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短篇小说)

2018-03-09 19:14赵雨
当代小说 2017年8期
关键词:旅社滨海房间

赵雨

我因神经衰弱,向单位请了一个月假,回到阔别二十年的老家。医生说我这毛病不用打针、吃药,只需选个环境清幽的地方养一段日子,即可康复。老家的房子早已连着地基卖给别人,回去没有落脚点,其实不方便。幸好经过一位常年在联系的老朋友介绍,来时可住到镇上的滨海旅社,我便收拾行李启程了。

老家离我工作的城市隔着两个省份,五个小时的动车车程,下车后还需转乘大巴,在土路上颠簸近一个小时。听说,近几年这一带也在陆续开发,但老家怕是不会轻易发生变化,因交通的不便,到了歘县水码头,只有渡轮通向小镇。这种单层铁皮水路工具几十年来仍在履行它的职责,想来是件不可思议的事。当我踏上渡轮,靠在栏杆扶手,望着眼前一片水波,仿佛又回到当年离家的场景,不觉时光飞逝,人如候鸟,迁徙之感油然而生。

老朋友身在外地,让我到了之后,直接前往住宿点即可。滨海旅社我是熟识的,在我幼年时它就是小镇远近闻名的路标建筑,最初是供销社的财产,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在酒店、宾馆还未兴起的年代,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但此时早已没落——我甚至不知道它还在经营——一栋三层楼房,淡绿色墙体,各处可见剥落的墙灰,绿色爬山虎肆无忌惮地攀满整面北墙。楼房正面三道回廊,每层开着十数个窗户,即是房间所在。屋顶四个硕大的铜牌:滨海旅社,“海”字已歪倒一半。我走进大堂,前台一位年过半百的妇女在修指甲,见有客人便懒洋洋抬起头,我说预定了房间,出示身份证,她接过来在登记簿上一找,将一把铁钥匙交到我手里:“三楼最南边。”

我沿着楼梯往上走,台阶上不时能看到一堆堆暗绿色污垢,内墙剥落的程度比外墙更严重,墙角还有漏水的痕迹。最近正是南方台风天气,几天前下了第一场雨,这种老建筑的防水功能怕是不好。到了三楼,走廊上到處可见塑料袋、烟蒂、纸巾,掏出钥匙开了门,迎面扑来一阵酸臭味,拉开窗帘,打开窗户,外面潮湿的空气吹进来,将酸臭味压下去。借着光亮,打量一下房间,只有一张靠墙的铁板床,两个床头柜,一张靠窗的大木桌,此外便是拉合式衣柜,一切都是老式的,上个年代的产物。卫生间除了抽水马桶和洗漱台,仅供一人站立,地面角落积着一层粘结物,不知是人的毛发或是什么。

我对此倒并不怎么介意,来时便想好不会有优越的居住环境,只是要寻它童年的一种记忆,来压制神经衰弱的毛病,此外还有个目的便是写一点东西。我在工作之余是名写作者,爱写一些另类题材的小说,发到网上连载,总苦于没有宽裕的时间,希望此次回乡能找到灵感,弄出一篇满意的东西,尽管从目前来看还没有这方面的征兆。

因为旅途的劳累,入住第一晚,我早早就睡了。听了一夜风,第二天起了个早,这是原先计划好的,要走一走老家的小镇。但没走多会儿就失望了,到处还是以前那些东西,时间在这里仿佛是凝滞的,不管建筑还是吃食,都采取与时间背道而驰的生长方式,几十年来岿然不动。很快便兴味寡然,不到中午就回了旅社,连午饭都没吃,倒头就睡。醒来,天已昏暗,只听窗户“砰砰”翕动,风声愈劲,看看时间,已是晚上七点,忽而萌生一种奇怪的感受,不知为何自己说来就来了此地,只身一人待在这间破旧的旅社,犹如做梦一般,兼带着一点说不出的苦楚,有些孤独。

房内漆黑一片,只有风的声音以及不知何处传来的轻微颤抖,这时,一记灵感闪过脑海,这不正是小说得天独厚的生长空间吗!是否可以就此捣鼓出一个好的故事?想到这里,拿出手提电脑,打开电源,在键盘上敲击起来。

