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探索

2018-03-06 08:13段爱香
新课程·上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问题情景教育教学小学数学

段爱香

摘 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支撑了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特别是小学阶段对于数学学科的教育,是小学时期十分关键的一门学科,针对培育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和全方位有效发展有着特别关键的作用。所以,一定要注重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的合理提升。根据基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问題情景的创设探索展开了一系列的叙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问题情景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数学的抽象化与小学生的思维出现冲突,这也是现在小学数学老师亟须处理的问题。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始终关注对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贯彻,却没有关注到小学生对于知识的汲取程度,设立合理的问题情景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合理处理数学教学当中存在的不足。

一、问题情景设立中存在的不足

1.问题情景设立相对极端

有些老师在教学经过当中所设立的问题情景的初始想法单单为的是使学生更迅速地把握数学知识,并不是实际让学生经过问题情景的设立,认识现实生活当中的数学理论,以这个视角来开展问题情景的设立,很明显是老师迈进了极端化的教学误区。

2.缺少清晰的目标,忽略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提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作为小学数学老师要全方位意识这一新课程概念,经过完善教学形式全方位完成好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在学习经过当中可以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以此全方位提高学习的成效。同时,因为老师缺乏充分的时间或者是精力对学生的现实需要开展探究,因此,在问题情景的设立当中老师常常会挑选“拿来主义”的对策,老师常常经过网络技术挑选部分和教材情景类似的教学情景,之后直接进行下载,提供给学生运用。如此一来,问题情景的设立就没有清晰的教学目的,同时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关联也不是十分紧密,自然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以上问题就是在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渐渐发现的。

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对策

1.设立真实的问题情景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观念:“学生是学习与有效发展的核心。数学学科的教学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化差距与不同的学习需求。”因为数学起初就是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能够察觉生活当中随处可见数学的道理,用真实的生活作为开展问题情景设立的依据。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老师可以设立这样的问题情景:“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在教室当中有哪些物品是圆的?”学生纷纷发表自己观察到的圆形,有的学生说新的粉笔上面和底下是圆形的,有的学生说橡皮是圆形的,还有的学生说自己衣服上的图案也有圆形。这样不单单能够有效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还可以带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与思维逻辑来处理生活当中的现实问题,如此有利于引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2.设立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景

在新课改的持续深层发展的状况之下,科学建设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景,合理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以此获得优良的教学成效。就目前来看,大部分的小学数学老师都缺乏探索趣味性事物的能力,还需要不断深度探究了解。因此,即使是问题的出现也是要求存在适当的氛围,生动详细的问题情景能够帮助问题的有效提出,在活跃的问题情景当中设定部分问题,使学生在处理问题经过当中始终维持轻松的心态,在放松的环境下处理问题。比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一课时,老师可以找出两名同学到讲台上,提出这样的问题情景:“小明和小方站在教室的前方,小明在小方的左侧。大家思考一下,这两句话哪句话表达的是位置;哪句话表达的是方向?”这样的教学情景是最有效的,针对问题情景的设立,必需应该和学生的学习特征与生理特征相一致,融入学生所好奇的事物,增添问题情景的趣味性,如此一类就能够使得学生的认知感情与数学思维能力一同获得有效的发展。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是一种艺术,它可以激发、唤醒、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教师应因时、因地、因材、因人制宜地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力求使其积极转化为学生良好的内部心理气氛,这才是最终目的。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等待知识的传递,而是主动、学习创设多元化学习条件,营造了人性化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玩得巧妙、玩得高明,不是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在玩中生疑,让学生在玩中质疑,让学生在玩中释疑,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规定,小学数学教师应用“问题情景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和学习指南进行教学,然后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考能力、解决能力等,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解决问题。教师要注重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有更好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还是带动小学数学改革的首要前提,更是小学数学教育当中很关键的任务,推进务实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魏雪峰,崔光佐.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分析、模拟及其教学启示:以“异分母相加”问题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11):115-120.

[2]魏雪峰,崔光佐.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11):79-85,114.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问题情景教育教学小学数学
浅谈“问题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