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之道”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试验研究

2018-02-22 03:22刘广银蒋同生郑永忠
乡村科技 2018年33期
关键词:二化螟卷叶螟稻飞虱

刘广银 蒋同生 郑 军 郑永忠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重庆 408000)

为有效控制水稻病虫草危害,2017年全国农业部农技中心农药与药械处组织开展了水稻病虫草害综合解决方案试验示范,分为南方稻区和东北稻区,重庆市涪陵区承担了南方稻区重庆点的试验研究任务。

涪陵区常年种植水稻3.33万hm2,以一季水稻为主的稻菜两熟制栽培。水稻主要病虫害有稻飞虱、纵卷叶螟、二化螟、稻蓟马、稻赤斑黑沫蝉、稻苞虫、稻緑蝽、稻瘟病、稻纹枯病、稻曲病以及稻粒黑粉病等,其中最严重的病虫害是稻飞虱、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和稻纹枯病。为了验证较“稻之道”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方案(以下简称“稻之道”方案)的综合防治效果和对水稻的增产效益及实现农药零增长目标,2017年在涪陵区的蔺市镇实施了“稻之道”病虫综合解决方案,为涪陵区水稻病虫害综合管控,农民增产增收探索出了新的路子。

表1 试验田基本情况

表2 各处理所用药剂

表3 各处理药剂施用情况

表4 苗期稻蓟马防治结果

表5 6月6日调查各处理二化螟的防效结果

表6 8月15日调查各处理在水稻灌浆期纵卷叶螟防效结果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概况

本次试验的试验田概况见表1。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不设重复,处理一面积6 670 m2,处理二面积3 335 m2,处理三(空白对照)面积333.5 m2,3个处理集中安排在一个示范区内。各处理所用药剂见表2。

1.3 药剂施用

各处理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药剂施用情况见表3。

1.4 调查方法

1.4.1 蓟马。播种后35~45 d调查。每处理区取5点样,每点大小25 cm×25 cm,调查叶片卷尖率,计算防治效果。

1.4.2 二化螟。在二化螟危害症状稳定后,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法,每小区调查50丛稻,统计枯心率或白穗数。

1.4.3 纵卷叶螟。在纵卷叶螟危害症状稳定后,每小区五点取样共查50丛稻,统计卷叶率,与对照区卷叶率比较,计算相对防效,同时调查卷叶内有虫率。

1.4.4 稻飞虱。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第14天和第21天调查防治效果,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小区调查25蔸,计数稻飞虱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农药田间药效示范准则为准)。

1.4.5 纹枯病。在每次施药后第14天和第21天调查防治效果。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点固定调查相连5丛,共25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

1.4.6 稻瘟病。施药后25~30 d病情稳定时调查。采用对角线取样法,每小区调查30丛稻,并根据以下分级标准记录病级,计算各处理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水稻蓟马的防治效果

用“亮盾”5 mL拌2 kg水稻种,防治早期苗期蓟马,经4月25日调查,处理一稻蓟马卷尖率0.72%,防效93.75%;处理二稻蓟马卷尖率1.62%,防效85.94%。说明处理一用“亮盾”拌水稻种防治秧田稻蓟马有明显效果,试验数据见表4。

2.2 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处理一经施送嫁药和重治一代二化螟后,二化螟危害的枯心株和枯心丛率及枯心株率均为0,常规防治的枯心株、枯心丛率及枯心株率分别为5株、2%、0.7%,对照的枯心株、枯心丛率及枯心株率分别为23株、11%、3.26%;处理一的防效为100%,处理二防效为78.53%(见表5)。这说明处理一对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明显。

2.3 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从表6看出,在8月15日水稻成熟期,处理一的水稻卷叶率仅有0.08%,处理二的水稻卷叶率达3.56%,处理一、二的百丛虫量分别为2头、25头,防治效果分别为99.66%、84.90%。说明处理一对纵卷叶螟的防效好于处理二。

2.4 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如表7所示,经6月20日施药前和施药后14 d调查,虫口减退率分别为处理一89.73%、处理二91.22%、处理三1.40%,校正防效为处理一88.37%、处理二89.54%;施药后21 d调查,处理一和处理二的虫量与施药后14 d的虫量增量不大,处理三增长了81.72%,说明6月20日左右是施药防治稻飞虱的关键时期,防效分别达到处理一96.43%、处理二96.14%。

2.5 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本区水稻纹枯病一般在水稻分蘖期开始发病。6月20日施药防水稻稻纹枯病,3个处理施药前的病情指数分别为0.12、0.13、0.11,施药14 d后的病情指数分别为0.08、0.13、0.35,处理一的防效为77.15%、处理二的防效为62.86%;施药21 d后,处理一的防效为91.41%、处理二的防效为71.72%(见表8),说明处理一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处理二。

