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鼻窦炎的围术期护理

2018-03-03 01:52冯转卿
微创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鼻窦炎围术鼻腔

冯转卿

(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鹤山市 529700)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是在鼻内镜与电视监视下进行的一种鼻窦微创手术,通过清除不可逆病变,纠正鼻腔解剖学异常,尽量保留鼻-鼻窦黏膜,重新构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进而为鼻窦黏膜炎症的良性转归创造相应的生理性局部环境,达到治疗鼻窦炎的目的[1]。该术式具有微创、术野清晰、疗效确切、恢复迅速等优点,成为临床治疗鼻窦炎的常用术式。但儿童患者较为特殊,鼻腔狭小,造成手术视野不清、操作难度增大,术中出血较多,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儿童FESS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尽量确保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本次研究选取接受FESS术的患儿60例,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慢性鼻-鼻窦炎的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鼻窦炎、慢性鼻炎等诊断标准;②符合行FESS手术的相关适应证;③年龄不低于5岁;④患儿配合性良好;⑤获得家长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不符合鼻窦炎、慢性鼻炎等诊断标准;②存在FESS手术的禁忌证;③年龄未满5岁;④合并有其他严重性疾病、精神疾病、血液疾病;⑤患儿配合性较差;⑥未获得家长知情同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5~13(7.4±0.5)岁;其中慢性鼻窦炎 19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7例,上颌窦囊肿4例。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6~13.5(7.5±0.4)岁;其中慢性鼻窦炎17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8例,上颌窦囊肿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儿均经CT轴位/冠状位确诊后,术前一周住院,口服抗生素,并用外用激素喷鼻治疗,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一次。均采用FESS手术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围术期精心护理,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 带患儿熟悉医院环境,并耐心与家长沟通,运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讲解手术流程、意义、麻醉方式以及可能出现的术后不适;让家长更好地了解手术,消除恐惧心理,增加手术信心。协助患儿完成相关术前常规检查,嘱家长注意孩子保暖,预防感冒。术前一周住院,口服抗生素,并利用生理盐水每天冲洗一次鼻腔,以确保手术时获得清晰的鼻腔视野,减少出血与感染。通常在饭前1 h进行鼻腔冲洗,防止患儿哭闹后呕吐引起呛咳。采用粗细合适的鼻导管,若气温偏低,可将冲洗液加热到32℃,以减少对鼻腔黏膜的刺激,减少患儿的不适感[2]。术前2 h清洁鼻腔,剪掉鼻毛,并在手术当天清晨清洁口腔。局麻手术要求提前禁食禁水4 h,全麻手术要求提前禁食禁水8 h。

1.2.2 术中护理 安排经验丰富的护士参与手术全过程,给予患儿情感支持,并密切监视患儿的生命体征。若发现异常及时告知主刀医生处理。

1.2.3 术后护理 ①监测生命体征:局麻者取半卧位,全麻者取去枕平卧位6 h,并将头偏向一旁,避免呕吐造成窒息。全麻者清醒6 h后改为半卧位,有助于减轻头部充血,从而减轻鼻痛与额部胀痛。告知家长术后3 d内存在吸收热现象,若体温不高于38.5℃均为正常现象,无须特殊处理[3]。由于术后使用鼻腔填塞物,患儿不习惯张口呼吸而感到头晕头痛,可给予经口低流量吸氧。同时,嘱患儿多喝水,或用湿棉签擦拭嘴巴。②饮食护理:局麻者于术后2~4 h进食,选择半流食,全麻者术后禁食禁水6 h后方可进食半流食。食物可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4]。食物温度不宜过高,防止引起伤口出血,术后14 d内禁食人参等活血性药物。③伤口出血的观察与护理:术后告诉患儿将流入咽部的血液吐出,不要吞下,防止胃黏膜受到刺激。观察咽后壁是否有新鲜血液流出,若患儿出现频繁的吞咽动作,经常吐出血液或血凝块,或者从前鼻孔中持续流出血液,应马上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鼻腔填塞止血。同时,加强巡视力度,防止大出血。叮嘱家长不要让患儿大声讲话,不挤压鼻子,切勿自行拉动鼻腔填塞物。若想打喷嚏,应马上张口呼吸,或者用手指按住患儿人中穴,防止填塞物松脱而导致出血[5]。④观察眼部情况:密切留意是否存在眶内血肿、眼球外突、眼球内转障碍等问题。一旦发现上述问题考虑为术中损伤纸样板所致。此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取出鼻腔纱条,并予以对症处理[6]。⑤鼻腔粘连的预防与护理:自制鼻腔冲洗液,地塞米松5 mg+维生素C 1 g+肾上腺素1 mL+50 mL生理盐水,混合后制成高渗溶液,有助于改善手术部位水肿,促进渗出液的吸收。于拔除填塞物后2 d开始冲洗。冲洗前在鼻内镜直视下轻轻清除鼻腔内鼻痂,再对鼻腔进行反复冲洗,排净鼻腔分泌物。若在冲洗过程中或清理鼻痂时出血,应马上停止操作,用纱条进行鼻腔止血。鼻腔冲洗持续7 d,1次/d。⑥出院指导:告知家长出院后3个月内每周坚持冲洗一次鼻腔,冲洗液选用生理盐水或专用生理海水喷鼻。术后半年内每月复诊一次。督促患儿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并注意预防感冒。同时,教会孩子正确的擤鼻方法。3个月内切勿用力擤鼻,避免鼻腔受到刺激。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焦虑评分、半年复发率、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通过本院自制调查问卷于患儿出院时让家长填写,总分100分,超过80分表示非常满意,60~80分基本满意,不足60分不满意。参照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程度,分数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大[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后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5±1.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8±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60,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2,P=0.007)。其中观察组眶周瘀血1例;对照组眶周瘀血2例,创面感染2例,鼻腔出血1例。随访半年,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有7例复发,复发率为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2,P=0.003)。

2.2 SAS评分比较 术前,观察组SAS评分为(23.8±8.6)分,对照组SAS评分为(22.9±7.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94,P=0.104)。术后,观察组SAS评分为(14.7±4.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9±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1,P=0.037)。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为96.7%,其中,非常满意10例,基本满意19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为86.7%,其中,非常满意5例,基本满意21例,不满意4例。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1,P=0.016)。

3 讨 论

鼻内镜手术是当前临床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手段,与传统根治术相比,优点更多,包括微创、精确性高、痛苦小等[8]。要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帮助患者尽快康复,不仅需要医生具备精湛的业务技术,也需要护理人员的有效配合。围术期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儿童鼻窦炎患者,自身的生理特点不同于成人,增加了手术难度。由于患儿鼻腔狭小,造成手术视野不清晰,手术操作困难,从而导致术中出血较多。因此,要高度重视儿童FESS的围术期护理,尽量提高手术疗效,改善患儿的预后。为了让患儿有良好的依从性,在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心理干预都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术后运用高渗盐水对鼻腔冲洗,而后逐渐降低浓度至等渗,防止鼻腔粘连。

本研究显示,通过对FESS手术患儿实施围术期的精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不仅能减轻患儿术后疼痛与不适,改善患儿焦虑程度,也能提高家长对护理满意度,降低半年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行FESS手术的鼻窦炎患儿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鼻窦炎围术鼻腔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鼻腔需要冲洗吗?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张赞臣的鼻窦炎神方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药物保守治疗一例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清洗鼻腔治感冒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