我在故事里设定了一名外来的旅客——一个年轻女孩,于一天夜里,投宿到这间滨海旅社,就住在我现在住的这个房间。她长得异常漂亮,穿一袭白色连衣裙,黑色平底皮鞋,披散着头发,这样的装束在这小镇无疑是惹人注目的。她带着一个大行李箱,入住第一晚就发现这个旅社有点诡异。房间内有一股莫名的酸臭味,墙壁似乎有无穷尽的空间感,天花板投射的阴影变幻莫定,家具总有被挪动的痕迹,尤其是窗帘,无风而能悠悠飘动。她感觉屋内不只有她一个人,午夜时分,墙壁深处传出奇怪的声响。

她是一名写作者,来此的目的是安心写一篇小说,为了不受外界打扰,她几乎足不出户,一日三餐都由旅社的服务员拿到房间。第二天,这封闭的空间给了她灵感,她开始写一篇关于密室谋杀的探案小说,小说中有一个跟她住的旅社一样的旅社,几年前旅社某个房间发生了一起凶杀案,死者是一名成年女性。警察闯进房间时发现门窗反锁,死者被乱刀砍死,横陈在被褥凌乱的床上,全身上下遍布血迹,双眼圆睁,盯着天花板的某个角落。接着她将小说重点放在了这间密室的布置上,如何让机关看起来既符合逻辑又出人意料,她开始琢磨起自己所在的这个场所来。

她开始和房间进入一种磨合的状态,头几天,如第一晚那样的诡异声响仍存在,但她觉得并非多么无法容忍,反倒让她安定下来。长时间待在一个空间会产生一种安逸、舒惬的感觉。“旅社是个奇妙之地,”她写道,“过客来来往往,同个房间、同个床铺容纳了不同性别、不同经历的男女老少,他们在床上做梦、做爱、谈天,彼此一无所知、转眼更迭交替。”她沉浸在陌生空间所搭建的虚幻感中,有时一动不动坐在书桌前,双手托着下巴眺望窗外的河流;有时思绪会变得凌乱,许多记忆的闪回似乎并非自己的经历。比如脑海中时常出现一把无人的太师椅,在月光中一摇一摆,一个模糊的女人背影,慢慢转过头来,透过长长的黑发,向她微笑,不是她认识的人,又好像在哪里见过。

她在旅社待了几天,然后旅社的老板出现了,他是一名鳏夫。大约一周后,每天上楼为女人送饭的服务员找到他,提出不要再将送饭的任务交给自己。旅社老板问为什么,服务员说因为她很害怕。

“房间里阴气森森,那女人好像从来不开窗户,我不知道她在里面到底干些什么,她跟刚来时完全不一样,就像一个幽灵。”

“别乱说,”旅社老板说,“你不想送,明天由我来送。”

旅社老板是个孤独的男人,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半秃的脑门和清晰的法令纹给人一种沉默寡言的印象。在他的人生中,最悲痛的事件莫过于妻子的死亡,他们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玩伴,到了二十岁左右年纪,两颗心走到了一起。他起初在单位上班,几年后毅然辞职,以举家之资建起了这家旅社,凭借干净的住宿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生意蒸蒸日上。妻子落落大方,待人和善,他们生活得很美满。直到有一天,妻子患上了梦游的毛病,每天晚上他发现她从床上爬起来,推开一楼卧室的门,走上楼梯,来到二楼住房,在幽暗的走廊过道上一遍遍来回行走。他躲在阴暗处,看着身穿睡衣的妻子犹如一个亡魂,不敢上去叫醒她,据说梦游的人一旦被叫醒就会受惊而亡。endprint

这样的场景持续了近两个月,一天早晨妻子对他说,她想搬到二楼临河的房间去住,她喜欢眺望河面,他答应了她的要求,搬到了207。从那天起,噩梦开始了,妻子梦游的毛病虽不治而愈,每晚却反复做起同一个梦,梦中,一场大火从房间内燃起,瞬间席卷至各个角落,她还来不及逃离就被火蛇吞没。她醒来后转述给他听,如何看着床上的自己和他葬身火海,身上每寸肌肤都像被浇上油一样,“噼啪”炸响,皮下脂肪呼呼燃烧,但她感觉不到痛。而房间内,除了他们之外,似乎还有一个人,一个模糊的影子悬挂在离床半米的空中,看着眼前的一切。那是一团犹如瘴气般的影子,烈焰烘烤下,在热浪滚滚的中央,呈现出一张狰狞的脸。最后她在惊叫中醒来,浑身大汗。