2.6 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本区属于稻瘟病重发区,防治稻瘟病是重要一环,但考虑处理一成本高和2018年苗期稻瘟病不严重的情况,前期没有用预防稻瘟病的药物,也就是在5月23日没有施加“谷飞扬”药物。于7月15日拔节期施药,药前稻瘟病病情指数分别为0.57、0.32、0.60,施药13 d后的病情指数分别为0.42、0.30、1.22,处理一防效为65.57%、处理二防效为75.41%;二次施药(7月28日)后,病情指数分别为0.35、0.28、2.32,处理一防效为84.91%、处理二防效为87.93%(见表9),说明处理一、二都有较好的防效,处理二防效略高。

2.7 对水稻产量因子的影响

如表10所示,5 m2区域内稻谷的实测质量分别是处理一6.949 kg、处理二5.528 kg、处理三4.754 kg;三个处理的12丛(兜)水稻的穗数、实测质量、饱满谷粒的质量分别是处理一248穗(有效穗195)、0.867 kg、0.859 kg,处理二202穗(有效穗173)、0.608 kg、0.598 kg,处理三194穗(有效穗163)、0.580 kg、0.540 kg;40 g稻谷中饱满谷粒数量、瘪谷粒数分别是处理一为1 038粒、115粒,处理二1 129粒、170粒,处理三1 135粒、234粒。由此看出,处理一的产量性状因子高于处理二。

2.8 实际测产结果

8月25日田间挖方测产,三处理分别取5个点,每个点1 m2,每点收割20丛。经稻谷脱粒、晾晒、称质量、测水分及测千粒重等,其处理一水分为25.38%、千粒重26.3 g、实测每667 m2产量691.38 kg,处理二水分25.10%、千粒重24.8 g、实测每667 m2产量552.06 kg,处理三水分25.10%、千粒重23.7 g、实测每667 m2产量475.72 kg;处理一比处理三增产45.33%、比处理二增产25.24%。

2.9 对天敌昆虫(蜘蛛等)的影响

移栽后分别于5月23日、分蘖期6月20日及拔节期7月15日施药3次,每次施药后调查各处理稻田中蜘蛛等天敌数量的总和,处理一为35.35头/百丛,处理二为15.20头/百丛,对照为39.46头/百丛,由此说明处理一对稻田蜘蛛等天敌的影响较处理二影响小,更接近未防治区的自然天敌数量。

2.10 防治成本和效益

按市场价格2.70元/kg计算三处理每667 m2的产值,处理一为1 866.73元,处理二为1 490.56元、处理三为1 284.44元,防治成本处理一为202元,处理二为137元,处理三为0(因未施药),总效益分别为,处理一1 664.73元、处理二1 353.56元、处理三1 284.44元;处理一较处理三产值增加380.29元,较处理二增加311.17元(因三处理成本中的种子、其他劳工、肥料等成本均等,未扣除不影响增产值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处理一较处理二增产增收效益明显。

3 讨论

“稻之道”综合防控方案有效地解决了水稻重大病虫的防控问题。苗床阶段(播种到移栽前)用“亮盾”拌水稻种,在水稻移栽前用“福戈”+“爱苗”送嫁药,移栽后用“瑞飞特”除草,分蘖期用“福戈”+“爱苗”防螟虫和纹枯病,封林期用“福戈”+“阿米妙”和破口期(抽穗到收获前)用“福戈”+“谷菲扬”等的综合防控方案,防治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纹枯病效果明显,防效均在90%以上,优于常规防治方法,同时对稻飞虱、稻瘟病和穗颈瘟也有较好的防效。

表7 各处理在分蘖期和拔节期稻飞虱防效结果

表8 各处理在分蘖期和拔节期稻纹枯病防效结果

表9 各处理在破口初期至收获期稻瘟病防效结果

表10 三处理产量因子数据

“稻之道”综合防控方案是农药减量行动的有效措施。“稻之道”方案较常规防治方案每667 m2少施农药397 g,较常规用药的天敌数量增加了1.33倍。由此说明该方案不但减少了农药用量,而且较好地保护了稻田生态系统。

“稻之道”综合防控方案是节本增效、农民增收的可行方案。经试验示范,“稻之道”方案较常规防治每667 m2增产139.32 kg,增收376.16元,增效311.17元。同时,产量性状优于常规防治方案。

“稻之道”综合防控方案对水稻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防治水稻重大病虫害效果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对水稻病虫害的天敌安全,并且能保证农民种植水稻节本增效、增收。经试验示范证明该病虫害解决方案优于常规防治方案,可以大面积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二化螟卷叶螟稻飞虱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太仓市近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及防治进展
棉大卷叶螟识别与为害症状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稻田耕沤对早稻一代二化螟防控效果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江城县水稻稻飞虱主要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崇明区稻纵卷叶螟历年发生特征分析
省农委召开水稻二化螟航化放蜂防治技术现场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