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视角下的高考移民政策分析

2018-03-07 18:41刘宇航欧阳晨浩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学籍名校移民

刘宇航 欧阳晨浩

(南昌大学,江西南昌 330031)

1 高考移民及其与其他制度政策的联系

“高考移民”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指部分考生利用不同地区间存在的高考录取分数及录取率的差异,通过转学、挂空学籍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相对较高的地区参加高考,谋取便利。本文所说的高考移民是指利用违规手段改变学籍、户籍等,与当前存在的“异地高考”有着合法性上的区别。高考移民问题的产生和各项政策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1 户籍制度:

进入市场经济20多年来,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经济的高速发展了。市场经济要求人员在不同地区的充分流动,所以,为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促进其发展,国家对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调整与改革,放开了户籍管理制度,一方面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与人才地引进和流动,另一方面也为高考移民提供了机会。

1.2 招生分配制度和资源的分配

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高校招生分地区差额录取原则,各个高校在不同地区的分数线有很大差异。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都享有优惠政策,而广大中部地区往往被忽视,所以中部考生一般会到西部去享受优惠的加分政策或者到东部去寻求更加优越的教育资源,这种招生分数线的地区差异和区域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与高考移民密不可分。

1.3 海外留学生优惠政策

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生,特别针对留学生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基本上留学生只需要通过汉语言考试,提供一些证件证明就可以进入北大、清华、复旦等国内考生难以考上名校,这种优惠吸引了大量国内考生不惜金钱的代价更换国籍,拿着外国国籍轻松走进名校。

1.4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变化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国家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落后地区、边远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在毕业分配时,采取的措施是让落后地区和边境地区的毕业生回到原籍,促进家乡的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高校毕业生几乎没有自主择业的权利。所以,尽管考生可以通过移民的方式换了户籍,毕业后也要回到原籍地,这就让很多家长打消了移民的想法。但是,自从实行了“缴费上学,自主择业”政策,家长和考生的后顾之忧就消除了,高考移民也渐渐变多。

2 高考移民政策的确认

2.1 思考问题:

随着高考移民的日益增多,移民群体的不断扩大,我国的教育是否公平已经打上了问号?本土考生越来越受到移民考生的冲击,原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因为移民考生的到来变得更加困难,那些投机取巧和出身优越的考生可以轻松考进名校,而资源落后地区的考生苦读十几年和他们考得一样的分数甚至他们高几十分却没学上的例子比比皆是,资源分配不公平导致的教育不平等日益严重,高考移民已然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公共问题。

2.2 勾画问题边界:

高考移民的封堵政策一般在西部偏远地区(如海南、新疆、内蒙古)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实施,这些地区作为移民的密集区,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每年都会出现大量的高考移民,高考移民这个词进入大众视野主要是因为“李洋事件”。但其存在可以追溯到传统的科举考试中,在那时就已经存在冒充户籍至更容易录取地区参加考试的现象[1]。

2.3 建立事实依据:

2005年340名省外就读考生在高考报名时“脚踏两条船”,既在其户口迁出地报名,同时又在海南省报名参加高考,海南省教育厅根据国家规定取消了他们的报考资格;(新华网)

2010年新疆查处了466名高考移民;2011年该区又清理高考移民267人;(人民网)

2013年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通过学校初审及与相关部门联合审查,查出报考资料不全以及存在问题考生456人[1] 。

2.4 明确政策范围及列举目的和目标

在此政策中本土考生、移民考生、政策优惠学校、移民学校、地方政府、房产商在政策封界中,其他非移民的考生和没有移民进入的地区不在政策封界中。

他们的目的如下:

本土考生:享受本地的高考优惠政策,不被外来移民考生抢夺有限名额,能更容易进入理想学校;

政策优惠学校:利用移民考生对本校优惠政策的向往收取高额借读费;

地方政府:保护本土考生利益不受损,维护地方的稳定,促进教育公平;

移民学校(移出):保护自身优秀生源,提升学校升学率与知名度,尽量减少优秀生源外地报考;

移民考生及家长:通过各种手段移民到政策优惠地区或者经济发达、教育资源丰富地区,以便更轻松、容易地进入名校;

房产商:通过买房入户口的政策吸引高考移民家庭,获取更多的利润;

2.5 显示潜在的损益

支持该封堵政策的有:本土考生、地方政府、移民(移出)学校。封堵政策实施后,本土考生将有更多机会进入名校,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受到了保护;地方政府能维持当地的稳定,便于户籍的管理;移民学校将留住更多的优质考生,自身的实力和知名度将一定程度的提高,进入良性循环;

政策受损的有:移民考生、房产商、政策优惠学校,移民考生将不再有机可乘,通过移民进入名校的方式将被阻断;房产商通过买房入户获取的利润也将减少;政策优惠学校想通过收取高额借读费获利已不再可能;

3 调整对策

3.1 从户籍到学籍严守每道关卡

上世纪末期的高考移民主要是通过改变户籍到高考分数线低、录取率高的地区以谋取便利,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人口迁移越来越多,尤其是青年人口大多前往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发展并结婚生子,随之而来的便是其子女的教育问题。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异地高考文件,并要求各省份出台具体办法。在异地高考政策刚刚出台还不完善的阶段,家长学生又开始打着异地高考的名号挂空学籍以“合法”谋取便利。所以,现阶段对高考移民的监管不仅应该严抓户籍管理,更应该抓好对学籍的监控。

3.2 从地区差额到统一录取打破录取歧视

高考移民究其根源是由招生录取不公平导致的,以前的情况是各地区可自主命题、自主阅卷,高校根据不同省份的情况按招生计划实行地区差额录取。近几年,全国大部分省份已经加入到全国卷的行列中,无论书本教材如何不同,最终都考一张卷,但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考移民的问题,原因就在于无论是否考同一张卷,最终在录取的时候仍然没有打破地区边界,还是实行地区差额录取。同一张卷、同样的分数只是因为地区的不同就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要从根源上解决高考移民问题一定要全国统一阅卷、统一排名录取,尽可能的减少地区之间的录取差距。

3.3 从输血到造血提高教学质量减少直接政策照顾

要逐步减轻区域、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状,不断完善西部地区教学基础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偏远地区的学生同样享有高质量的教育而不仅仅是分数上的照顾,进而减少考生对政策优惠地区的移入。

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高考移民高发地区、高发院校的监管,让投机取巧之人无机可乘。

[1] 刘希伟“高考移民”的新动向与治理策略[J] 教育发展研究2015.15-16

猜你喜欢
学籍名校移民
全国名校等差数列拔高卷(A卷)
高校学籍异动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名校介绍
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管理系统在学籍管理中的应用与实现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签证移民
Immigration移民
教育部要求小学须在新生入学后1个月内为其注册学籍
如雷鼾声惊醒“名校梦”,15岁少年不堪重负卧轨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