他每次听完她的梦境,都会问她要不要换个房间?她迟疑了片刻,回答说不需要,尽管这个梦很可怕,但任何梦都有昭示,她想待在这里,弄明白梦的现实意义。现实却给了她迎头一棒,昭示的意义还未揭晓,她的精神就崩溃了。当然谁都无法承担夜复一夜被同一个梦境折磨的压力,她选择逃离的方法很简单,一天夜里趁他睡熟之际,把自己吊在了天花板的吊扇上。第二天他没听到惯常的那声惊叫,睁开眼,看到妻子悬挂的身子,脑袋垂下,暴突的充血的眼球直愣愣盯着他。

他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给女房客送饭的任务,第二天一早,端着稀饭上楼,在房外敲门,传来一声“请进”。他意外女房客竟连房门都没锁,推门而入,屋内漆黑一片。窗帘拉得严实,空气凝滞,床上没人,床单未动,仿佛没人睡过。他走到窗前,想把窗帘拉开,只听角落里有人说话:“别拉窗帘。”回头一看,女房客正坐在桌前,背对着他,拿着一面小圆镜梳头。他在黑暗中看到镜子里那一小方脸和一对眼神,心像被利器刺了一下,呆立在地,不知所措。

一夜风紧,窗台发出阵响,台风已全线登陆。第二天推窗一看,旅社门前的路上,遍地都是水樟叶,人们顶风而行,被吹得衣角飞扬。天色阴沉,雨丝斜着飘落,远处的房屋像是玩具盒子。

我想去吃点早餐,出了门才知道风比想象中更大。旅社外就是小镇的主河道——岩河,在风的吹拂下,水面层层迭起,一只水鸟在半空滑翔,白色羽翼像两片蹁跹的帆布,细腿在河面轻轻一点,飞起时被大风吹得东倒西歪。我的大脑仍被昨晚的小说折腾着,那位女作者还在我的意识深处写小说,她的小说应该有一套完整的情节,符合侦破类题材的套路。

她在故事里设定的那位被杀女性原来并非本地人,事发前一天有人看到她和一名男子走在小镇的古街上,神情暧昧,手挽着手。这一消息为警方提供了刑侦的方向,刑警在小镇布下天罗地网,不出半天就将可疑男子捉拿归案,当时他正欲搭乘渡轮离开水码头,被抓时脸色惊恐,双手颤抖。刑警将他带到小镇简陋的派出所,进行审讯,男子在度过惊恐期后,比较配合,说自己是从外地到这里来旅游的,据他所知,被害女子也是一名游客。他们在小镇的古街上遇见,一拍即合、眉目生情,一场临时的感情就发生了。一起逛了一天后,男子问女子住在哪个旅社,晚上来找她。女子告诉了他,滨海旅社,房号207,两人分手了。

十点左右,男子如期而至,走上二楼,找到207,敲了敲门。在等待回应期间,男子点了根烟,他觉得以抽烟的形象出现在女子面前更有男人味,半根烟抽完,走廊上的吊灯下烟雾弥漫,房门没开。男子又敲了敲,这次敲了六下,将剩余的半根烟抽完,房门还是没开。他想难道她出去了,弯下腰,将眼睛凑到猫眼上看了看,意外的是透过猫眼他竟能看清房内的一切。女子在,侧对着房门坐在床沿,低着头,比划着手势,嘴巴一张一合,一副在和人聊天的姿势。但她的面前空空如也,“那里似乎有个看不到的人,就站在空气里,成为她的听众。”男子对刑警说,他的第一反应是害怕,这一幕确实很诡异,继而判断本来即将与他发生一夜情的该女子脑子有病,他遇到了一个神经病。想到这里他兴味寡然,离开了207,地上有一個踩灭的烟屁股。第二天他便听到滨海旅社杀人新闻,女子被杀死在床上,门窗紧锁。他虽不是凶手,却算半个见证者,和女子有关联,为避免麻烦,他决定离开小镇。本质上,他只是一名旅客,一名过路者。

想着这些情节,一位身穿蓝色粗布服的老人划着一只小木船过来了,他坐在船的一头,另一头翘离水面几公分,安稳妥当,船上搁着捕鱼的网和不少渔货。这是久不见的小镇渔人,在我小时候就在干这亘古不变的营生了,没想到现在还能见到他们的身影。等船靠了岸,老人提着渔货往上走,我叫住他。

“老伯,好呐!”我招呼道。

他抬头看了看我,朝我挥了挥手。

我敬了他一支烟,做出想要搭讪的样子,彼此寒暄了几句,我说:“这种天气还下河捕鱼呢?”

“是哦。”他说。

“收获如何?”

