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小场景,写出大文化

2018-03-07 17:40赵霞
快乐作文·中年级 2017年11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选材习作

赵霞

习作要求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习作”:介绍传统文化,表达热爱之情。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搜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看到、听到了许多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把它们理一理,写成一篇习作。写完后,大家交流交流,选出写得好的,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拓展思路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绵延千年。丰富多彩的节日,对仗工整的对联,轻巧精美的剪纸,敦厚朴实的年面,细腻精致的刺绣……传统文化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每个人都是传统文化的亲历者和传承者。可是怎么去写好这样的大文化?不少同学为之苦恼。只要我们掌握了下面三条,烦恼将马上消失。

一、构思发散:传统文化知多少

要写传统文化,得先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存在过的、发生过的一些现象。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民族音乐、国面、书法、对联、灯谜、传统节日等。

这最初的选材构思,我们可以用圆圈图来发散思维。

知道了什么是传统文化,就要进一步聚焦,把思维往小处发散。我们可以继续用网圈图来发散思维。如选择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传统节日来进行思维的发散,把选材的范围缩小。

二、构思聚焦:以点带面

即使选定了写传统节日,这个文化范围依然很广,写的时候也不能介绍一堆。要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介绍,以点带面,反映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时,我们用气泡图来进行构思的聚焦——以点带面。选定端午节这个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来写传统文化。

选好夏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后,要查阅资料,看全国各地有哪些不同的风俗习惯。如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除了吃粽子之外,还有赛龙舟、挂艾叶等许多的地方风俗。要不要都写?肯定不能都写。在气泡图发散思维的同时还要收敛思维,要进行众多信息的筛选。以小见大,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一个小角度来描写。

三、写作方法:(口诀:大头心事)

1.火车头。

开头总体介绍所写传统文化的由来、传说、历史、作用等,可把悠久的历史浓缩笔端,让读者有一个直观的总体认识。

妙用“火车头”,让文章结构清晰。全文使用总起句,概括或总结你写的是哪种传统文化,让读者有一个直观的总体认识。从第二段起每段使用中心句,每段介紹这种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写出这种传统文化的特色。

2.放大镜。

写传统文化,如果只是平淡地介绍,很难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我们要设置一个场景,使用“放大镜”,假设写端午节这个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我们就来写一个人们包粽子或者是对话的场景,放大人物活动的细节,把人、事、景、物融为一体,精心描绘一下传统节日的特色。这样,可以使文章饱含激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3.小心情。

要让自己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描写时把自己的观察、体验融进去,写出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4.讲故事。

传统文化都是有许多故事流传下来的,在描写时可加入传说和故事,使介绍更具故事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选材习作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
实木门窗的选材应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