊能进一步加强与媒体合作,把传统中医药康复知识传递给国内外康复需求者,不仅能有效提供期刊的影响力,更能够为老百姓造福。

4 依托康复学会扩大期刊影响

康复期刊应重视与主管部门、各级学会保持紧密联系,通过学会开展学术研讨、继续医学教育等,为作者、读者、社会各界人士作好服务,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和学术权威性。一方面,康复期刊可以通过康复一级学会、中医药学会等举办继续医学教育时,设置栏目,刊登康复论文,增加期刊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康复期刊可以请求学会的支持,通过康复期刊,发布新的标准、诊疗规范、草案等,提高康复期刊的知名度[10]。

5 突出康复特色优势

康复期刊要具有竞争力,能在各种科技期刊竞争环境下发展壮大,必须找准期刊定位,现代康复与传统中医康复相结合,突出中医康复特色,发挥传统中医康复的特点和优势,充分体现康复科技期刊,特别是中医康复期刊独特的价值[11]。在办刊定位、期刊宗旨、稿件优选、特色栏目设置、学术交流等方面尽可能体现中医康复特色,实现中医康复期刊自身的持续发展和创新跨越[12]。

比如《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根据专科临床康复选题组稿,如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儿童康复、精神康复、肿瘤康复、疼痛康复等专科,吸收了不同专业研究人员的喜爱,提升了期刊影响力。《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每期设立专题报道,栏目范围广泛,涉及康复评定、康复工程、辅助技术、社区康复、社会康复、心理康复、康复护理、康复管理、康复教育、职业康复、言语康复、文体康复、康复技术、传统医学康复等,特别是不断增加社区康复内容,满足社会需求,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康复期刊要提高其影响力,务必做出独特的康复栏目,才能在众多期刊中立足、发展。

6 增加优质稿源

康复期刊,应该通过增加优质稿源,提高期刊的质量,从而有效提高期刊的影响力。首先,编辑可多参加一些康复医疗的学术会议,从会上约到或组到高质量的稿件。其次,可以通过直接与专家联系的方式,约到优质稿源。再次,在约稿时,应先选择一两个康复方向,避免研究范围太广泛。作为一个刊物,必须注重在哪些康复方面突出特色,做到专而精,办出刊物特色。

7 期刊的策略营销

通过采取有效的策略营销,是期刊扩大影响力的一个新方向[13]。营销是推广康复期刊的重要途径,数字化、网络化期刊出版技术,必将引领期刊从纸质出版向全媒体出版转型,传统出版业必须搭建有效的数字出版平台,开发数字化核心技术[14-16]。比如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通过开展数字化出版工作,累计诸多经验:①集中、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编辑骨干;②凝聚一些具有知名度的专家;③积累丰富的内容资源;④有效掌握用户的需求;⑤宣传渠道丰富多样[17]。诸多优势是短期内其他期刊难以超越的。康复期刊想发展,想要营销,必须借鉴。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架构一个多层架构体系,比如康复期刊学习视频、康复病例资料库、康复医学继续教育、标准或指南信息库及康复资讯等,有效拓展康复期刊在数字化平台的经营模式,更好的接近读者。

8 提高康复期刊利用率

通过提高康复科技期刊利用率,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期刊的影响力。高校图书馆是阅读期刊的一个有效的窗口,因此,加速高校图书馆期刊深层次的开发与提高康复期刊利用效果是关键[18]。通过以下方面可以使康复期刊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

(1) 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等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实现期刊、论文管理的自动化,通过计算机强大的网络,加工、处理及检索信息,可以更好地发挥康复期刊信息源的作用,从而有效提供期刊利用率,这是扩大期刊影响力的一个新方向。

(2) 坚持开架借阅。期刊管理就是希望读者方便借阅,开架借阅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环节,节约读者时间,降低拒借率,尽量方便读者。从而提高康复期刊的利用率,包括利用速度、利用数量、利用深度、利用频率等。期刊的另一有效价值就是不断被查阅参考,如果康复期刊坚持开架借阅,可以转化为更有效的价值,提高影响力。

8 结束语

康复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康复水平及实力的真实体现。目前社会老年化明显,康复的重要性日趋重要,因此,作为传播康复知识期刊,有责任通过各方面措施,大力发展,努力提高国内影响力,甚至国际学术声誉和科技影响力[19-20]。当然康复期刊自身努力的同时,需要期刊主管部门、专家、作者、读者等社会各方长期共同的努力[21]。国家期刊管理部门应作出决策,积极发展康复期刊,为康复期刊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1] 王晓宇.关于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质量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1,23(1):52-53.

[2] 张淑敏,辛明红,段为杰,等.如何提高稿件初审环节的工作质量与效率[J].编辑学报,2014,26(4):354

[3] 殷莹,张丽萍,吴娟,等.科技期刊编辑必备的5大意识[J].编辑学报,2015,27(3):292-295.

[4] 赵瑞.科技期刊专题质量控制与策划管理[J].编辑学报,2016,28(2):147-149.

[5] 刘静,朱琳.我国科技期刊出版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进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6):804-809.

[6] 王晚霞.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理想与期刊质量[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1):101-106.

[7] 余志虎.基于资源优势的学术期刊特色栏目建设[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6):572-577.

[8] 杨建肖,刘伟霄,王雅娇,等.策划行业特色专栏提升期刊影响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4):804-809.

[9] 陈培颖,任艳青,欧彦,等.科技期刊强化宣传推广的若干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8):886-891.

[10] 黄苏萍,黄丰,陈成东.关于提高中医药期刊影响力的思考[J].编辑学报,2009,21(2):141-143.

[11] 刘晓燕,薛一如,凌霞,等.提高地方行业科技期刊影响力的实践与探索[J].天津科技,2016,43(11):94-96.

[12] 王轶.中国学术期刊的综合影响力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4):119-125.

[13] 丁美霞.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几大要素[J].中国出版,2013(4):51-53.

[14] 张铁明,颜帅,佟建国,等.关于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0,22(2):99-102.

[15] 李若溪,游中胜,田海江,等.我国学术期刊的网站建设现状调查与网络期刊进化趋势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6):1049-1055.

[16] 张秀梅,李婧,刘立营,等.数字出版对科技期刊评价的影响[J].科技与出版,2011(11):15-18.

[17] 张凯.基于百度指数的科技期刊影响力大数据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7):779-784.

[18] 张晓艳.关于提高纸质期刊利用率的思考[J].图书馆学刊,2010(7):30-32.

[19] 俞立平.期刊影响力指标的时间异质性及其重构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2):109-114.

[20] 程靖.提升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具体路径[J].出版发行研究,2013(4):105-107.

[21] 刘筱敏,马娜.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3):335-339.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影响力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