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珠心算“实拨”环节的有效开展

2018-02-23 08:47
新课程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同桌教师教学

当前,珠心算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它对于发展学生智力、拓展学生思维有着重大的意义。本着人人都要学习有价值的珠心算,在教学实践中,要想深入地把学生的潜能都发挥出来,只有不断加大实拨的训练强度,使实拨成为整个珠心算教育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并且真正地做到在实际教学中高效、持续地开展,力求让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实拨拨珠的方法,达到准确计算,从而为以后的空拨、看拨、想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珠心算的发展及其作用

从珠算发展到珠心算,它顺应了历史和科技发展的潮流,是当今世界最优秀的脑算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奥托说:“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百分之四。”而少年儿童时期是最佳的脑开发时期,珠心算教学恰恰能使大脑潜能的开发成为一种可能。珠心算是在熟练掌握珠算的基础上,然后在脑中呈现“珠像图”从而达到在脑中打算盘的能力。在整个珠心算教学训练中,学生要做到五到,即:手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这样不但要求学生能仔细观察,快速记忆,还要反应准确、迅速。“如此多种感官的协作活动,促进了大脑潜能的开发。有数据显示,学过珠心算的学生能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锻炼和加强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二、夯实实拨的基础,有效开展“实拨”教学

1.实拨的重要性。

(1)培养珠心算的实拨意识,形成熟练拨珠的能力。实拨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空拨、进而再进行看拨、最后形成想拨。应将实拨在数学课堂中深深扎根,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有不同题目的拨珠练习。强调并规范他们的拨珠动作,在老师的演示拨珠后,全班学生再拨珠练习,最后要求同桌进行互拨检查。

(2)加强实拨方法的训练,协调学生各个器官的有效配合。在珠心算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新一轮江苏省珠心算培训理念中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镇江特级老师钱志平在2018年8月20日的“珠心算骨干教师培训”会议上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珠心算,人人都获得必要的珠心算”,并且强调“不同的人在珠心算上应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这无疑为珠心算教学中,发展人的数学素养指明了方向。教师只要积极帮助学生积累经验,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反复实践、归纳总结,才能让学生在实拨后有自己的思考。只有这样,学生的实拨能力才会有所提高,并且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不同的收获。

2.如何有效开展实拨的教学环节。珠心算教学的关键是运用各种形式的训练,达到在脑中形成珠像的目的。在新课前的基本功训练和新课后的巩固训练中,教师都要力求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如:看盘式图说数、说算式、全盘练、画盘式图表示得数,同桌互相报答题,小组竞赛、上台表演等等。教师在组织训练时要注意题型的梯度,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训练过程中形成珠像。

(1)教学课堂活动中形式上要多样化。第一,编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在教学补数的时候,可以借鉴10以内的分成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让孩子们边说边做手势,这样很快就能记住了。而在教学基数1的连加的时候,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尚小,对于“加5减4”还不太理解,就可以巧妙地把拨珠的过程比喻成“6”下楼梯,归纳成指法动作就是“双下”。教学基数6的连加的时候,需要“进1减4”,个位上一颗上珠一颗下珠,不够减,右手就要“减5加1”,右手动作变成“6”上楼梯(动作归纳为“双上”),左手同时再进1;第二,合理利用“头脑风暴式”等训练模式。教师要经常变着花样让他们进行珠算训练。如头脑风暴式,这样的方式是老师报题目,学生听好题目,用算盘进行计算,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打算盘的速度,还能锻炼学生的专注力。抢答比赛,这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况且小学生都有竞争心理,开展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充分被调动起来。训练一段时间后还可以开展“旋风挑战”,就是发练习卷,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完成的题数多,并且比比谁的正确率高。

(2)在“实拨”教学过程中,学生分小组学习。教师安排以“同桌为小组”或“前后四名同学为小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在同一小组内,利用各种方式,为他们提供交往与合作学习的机会。巩固练习时,要经常采用“同桌互相报答题”“小组互相报答题”等方式进行,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合作交流的能力也加强了。如在拨珠时,要检查每个同学的拨珠方法、姿势、指法是否正确,几十个学生单靠教师一个人是看不过来的,采用同学当小老师检查的方式进行,学生在检查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能得到提高。“在新知教学中,同样可采用同桌和小组相互讨论等形式进行,使每个学生不但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可以充分利用他人的思维成果来激励自己的思维,发挥学生成果之间的相互激励作用,利用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交往与合作学习。”

(3)充分发挥学生在“实拨”中的作用。在教学“满5加”时,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用算盘拨珠。尝试之后,很多学生就会发现下面的珠子不够拨了。这时,有个别学生就会想办法试着再去拨,一些爱思考的学生学习效果要好一些;充满疑惑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往下拨,这部分学生就会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而他们对于过程的体会就没有前面学生的体验的那么深刻。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过程,只有自己真正体验过了,就会有很深刻的理解。

(4)保证每天“实拨”的时间。每日有训练。早期珠心算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都会在每周的社团活动中安排一节珠心算课程,但是根据珠心算每天要训练的规律,这远远不能满足形成最后心算的目的。从去年秋季开始,省里要求各个实验学校把珠心算教材融入“苏教版”教材,每天用数学课的时间完成珠心算的新授内容,其余的数学课时间用于“苏教版”的书本学习,这样既解决了书本和珠心算教学的矛盾,又做到了每日有训练。另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每天早读课时间和午练时间再进行拨珠训练。

(5)“实拨”评价要及时。“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珠心算教学也可以采用带有竞赛游戏因素的训练来激励学生,满足儿童的好胜心理,并作为一个激励机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比赛,只要说一声“预备,开始”,孩子们会个个争先恐后,一做完马上举手生怕落后,先做好的同学感受到无比自豪,教师向他们投向赞美的目光,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在珠心算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关心每一个少年儿童的成长,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活动。

(6)充分利用家校联系,共同监督,在活动中感知珠心算的神奇和自豪感。第一,每天一监督。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主性学习能力低的特点,教师可以邀请家长一起监督完成每天的拨珠练习。可以让家长配合教师每天抽出10~20分钟的时间训练当天珠心算所学习的内容,务必让每个孩子都能做到正确、限时。教师也可以印发一些口算卡片,在双休日请家长配合训练;第二,开展珠心算亲子活动。定期举行珠心算的特色活动,如开展“珠心算亲子同乐比赛”,由学生和爷爷奶奶或家长1人组成老少2人队,展开珠心算的比赛。大家你追我赶,场面十分热烈,让参与和观摩的家长都能感受深刻,当他们目睹了既神速又准确的珠心算互动活动,都会为孩子们感到自豪。

总之,在珠心算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选择的采用单档拨、隔档拨、全盘拨的形式,再结合看数拨珠、听数拨珠、拨珠写数、拨珠画珠,熟练学生的实拨动作,让这些不同形式的实拨在每节课中都能穿插进行,保证实拨训练时能保持学生的上课激情。相信抓好珠心算的“实拨”基础,定能坐等“心算”的水到渠成。

猜你喜欢
同桌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我的新同桌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换同桌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羡慕我同桌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