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读而写”专题培训有感

2018-02-25 08:40海南省白沙县七坊镇中心学校罗亲琼
新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课例指向习作

□海南省白沙县七坊镇中心学校 罗亲琼

能有机会参加省级“为读而写”的专题培训,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但这一天对我来说却弥足轻重!

本次 “为读而写”专题培训安排的内容有四项:1.“我爱读写绘”课例展示(二年级);2.“绘本阅读与习作教学”课例展示(三年级);3.“同读经典,共写故事”课例展示 (四年级);4.“指向写作的阅读”课例展示 (五年级)。可以看出,这次安排的培训是“有的放矢”的,就是针对我们老师常说的“小学生习作教学难”而进行的专项学习,专项培训。

我很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同读经典,共写故事”这个课例,这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课例。第一次听这样有质量、有创新意识的关于“读与写”的课堂教学,我是在感动中听完的。

首先是老师跟学生同读《爱的教育》这本外国名著,师生都共同了解了故事里的人物,以及故事里人物之间的关系,了解故事情节,师生共同感受故事里“爱的教育”,接着,师生还一起写自己身边的故事。老师还让家长参与孩子们的读书,要求每一位家长都给自己的孩子写一封信。

给我们做课例的是海口市龙峰实验学校的张雨老师,我惊讶于她的语文教学功底,感慨于她对普通话的语音修炼,更感动于这位老师对培养学生养成读书好习惯的呕心泣血!下课后,我跟张雨老师有了一些交流,”她告诉我:“她每天都要有20分钟左右的时间跟孩子们一起读书,一起感受,一起分享,一起写心得,写感受。”

张老师的课例告诉我们:平时要让学生多读多写,读写不分离。“读”是根基,是重点,“写”是高度,是读的升华。让学生多读经典故事,多写生活中的事,这是培养学生指向写作的表达能力。

另一位是海口市农垦直属第一小学的许明霞老师,她每一次给我们做课例,都让我们有惊喜的收获,都可以感受到她用心对教材的深层的“钻”和“研”,以及她对教材的有效利用与用心开发。

她给我们上的“指向写作的阅读”课例----“构思出来的好文章”用《理想的风筝》这一课作范例,她先让学生弄清本文的结构:讲故事、写板书、放风筝、追风筝;再让学生懂得这篇课文的四个板块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让他们懂得了习作时如何构思。她告诉学生:写作时,先确定指向表达的人物,他或她有什么特点,以及他或她的什么故事,写作时可举出一到二个例子,例子当中可以插入环境描写。写作前先列好提纲,开始写作就按提纲有条理地进行表达。

下面是许老师让学生列出的写作思路:

题目——

我要写的人物是————

这个人物的特点是————

我要写的故事——————

故事一

故事二

我写作中的环境描写————

许老师引导学生这样总结:

“一个人物,一个故事,用环境描写来连接”。

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这么用心研究作文的教法,教给学生好而有效的作文方法,我相信,孩子们面对习作就“思路有方,下笔有法”了,就不会那么“咬烂笔头为写而恼”了。

我很佩服省小学语文资深教研员王琴玉老师。她送给语文老师“为写而读”的十句话是:

1.课题实验是教师成长、成熟、成功的催化剂。

2.教室里的问题,大部分是老师自己的问题。

3.“为写而读”是为了帮助老师们解决自己教学的问题。

4.专业发展是教师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

5.你的教室是你自己发展的平台。

6.热爱职业,敬畏专业。

7.语文课本只是语文教学的冰山一角。

8.同读共写共生活,努力寻找有趣高效的语文教育。

9.耐力是一种智慧。

10.行动就有惊喜,坚持才有奇迹。

我坚信,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深度领悟这十条箴言的真正内涵,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的成长与成熟将指日可待!

有学习,就有收获;有研训,就有促进;有实践,就有成长。我们成长成熟的机会就在今朝,今日不学,还待何时?

猜你喜欢
课例指向习作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课例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课例选编》(DVD)
习作展示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