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02-22 14:41邱健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36期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全身麻醉

邱健春

[摘要]目的 研究集束化护理管理在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全身麻醉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拔管期的血压、心率、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拔管前的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高于拔管前,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与拔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拔管后的血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26.67%)低于对照组(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集束化护理在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护理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保持心率和血压稳定,使不良反应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降低。

[关键词]全身麻醉;集束化护理;围拔管期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8)12(c)-021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intensive care management in general anesthesia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80 cases of general anesthesia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selected for study and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t was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search group, 9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intensive care.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extubation (P>0.05). After extubation, the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extuba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before extubation in the study group (P>0.05). The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after extubation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unexpected even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26.67%)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61.11%),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tensive nursing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in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general anesthesia patients, it can keep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stabl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accidents.

[Key words] General anesthesia; Intensive care; Around the time of decannulation

全身麻醉是手术中常见的手术麻醉方法,患者在术后围拔管期由于全身麻醉药仍有残留及手术带来的创伤,各器官依然处于不稳定状态,这就会引起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方面的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存在很不利的影响,因此应该对全身麻醉后围拔管期产生的不良反应积极进行有效干预[1-2]。集束化干预是在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的一系列有效合理的干预方法的集合[3]。目前,集束化干预在重症监护室中广泛使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其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4]。为了研究全身麻醉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管理在其围拔管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全身麻醉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全身麻醉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20~65岁;②患者在手术时进行全身麻醉;③患者精神正常,能够进行正常语言交流,能够积极配合治疗;④患者的ASA分级为Ⅰ~Ⅱ级[5-6]。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严重心肺疾病;②患者对麻醉药物过敏;③患者有精神病史[7]。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中,男46例,女44例;年龄21~64岁,平均(42.6±1.5)岁;ASA分级Ⅰ~Ⅱ級。研究组中,男45例,女45例;年龄22~65岁,平均(42.9±1.8)岁;ASA分级Ⅰ~Ⅱ级。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ASA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患者均知晓本研究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患者进入恢复室后对全身麻醉患者进行常规护理。①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心电图进行密切监测。②在床旁加护栏,在患者膝关节和腕部使用约束带进行适当约束,避免坠床意外的出现。对引流管、气管导管、深静脉管进行妥善固定,使管道保持通畅[8]。③对患者输液、生命体征、引流量进行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应该及时向医生汇报。④拔管后,患者进行面罩吸氧。⑤在患者麻醉药效过后,对其进行心理安慰,使其紧张焦虑的情绪消除[9]。

研究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心电图进行密切监测。拔管应该注意事项:①拔管前告诉患者流程,使患者积极配合。等把拔管指标达到后,及时告诉患者。进行充分吸痰后,将气囊内气体抽出,持续负压时快速将气管拔掉[10]。②拔管后,帮助患者进行翻身和扣背,并且鼓励患者咳嗽,等患者呼吸平静后后对其口腔进行护理,保持口腔舒适。如切口出现疼痛,对其切口进行固定。并且告诉患者会有医护人员随时陪在其身边,让患者有安全感[11]。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围拔管期的血压、心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并发症包括:①胃肠道并发症,如术后呕吐、恶心;②呼吸道梗阻,如喉痉挛、舌根后坠;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谵妄、躁动、苏醒延迟;④低体温[1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拔管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拔管前的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高于拔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率、血压与拔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拔管后的血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67%,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1.11%。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在外科手术中是很常见的麻醉方法,由于术后麻醉药效没有全部消退,在一段时间内通常会处于未清醒状态[13]。这时将患者转入恢复室进行监护。等到患者生命体征保持稳定后进行拔管,这时为围拔管期。处于围拔管期的患者体内有麻醉药物残留,会使其大脑皮层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使得患者对言语和肢体没有办法严格控制,进而由于疼痛产生肢体失控,使患者苏醒延迟、躁动、意外拔管不良反应,很容易就产生呼吸功能障碍,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4]。因此应该对全身麻醉后围拔管期产生的不良反应积极进行有效干预。

集束化干预是在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的一系列有效合理的干预方法的集合。集束化干预近几年来在重症监护室中广泛使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研究表明,对全身麻醉患者进行集束化干预能够保持心率和血压保持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15]。

本研究结果提示,两组患者拔管前的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高于拔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与拔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拔管后的血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26.67%)低于对照组(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使用集束化护理在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护理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保持心率和血压稳定,不良反应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平,吴琪.老年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8,19(6):463-465.

[2]王可,钱芳.集束化干预在预防ICU苏醒期躁动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1):107-109.

[3]杨青凤,祖娟娟.集束化护理管理在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8,39(5):983-985.

[4]王桂兰,郑明秀,王莉.集束化护理对预防全麻苏醒期尿管相关膀胱刺激症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8,31(2):175-176,178.

[5]惠智鹏.瑞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围拔管期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6):58-59.

[6]周艳.右旋美托咪定对胸腰椎骨折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4):3673-3674.

[7]傅润乔,王雯,彭晓风,等.苏醒期表面麻醉对围气管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北京医学,2017,39(10):1007-1010.

[8]刘华斌.右旋美托咪定对胸腰椎骨折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J].药品评价,2017,14(12):42-44.

[9]周利华,张玲,李玉妹.集束化护理对老年术后谵妄的预防作用[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7,23(2):139-141.

[10]徐志霞,王继红.集束化护理策略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病人围术期的临床应用[J].全科护理,2017,15(10):1233-1235.

[11]吴永红,杨莉娜.集束化护理对全麻患者苏醒期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 2(5):47,50.

[12]张燕,殷琦,李燕,等.集束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对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6,14(2):162-166.

[13]赵艳丽,张丹妹.集束化护理用于骨科全身麻醉术后患者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0):3391-3393.

[14]王丽娜,陈淑霞,柏玲,等.集束化护理管理在预防人工气道病人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6):109-111.

[15]李娟,秦德广,黄文勇,等.集束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4(5):76-77.

猜你喜欢
集束化护理全身麻醉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集束化护理在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
咪达唑仑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影响
椎管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康复新喷剂对支气管插管术后咽喉并发症的影响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便秘的影响
集束化护理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