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以《经济法》课程为例

2018-03-07 18:41王丽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经济法知识点微课

王丽娜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郑州 451150)

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传统教学带了很多的契机和挑战,学生获取知识越来越变利,这对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包括知识储备量、新的教学技能和方法等。高校教师应该学会借助科技条件,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则是其中较好的尝试。

1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指通过重新调整和分配课堂内外的学习和教学的时间,将自主学习权充分给予学生,实现老师在教学中由台前的“演员”变为幕后“导演”的转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翻转课堂能够实现对传统教学的创新和突破。它把传统课堂中老师对于教学的先教,学生后学,转变为学生先学,老师后教的模式。课前,老师会借助信息化平台给学生将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传递,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精心准备材料;而课堂上会通过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情况的展示报告,对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进行初步检查,从而让教师能够很容易地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疑问和不足,并且有得放矢地进行答疑和相关知识点的讲授和纠错补漏,从而更深一步地实现学生知识的提升。课后,老师会通过布置难度较大的作业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检测,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复习,最终达到较好的掌握效果,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

2 翻转课堂的优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现代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弊端。第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学习上过分严重依赖于教师教学,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传统的教学方式理论内容多,实务内容偏少,容易造成学生理论脱离实践。第三,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有限,教师通过课堂的教学难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知识需要,教学方向不能够及时进行调整。

比较起传统教学,翻转课堂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减轻授课压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第一环节显得尤为重要,那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完成信息化平台上的设定学习任务,而这是学好课堂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如果这一步没有做好,后期的翻转教学环节将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因此,翻转课堂的模式下,教师可以先把一些针对基础知识的微课、视频等学习资料上传到网上,由学生提前学习和消化。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观看视频,这样能起到提前预习的效果。由于每个学生的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也有差别,他们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多次观看,这样就为课堂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也减轻了教师课堂的教学压力。

2.2 增加学生的积极性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必须要充分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前的分组PPT的学习和讨论,不仅使得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预习和自学的能力,同时也使得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PPT制作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而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由于采用分组方式,相互间的竞争意识也使得他们的学习的极性空前高涨,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提高,避免了上课懈怠、跑神的情况出现。

2.3 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通过翻转教学,学生在课前进行提前预习学习使其对知识点有了初步的认识,课堂上又通过PPT分组讨论和老师的重点讲授再次加深了疑难知识点的学习,课下又进行了更进一步的作业练习。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要在这样的翻转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阶段反复学习,因此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也逐渐实现了由懵懂到理解到识记和应用的过程。因此,比较传统教学,同时,翻转教学的学习的效果有了很大地提升。

3 经济法教学的特点

3.1 理论和实践性结合密切

《经济法》学这门学科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仅仅掌握理论知识远远不够,还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大量的实践环节的训练。

3.2 教学内容理解有难度

《经济法》的课程中的理论基础部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尤其是总论部分,如果要想理解必须要有大量的经济学和法学相关的学科如民法、法理学、行政法学作为基础学科。基础部分的理解仅仅靠在课堂上的简单讲述,是不能够使得学生深入理解的。而经济法中的众多子部们法中的竞争法、财政法部分等也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专业性,离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理解起来有些难度。

3.3 知识点琐碎

《经济法》的部门法知识点比较琐碎,分布的子部门法比较凌乱。60个学时的教学涉及到的子部们法就有十多个,分散的知识点,使得学生很容易混淆,出现记忆性差错,这也给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带来了难度。

4 翻转教学的主要阶段

4.1 课前学生微课自学与自测阶段

翻转教学的课前微课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微课的内容可以围绕某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或者专题进行简短精炼的介绍,可以采用活泼的教学语言,为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引导。微课时间一般控制在 10 分钟以内,这也方便学生通过移动端平台进行自主学习。翻转教学的课前测试是与微课相配合的课前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学生完成微课的学习后,还需要登陆网络平台进行自测。而自测结果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掌握微课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学习弱项,继而根据情况设置有的放矢的教学内容与方案。

4.2 课上学生汇报与教学实施阶段

每一节课下前,老师可以将下节课课堂中的学生要进行的PPT展示进行分组,分让学生下节课之前分组研讨与下节课有关的核心内容,如某个典型案例及案例中的法律依据等。这个研讨作业内容难度要适中,否则就会使得学生失去兴趣。课上,每组之间可以由代表发言,进行PPT展示,通过展示的方式由老师进行竞争评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而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主要起到的是指引和管理课堂的作用,指导学生在研讨中完成对重要知识点的再次加深掌握和知识归纳总结。因此,在学生展示小组PPT作业,对本小组对某案例的法律适用进行分析后,老师可以引导再次将其中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并结合该案例中的相关部门法知识点和其他相关案例进行拓展训练,不断挑战学生的思维。

4.3 课后拓展作业与复习阶段

教师可以在课下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适当数量的课后拓展作业。课后拓展作业可以针对课堂情况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也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包括法律职业资格的考试方向给学生布置实践性强而难度稍微大一点的作业,如案件评析的小论文等。在作业的拓展训练中,学生可以进一步地加深对于课上知识点的认识,进行深入的巩固和复习。

因此,从课前学生微课自学与自测阶段,到课上学生汇报与教学实施阶段,直至课后拓展作业与复习阶段,一个知识点被充分地发掘、反复地学习,直到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这就真正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进行《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发掘出学生的经济法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坚持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引的原则,增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所以也才能最终呈现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1] 邵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以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为例[J] .公民与法(法学版),2016(6)

[2] 刘一苇.“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17(5)

猜你喜欢
经济法知识点微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人工智能发展对经济法功能的挑战与应对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中国际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浅谈经济法的私人实施与社会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