“还成。”他提了提手中的网,里面有不少螺蛳和鲫鱼。

“现在的货,能卖好价格吗?”

“还成,凑合。”

“怎不在家休息?”

“闲着也是闲着,闲不住。”

“晚上还下吗?”

“下的。”

“带我去看看。”

“这样的天气,你去?”

“不担心。”

“干什么呢?”

“看看岩河的夜景。”我说,“实不相瞒,我是这儿人,有十来年没回了,这次回来走走,就住在滨海旅社。”

“你想去的话,我九点下河,你来这里,我等着。”

我在这儿生活的那些岁月里,小镇还不是现在这副破落样子。岩河一带店铺林立,多为渔具店,门前总能见到织补渔网的老奶奶和兜售鱼竿的干练店主。由东往西,百货大楼、供销商场耸立,顾客络绎不绝,一到年关还会举办物资交流大会,鞭炮、礼炮摆满路旁,供孩子们挑选。再往西去是历史悠久的老街,民居古意盎然,白墙黑瓦,后来原住民陆续搬出,屋子没人打理。我离开故乡后,只身在外闯荡,为一点眼前利益辗转打拼,与不愿交流的人联系,夜晚在城市一间不属于自己的房间独自一人,很少想起故乡。思乡情结对我是不存在的,它像一轮久远年代的月亮,昏黄地挂在天幕下,成了背景。endprint

与老人说定后,吃过早饭,回到旅社。房间内那股酸臭味还是挥之不去,我打开窗户,冷不防被一阵强风吹了一脸,卷裹着细碎的雨丝,顿觉凉爽。气压很低,从这里能将三分之一岩河的河道尽收眼底,想起与老人晚上的约定,呆了片刻。

然后,我继续写起手头的小说。

那位女作者现在惟一干的事就是坐在桌前写小说,等候旅社老板一日三餐的造访。旅社老板始终忘不掉从小圆镜中看到的那对眼神,这女人的到来是冥冥中注定的,但他并不奢望获得意外的东西,多年鳏居生活让他养成了处事不惊的态度,一个异乡女人对他而言,实在不能算是打搅他生活的凭据。

随着上楼送饭的次数增多,他慢慢和她熟识起来,有时她会放下纸笔,抬起头,让他把饭菜放在床头柜上,有时他们会交流几句,都是闲言碎语。

半个月后,他们第一次有机会面对面坐下聊起了天,正是晚饭时间,她写累了。他问她怎么会住进旅社写小说?“你有工作吗?”

她说自己有一份收入非常可观的工作,但每天需付出大量的精力去应对各种人际关系,领导的、同事的、客户的,长期处在这样的氛围中,对她是一种无形的伤害。她说她想要过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尽量减少与人打交道,渴望前往不同的地方,没有固定的居所,在一处待腻了就换另一处,符合这些条件的场所只有旅社。在旅社里,她能遐想,能神游八方,能尽情地写小说。说到小说,她的神色变得无比温柔。

她说为了过上这样的日子,一个月前辞职了,家人都不理解,她连婚都还没结,正是努力工作,存钱备战未来的时候。在家人心目中,一个人的生活是有固定轨迹的,任何溢出这条轨迹的行为都被视为出格,一个出格的人是不被这个社会及家人接受的。之前她为了照顾他们的感受,妥协过几次,但这次她下定了决心,意识到再不走出去,可能再没机会了。

就这样,她开始四处云游的生活。

旅社老板听了她的话,沉默半晌说,很多人都有她这样的心结,只是真正敢于放手去做的人很少。远方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充满未知数,人心都是渴望安定的。

那之后,他们的交流愈显其多,他对她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好感,只要不影响她的写作,征求她同意,他都会上楼来看她。她倒也不排斥他的频繁造访,他对她来说,只是在异乡遇到的一位还算谈得来的朋友,此外无他,他们的关系进入一个奇怪的阶段。

窗外,天色向晚,眼看就到九点,想起与老人的约定,我匆匆吃了几块饼干出了门。

一到外面,我就有些退缩了,三四根路灯柱外,四周一片黑暗,风力似乎没有增强,雨势却加大了,有一阵没一阵的,下得人心里没底。我到了河埠头,老人已经在了,他换了条大一号的木船,披了件蓝色雨衣。见了我,便一脚踩着船帮,一脚踏到埠头石板上。我一过去,他扶住我的手,拉到船上,坐定,递过来一把黑色的雨伞。

