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油画作品中的文人品格体现

2018-03-07 15:43王雪纯
文化学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常玉文人画油画

王雪纯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4)

一、常玉油画作品风格形成的背景和原因

常玉出生于1901年生于四川顺庆的一个富足的家庭,从小接受正规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教育。常玉的父亲是当地一位优秀的画师,以画动物见长,这一点也为日后常玉的动物系列油画提供了丰富素材。之后常玉又向当时的蜀中大儒赵熙学习书画和文学,常玉从小就在艺术氛围和传统文人精神浓厚的氛围下学习成长,为其之后的艺术风格形成奠定了基础。

民国建立初年,由于五四运动的爆发,当时的整体社会都处在崇尚新事物求发展,追求进步的氛围中。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绘画也出现了新的面貌。常玉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于1921年抵达巴黎学习西方绘画,并且从此在巴黎度过了他的一生。和同时代的旅法画家徐悲鸿、林风眠的接受的正统学校教育不同,常玉选择了和学院派大相庭径的“大茅屋画院”学习,相比较于正统艺术学校,这里的训练更为自由和多样。常玉在此认识了贾科梅蒂和毕加索,并从此学习到了许多新颖的艺术观念。虽然之后常玉在法国被归于巴黎画派的一员,但是一直以来他都是孑孓独行,不管是生活上,精神上还是艺术风格上,都不随俗流,这种高洁的艺术态度,也成就了常玉清新典雅的艺术气质。他的作品是典型的西式风格的文人画。“文人西画”这个概念强调了常玉作品中的西方现代审美趣味和中国传统文人画相结合的艺术风格。

二、常玉油画作品中文人品格的具体体现

(一)以形写神的造型理念

常玉的作品,不刻意追求客观事物的客观造型,而是追求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实质,常玉笔下的人物动物以及静物,都能表达出其自身的主观意志,他不会去计较一花一草的外在形态,也不会去追究动物形象是否符合形体结构,而是追求作品整体意识的表达。古人云:“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意”是一个画家所要表达的思想,“象”是所表现的具体物象,先立“意”而后从“象”,这才是中国传统文人画所追求的造型理念,也是常玉作品中所表达的理念。优秀的作品,即使没有逼真的描绘,入微的刻画,但仍然不妨碍它能够表现出灵动的精神所在。

(二)忠于传统的绘画题材

纵观常玉的作品题材,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许多静物作品大多都是对梅兰竹菊的描绘。梅兰竹菊“四君子”是中国传统文人画中惯用的题材,素以清廉淡泊的品质为自古以来的文人墨客所欣赏。常玉的许多作品都是对这几种植物的描绘。例如常玉早期的作品《绿色瓶菊》,以他独特的前后双景分割构图,用灰黑两种颜色作为背景,以“毛笔水墨”勾勒出花盆的深色轮廓,虚实结合的用线可以看出常玉幼年深厚的书法功底。常玉在1930年左右创作《八尾金鱼》,画面中,红色的背景配以鲜亮的白色粗线勾画出金鱼的轮廓,在桌面上采用了民间传统符号文缀桌面,笔触和线条的运用犹如美好的书法作品。此外,在常玉步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期的创作作品中,民族韵味更加浓厚,我们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漆器,刺绣,剪纸等一些中国传统的民间美术形式。这些皆能反应出常玉骨子里浓厚的思乡情怀和文人品格。

(三)抒情寓意的写意意境

唐代画家张璪曾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创作原则,画面中更多表达出作者的精神世界。常玉的作品《荷塘白鹤》,就是传达文人画精神的典型。画面中,白鹤翱翔于天际,鱼戏莲叶间,这件作品不是对具体物象的客观写生,而是创造了一个安静祥和而生机勃勃的世界,在作品中,鱼、鹤、荷花都有着某种象征意义,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和愿景,这也是文人画对境界追求的一种表现。再如常玉于1920年创作的《裸女》,简洁的寥寥数笔精准地表现了裸女的身体轮廓,刻画了肉体的起伏感,却给人以简洁优雅而独有韵味的美感。裸女婉转的一低头,笔触变化的细微转折,不仅暗示了画中女子的孤独与忧思,更是常玉常年来独居异国寂寥生活的体现。从这些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常玉对客观意象的主观感受以及他寓景抒情的创作追求。

三、常玉作品的市场价值及对后世的影响

常玉说:“欧洲绘画好比一席丰盛菜肴,当中包含了许多烧烤、煎炸食品以及各式肉类。我的作品则是蔬菜、水果及沙拉,能帮助人们改变及转换对欣赏艺术作品的品味。当代画家总带点欺骗地以多种颜色作画,我不欺骗,故此我不被归纳为这些为人接受的画家之一。”

正是由于常玉作品中这种放荡洒脱的气质,使其作品在近几年逐渐受到艺术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常玉的作品在拍卖会上成交量和价格都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历史总是会用艺术作品来证明艺术家的价值。在常玉生活的年代,他没有被当时的政治意识形态所影响,是油画史上的一股清流。

常玉用他平淡二天真的作品告诉我们“美就是真,真就是美。”

猜你喜欢
常玉文人画油画
一张油画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常玉的乡愁
油画《塬下》
油画
蒙尘的明珠
——常玉
常玉 《曲腿裸女》:巅峰绝唱
冯骥才:关于文人画史的思辨
浪荡公子常玉凭什么成为华人收藏的品味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