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切入点,构建高效习作教学课堂

2018-02-22 03:39张建文郭晓芬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审题习作文章

张建文 郭晓芬

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常常存在“高耗低效”现象。那么,我们如何在习作教学中找准切入点,构建高效习作教学课堂呢?

一、找准兴趣点,让学生乐于写作

如果能使学生感到习作活动就是生活中的一次言语交流,是再现生活的一种需要,那么学生就会把习作当作一种乐趣,当作一种自觉的行为,习作教学也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习作目标要贴近生活

在习作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表达需求,让学生把对社会的理解、生活的认识、内心的变化用自己的语言轻松自如地表达出来。为此,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参与他们的活动,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抓住学生喜欢的、感到新奇有趣的事物,并顺势引导他们留心观察,用心思考,用笔描绘。

2. 习作题材来源于生活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材。学生的习作题材既可以是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也可以是家庭生活和自然生活。只要是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都可以付之笔端。在学校里,教师既要加强学科联系,让习作活动走出语文课堂,还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生活体验,感受生活乐趣。在校外,教師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大自然中激发灵感,激发热情,有表达的冲动。

3. 习作形式要生活化

习作练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要从生活中找到材料,还要学以致用;不仅可以赞颂生活中的真善美,还可以批评生活中各种不健康的现象;不仅可以写记叙文,还可以写应用文;不仅可以写现实中的,也可以写想象中的;不仅要继承,还要勇于创新。

二、找准读写结合点,让学生善于写作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阅读和写作间的紧密关系。因此,教师必须把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有机联系起来,以读带写,读写结合。

1. 在解题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审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审题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仔细分析课文的题目,并对常见题目进行归类,让学生了解文章题目的特色:有的是以相关的人名或物名做题目,如《司马光》《陶罐和铁罐》;有的是根据文章主要内容命题,如《草船借箭》《狱中联欢》;有的是根据文章中心命题,如《伟大的友谊》《将心比心》……通过分析,使他们初步认识课文命题的规律,学生审题能力不断提高,那种文不对题、偏离中心的毛病也大大减少了。

2. 在好词佳句的赏析中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

在语言积累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采蜜”的好习惯,要善于运用易于“迁移”的练习点,指导学生在读课文时抓住一些优美词句,弄明白这些词语和句子好在哪里,积极积累好词佳句,沉淀语言素材,并指导学生在习作中灵活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及片段。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

3. 在篇章教学中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阅读中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布局谋篇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白作者的写作顺序及特色,在习作时加以模仿。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采用总分的结构写家乡的杨梅,在分述中又按杨梅的枝叶和果的顺序进行叙述,在写果时又是从果的形、色、味多方位进行描述。学生了解了这个思路,以后在描写家乡的花草树木时就可仿照这个思路进行谋篇布局。有了范文的引路,就连平时最怕写作的学生,写的作文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写作的快乐。

4. 在课外阅读中充实写作素材

学生阅读时积累一定的素材,在作文时,这些素材便会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涌出来,真可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了。因此,教师要拓宽阅读渠道,建立班级图书柜,动员学生看报刊,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做好阅读笔记,并充分发挥图书馆和网络的作用,使学生接受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丰富语言积累,夯实习作基础。

三、找准鼓励点,充分培养学生的习作信心

教师要多赏识学生的作文,学生只要把人、事、景写清楚了就是好作文,教师就要进行鼓励性评价。一句热情洋溢的评语,一个发自内心的期待,必定如一颗种子,在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开出芳香四溢的花朵。教师要力争让习作评价充满阳光,产生灵性,真正能触动学生心灵。习作评价不仅要评得准,还要有人情、有激情,使学生在充满阳光的评价中找回自信,尝到喜悦,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总之,教师只有遵循习作教学规律,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生活感受,找准切入点,才能使学生乐于用自己的笔描绘五彩的生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写出精彩的习作,从而实现习作教学的高效化。

猜你喜欢
审题习作文章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习作展示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