“坐过船没?”他问。

“坐过。”我说。

“那就好,坐稳了,可能会有点颠。”说着,他拿桨往岸上一戳,船轻悠悠荡开了。

河面黑幽幽的,什么都看不清,我不清楚自己为何会想在这种天气来河上走一遭,小镇居民靠河吃河,岩河自古养育了镇上的居民,我的先辈都是河上的一把好手,或许这是我心中抵达这个小镇中心的最直接方式。

但风雨下的岩河让人心惊,来时怀揣的一点美好愿望旋即被恐惧所取代,小船颠簸的方式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强风袭来,人仿佛坐在过山车上。我的手紧紧抓着船帮,放低身子的重心,反观老人,他毫不以为意,将船撑到河心,用脚踩着木桨,双手从河里拉上网。原来他白天放了拦河网,晚上来收,网里缠着不少东西,最多的是螺蛳,其次是各种大小不一的河鱼,都兜到船上,用一块防水布盖起来。收完这头,撑到另一頭,途中抽空与我攀谈起来。

他问我怎么会来到这里的,我告诉他,我向单位请了长假,因为我的工作繁重,每天坐在办公室里,面对各种表格、数据,长年累月,累坏了。我不知道他是否能听懂,对于一位渔民,办公室的经历无疑是溢出他想象范畴的一件事。说了一阵,他冷不防问我:“你怎么会住到滨海旅社去?”

“滨海旅社怎么了?”

“那地方现在很少有人住了。”

“为什么?”

“几年前发生过不好的事。”

“什么事?”

他点上一根烟,向我说起了滨海旅社的历史。

他说,旅社是被现在这个老板从供销社承包过来的,那时正逢转制热潮,经营不善的国有资产都纷纷改弦易辙,经评估后以极低的价格归入私人名下。头几年,由于承包人精明能干,着实招徕过不少生意,一时间,原本没落的“滨海旅社”又火了起来,但生意正红火时,出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

“旅社老板的妻子出了意外。”他说,那妻子原是镇上在老街开南货店的掌柜女儿,长得标致极了,但她的行为处事与这个地方的人两样,每天爱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穿一些奇怪的衣服。十五六年前——“是个夏季。”老人强调,她没来由地再也不愿出门,让丈夫给她安排一个房间,待在里面不知做什么,听说饭都是别人送上去的。

一天夜里,也是像现在这样的台风天,她突然疯了。人们听到她在房间里的尖叫声,推门,门是从里反锁的,传来窗户碎裂的声音。人们来到楼下,在能看到那房间窗户的地方往上瞧,只见她半个身子探出在窗框外,手舞足蹈地朝着岩河呼喊,手上拿着一盒火柴。然后她退回房间,不一会儿,窗口就冒出浓烟,一团火焰沿着窗棂爬出来。滨海旅社房间之间的隔层都是木板材质,很快火势就蔓延到各处,整栋楼一下子烧了起来。

等到消防车到达,扑灭火,一半楼层已烧空,那女人也被烧死了。

“她为什么要烧旅社?”我问。

“不知道,都说是疯了,一个人总待在房间里,能不疯吗。”老人说着,一边提起另一头的拦河网。“大家都认为旅社会关门,没料到经过修缮后,重新开业,就这么撑着,一直撑到现在。”endprint

河面的风一拨接一拨,我有些晕船了,老人查看完了整段拦河网,似乎打算回去了。他的那些话在我脑海里回荡,作为小镇的原住民,我竟不知道滨海旅社有这样的典故,我对它的最初印象只停留在小时候父亲吃过晚饭带我沿着岩河河岸散步,走到那一带,远远看到一栋矗立的大楼,比周边的楼房高出一个头。父亲告诉我,这是我们镇上惟一一家旅社。我问他:“什么叫旅社?”他说:“就是提供人们住宿的地方,里面有许多房间。”我说:“那就是家吗?”他说:“不是家,家是自己的,旅社是属于所有人的。”

船在漆黑的河中慢慢划行,只有摆在船体右侧的节能灯射出一道微弱的光线,见到水波的泛动。从这里望过去,看不到滨海旅社的面貌,老人的话使滨海旅社在我心头愈发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上了岸,我将雨伞还给老人,掏出一张百元钞给他,他不肯收,我硬塞到他手里,扭头冲过雨幕,进旅社,洗完澡,躺下已是十一点。

