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道广东高考物理题的质疑与反思*

2018-03-13 05:51
物理之友 2018年2期
关键词:初速度考试题命题

(1. 广东省汕头市实验学校,广东 汕头 515041; 2. 江苏省东台中学,江苏 盐城 224200)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试题要注重围绕生产生活或科技等设计问题情境”“试题的任务情境要与生产生活、科技发等展等紧密联系,要关注物理学前沿与成果应用”。很多物理高考试题以科技素材为问题情境,加强对学生应用基础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然而,对于科技素材,命题专家有时也是一知半解,高考试题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如2013年广东高考理综卷第13题,因为命题专家对航空母舰的弹射系统存在错误认识,该题误导了数以万计的考生。更有甚者,自2013年高考以后,该题总是出现在每年的高三物理复习用书和高一物理辅导用书的习题中,笔者认为很有必要指出其错误,从而阻止其继续在学生和教师中传播。

1 原题

2013年广东高考理综卷第13题:某航母跑道长为200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m/s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 )。

A. 5m/s____________________B. 10m/s

C.15m/s D. 20m/s

2 质疑

该题以舰载机在跑道起飞为情境,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符合高考命题要求。此题粗看没有发现问题,细看也挑不出问题,为什么?因为此题错的不是物理规律,也不是解题逻辑,而是情境素材。

航空母舰上有两种跑道:降落跑道和起飞跑道,如图1所示。右边跑道为降落跑道,舰载机借助拦阻索助其降速,使舰载机安全降落。左边跑道为起飞跑道,舰载机借助弹射系统获得需要的起飞速度,使舰载机顺利升空。因为有些命题专家,常把降落跑道当作起飞跑道,所以命制有关舰载机起飞的试题时,就容易产生意想不到的错误。

图1

图2

弹射系统通常称为弹射器(Aircraft catapult),是航空母舰上推动舰载机增大起飞速度、缩短滑跑距离的装置,全称为舰载机起飞弹射器(如图2),从图2可以看出,弹射系统不是装在起飞跑道的后端,而是装在整个起飞跑道上,即弹射系统不是给舰载机在起飞跑道后端位置获得一个初速度,而是把舰载机从起飞跑道的后端加速到起飞跑道前端,从而使舰载机在起飞跑道的前端达到需要的起飞速度(如图3、图4)。因此,弹射系统不是只在起飞跑道后端起作用,而是在整个起飞跑道起作用。从2013年广东高考理综卷第13题可以看出,命题专家把弹射系统理解为只在起飞跑道后端给舰载机一个初速度,当舰载机在起飞跑道后端获得初速度后,弹射系统对其立即停止工作,即从起飞跑道的后端到前端,都是由舰载机自身给舰载机加速,弹射系统对舰载机失去作用。显然,命题专家没有弄清楚弹射系统的工作原理,造成了该高考题出现错误,从而误导了高中师生。

图3

图4

3 反思

命制高考试题时,经过反复修改,审题十分严密,为何命题专家会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

3.1 从出题角度反思

查阅素材原理,是减少出题错误的前提。所有科技素材,都可以在网上搜索到相关简介。命制科技素材试题前,首先必须通过网络查阅素材资料,了解其工作原理,然后把所要考查知识嵌入到创设的情境中,从而考查学生模型建构能力、方法迁移能力、知识应用能力。高考命题专家为何会把“弹射系统”理解为只在起飞跑道给舰载机一个初速度呢?其可能的原因有三:其一是犯了“未查资料”的错误,只要在“百度”中输入“弹射器”,很容易了解航空母舰弹射系统的工作原理;其二是犯了“顾名思义”的错误,许多人看到“弹射”两个字,头脑中的第一反应是“弹射”表示一个瞬间状态,它只发生在起飞跑道的后端;其三是犯了“知识本位”的错误,命制完试题后,在自检和复检的过程中,只关注物理知识是否出错,而没有去关注引用的素材是否出错。

3.2 从用题角度反思

保持质疑精神,是防止错误蔓延的方法。质疑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质疑就没有创新。高考命题专家都是业界权威,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普通教师和高中学生要保持质疑精神,坚信“尽信书不如无书”。2013年7月19日的《中国青年报》指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题客网联合发起的一项调查(5617人参与)显示,98.9%的受访者觉得当下青少年缺少质疑精神”。最近五年来,关于2013年广东高考理综第13题,笔者给学生讲过多次,可笔者和学生从来没有去质疑该题是否正确,因此一直没有发现高考命题者对弹射系统理解有误,让错误一直在延续。

4 总结

笔者指出此题错误,不是指责命题专家,而是制止错误传播。高考物理试题需联系新科技,应用旧知识,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高考试题可以简化,但不能虚化;可以高于生活,但不能脱离生活。高考试题要求原创,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在原创试题时,请记住:查阅素材原理,保持质疑精神。

[1] 董友军.命题有风险 实践去检验[J].湖南中学物理,2015,(11).

[2] 许冬保,郭腾金,邱元叔.2016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第35题评析[J].物理之友,2017,(3).

猜你喜欢
初速度考试题命题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做好干涉实验,答好高考试题
物理期末测试题
一道集训队选拔考试题的推广
例谈几道2018年高考试题
AGPM控制系统分析及最适初速度优化算法研究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
抓住重点知识 提高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