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要先行

2018-03-06 08:13施碧云
新课程·上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插图文本细读

施碧云

摘 要:特级教师沈大安曾说:“正确深入地细读文本,潜心揣摩教材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前提。”文本细读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关键词:解读教材;文本细读;发散性思维;插图

教材是老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依据,解读教材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和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有效地解读教材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效地解读教材就要做到文本细读先行。

一、细读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悉心体味,发掘内蕴——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并且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这也是文本细读过程中最难的地方。

我校郑老师在一次区级研讨课观摩活动中上的是北师大版第9册《绿色千岛湖》,如何把一篇说明文上出语文味来,在磨课过程中,郑老师对文本进行一遍又一遍地细读、揣摩,不仅力求精益求精,还能透过文本深挖亮点并呈现于课堂中。下面来看一段当时郑老师教学“举例子”的表达方式的课堂实录:

师:课文除了列数字的方法,还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你把句子找出来。

(学生找完后)

师:为什么要举这些例子?

(师综合学生回答进行总结)

师:这样举例子,让我们清楚地知道有什么样的猴子、蛇和鱼,使说明对象更加具体形象了,这就是举例子的妙用。

师出示:

①猴群中有一只身材魁梧、尾巴高翘的猴子,是这里的“齐天大圣”。

②岛上有四个蛇场,上千条蛇:眼镜蛇、银环蛇、蝮蛇、五步蛇、竹叶青……

③自千岛湖形成后,80多种鱼在湖中安了家,有常见的草鱼、鲤鱼、鲢鱼,也有珍贵的鳜鱼、鲑鱼等。

师:同样是举例子,表达的句式却不同,你发现了什么?

生1:第①句是举一只猴子为例,②③句都是描写一群事物。

师:再读②③句,想想表达方法还有什么不同?

生2:第②句都是介绍蛇的种类,用省略号表示。

生3:第③句还用上“有……也有……”的句式,把鱼分成常见的、珍贵的。

生4:还有一个“等”说明鱼的种类多。

师:你真会思考!你发现了文字的奥秘!

师小结:同样是举例子,表达的方法可以多样化,这也值得我们学习。

在很多老师和学生眼中,“举例子”这个说明方法无非就是举个例子,一眼便可秒懂,可是郑老师在课堂中竟然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去发掘不一样的“举例子”,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培养:原来,标点符号、句式,甚至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举例子”,这真是课堂上的一大精彩点,让听者眼前一亮。设想一下,如果郑老师课前没有对文本进行细读,那么学生对“举例子”这个说明方法的认识肯定也仅仅停留于单纯的“举个例子”而已,郑老师让说明文的课堂洋溢着“语文味”。

二、细读课文插图,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革命题材的课文,人文精神丰富突出,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历史,更能铸就他们坚韧向上、追求理想的民族品质,激发爱国爱党爱人民的热情,并且这类课文内容真实,情感真挚,描写生动,人物形象丰满,在“言”和“意”两方面都堪称经典。但另一方面,这类课文叙述的故事内容远离当代儿童的生活时代,学生难以体悟到英雄人物为了民族,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正义与和平,献出宝贵生命的价值取向,难以激起对革命烈士的崇敬情怀。不过教材都会给这类课文配有精彩的插图,所以老师可以先“细读”插图,势必会事半功倍。

例如北师大版第11册的《小英雄雨来》,有一段文字“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中的“红绸子”和“鸡冠花”的特点都是“鲜红”,这样的环境描写渲染了雨来牺牲的悲惨场面,而课文配的插图就是在“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下一群日军拿着枪疯狂向河面扫射,枪弹密集,雨来不死的奇迹不可能发生,插图渲染了雨来必死无疑的壮烈。学生透过日军气急败坏的表情和“咻咻”的子弹,心境也随着雨来而担忧甚至是为雨来被日军打死而叹惜。可以说课文插图对文本进行说明,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细读背景资料,引领学生走向历史深处

有些文本,无论是从叙述的历史事件来说,还是从文章的词句表达、叙述方式来说,都或多或少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因此老师在进行这类课文的教学之前,一定要充分细读文章所处的真实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在教学时才能进行必要的历史知识铺垫,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入境始与亲”,以利于学生正确领会课文的精神實质。

文本是我们教学的凭借和依据。作为一个语文教师, 应该是通过我们的细读让文本呈现应有的多种状态,使我们能够通过多种视角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价值。

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美》结束的时候送青年朋友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人生是这样,读书是这样,教师细读文本也应当是这样。有效解读教材,文本细读要先行。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发散性思维插图文本细读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积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全面提高英语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