第二天,我起个大早,听着窗外的风声与雨声,打开电脑,打算写完手头这部小说。

到那时为止,女小说家已在此住了一月有余,对房间每个角落了然于胸,但越熟悉越觉得陌生,这种拉扯的感受让她百思不得其解。她始终无法为小说提供一个合情合理的密室构思,曾尝试绕开密室,从凶杀案入手,用文字极力渲染案件的扑朔迷离、嫌疑人的神出鬼没,以及对尸体惨状的描写,但浅尝辄止,很快就厌倦了。她想,写这些东西有何意义呢?相比一具尸体的样子或一个案件的始末,她更感兴趣的显然还是房间本身。这是一个无穷放大的空间,身处其间,她的思绪自由驰骋到世界各个角落,任何事物在她脑海中都丧失了既定的意义,她慢慢和“物”的概念拉远了距离,过往的一切都显得不再真实。工作、同事、职场、家人,在旅社房间只是符号的象征,她的头脑日益进入到宁静的状态,内心波澜不惊。她终于明白一个道理,这里的一切时刻处在变化中、自行更新、生长,每一缕阳光、每一缕月光、每一阵清风……都以不同的姿态进入。墙体的固定只是物理层面上的,桌椅、床铺的摆放也是临时的,真正构成空间本身的因素,以及人和物接近它的方式,则是流动而不凝固的。

于是,她明白小说从一开始就错了,世上根本不存在密室,不管门窗关得如何紧闭,它从某种意义上永远是打开的,正如她的心,向往未知的远方提供的开放空间——花尽心思来设计密室,本质上是荒唐可笑的。

意识到这点,继续写下去就没有意义,待在这里更没有意义了,因为她来此处就是为了这篇小说,所以她想到离开。这个念头在一瞬间成形,当天中午她就把决定告诉了旅社老板。旅社老板听后,沉默半晌,眼神盯着地面,似乎在想什么。他问她什么时候走,她说明天就走,他说到时他来送送她。

第二天,她起了个大早,收拾完行李,在离开前又望了一眼这个房间,心头升起万般感触,这时旅社老板出现了。他穿得特别隆重,一身黑西服,头发整齐地往后梳,和以往见到的样子不一样。她跟他打了声招呼,告诉他这就走了。他说再坐会儿吧。她不忍拒绝,毕竟此一别就再见不到了,于是两人坐在床沿,有一搭没一搭说起话。他问她,非走不可吗?她说是的,他说但他舍不得她走。话到这份上,气氛有些尴尬,她不知如何回答,看了看时间,站了起来。

小说写到这一步,我决定让它在此戛然而止,我不想再交代一些不必要的细节,这是我写小说惯用的伎俩,我总觉得文字这东西说得越多越会显出思想的苍白,聪明的读者应该能理解我的意图。

惟一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真正的作者,也就是写下以上这些文字的人,此时正坐在一个房间的书房里,考虑如何为这篇东西结个尾。

我还应该写些什么?比如这个小说是怎么写起来的?这关涉到“灵感”这一问题,无需隐瞒的是,小说主人公“我”的经历有一点是我自己的,比如我确实向单位请了一个月假,因为累得不行。

我的工作其实并不怎么繁重,就是单纯觉得累,日复一日做着机械的事,体会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休息前几天,我没干什么,就在小镇闲逛,这个小镇是我的老家,我从未背井离乡。正值台风天,我走过岩河,走过河埠头,然后看到了那间滨海旅社,是的,滨海旅社是真实存在的,是镇上一处上世纪遗留下的建筑,但它没发生过火灾,也没死过人,我还不知道会把它写成什么样子,那种斑驳陆离的外观让我长久凝视,散发出一股神秘的气息。

接着,“灵感”就贯穿了我全身,我让雨丝落在头顶,连衣服淋湿了都没察觉。回到家后,我坐在书桌前,家人都去上班了,家里很静,打开电脑,就写了起来。我坐了一整天,写完后,回头看一遍,觉得它就是我想要的那种小说。至于到眼下这一步,怎么收尾?现在这几段文字可以算吧。

写到这里,我站起来,顿觉腰酸背疼,故事里有好多情节都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但我不想管了。文本中“我”的一段独白可以作为注释:“我总觉得文字这东西说得越多越会显出思想的苍白,聪明的读者应该能理解我的意图。”那就這样吧。

责任编辑:李 菡endprint

猜你喜欢
旅社滨海房间
Chapter 4 Merrick's first home
滨海白首乌
房间
滨海顶层公寓
精灵旅社3
岳滨海 藏石欣赏
精灵旅社3
锁在房间里的云
滨海,中国航天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