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生长式语文课堂的构建策略

2018-03-14 21:25史金花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大黑彭德怀语文课堂

史金花

“生长式语文课堂”是洋溢着生命温暖的课堂,它具有扎实平实、互动生成、热情开放、智慧生长的特征。它强调“课堂就是一种生长”,认为课堂需要关注生命,关注生活,关注生长,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生成性和过程性,试图将教师的“课堂”变为学生的“学堂”,其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既着力于生长的“原点”,更着眼于发展的“远点”,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源头,让学生获得不断学习的动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它在课堂这一有效平台上,通过理念更新和教学范式的约束,引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生长。那么生长式语文课堂该如何构建呢?

一、由扶到放

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课堂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课本上的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学生才会触类旁通,自主地去学习,这样的“生长”才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

如在教学部编教材《比尾巴》一课时,我们发现课文是问答式的,两次问答结构相似。在设计教学时,就可以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方式,第一组问答带着学生来学,先学生字,理解词意,在此基础上读好课文,再感知问号,引导学生读出问的意思。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课文是这样的问答形式,要求提升后更能以逐句问答的创新形式读,这样逐层推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逐渐加深。不仅如此,在带着学生学习第一组问答时他们也收获了学习的方法,从而能引领他们自主学习第二组的问答,此时老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了。学生有学习方法引路,又有了充分的自主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在课堂上的生长也是显而易见的了。

二、化繁为简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受年龄、知识经验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一般都停留在比较浅层的认识上。在课堂教学中,要想使学生获得比较深刻的认识,教师就要摒弃烦琐的分析,抓住主线,从简单出发,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有效。

如,在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本着一切从简的教学目标,笔者就简单地从文本课题入手,让学生思考“我为什么不是最弱小的”,“那谁又是最弱小的”。就这样,从文本课题出发,为学生架起了一座探索知识的桥梁。学生经过深入阅读与思考,对“弱小”的定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由于避免了干扰,学生可以静静地思考,并层层深入地解读故事,收获哲理。

三、变误为引

在语文教学中,难免会出现学生对文本内容解读错误的现象,或者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会步入一些误区。对于学生的解读错误和出现的误区,教师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直接把正确答案告知学生,而应以这些失误为引子,引导学生化失误为精彩,进而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生长式课堂带来的无限快乐。

如,教学苏教版《孙中山破陋习》一课,在阅读完文章后,很多学生对母亲产生了质疑,认为母亲不爱姐姐,看到姐姐缠足这么痛苦也不心软,还是要帮她缠足。事实是否如此呢?当然不是。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正确解读文本内容呢?在课堂教学时,笔者主要以学生对文本解读的误区为引子,让学生再次阅读,感受母亲是否真的不爱姐姐,仅仅是因为不缠足会被别人笑话?理解在旧社会不缠足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甚至可能对她的一生产生影响。如此一来,以误区为引子,通过深层阅读,引爆了学生思维,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母亲的左右为难。在案例中,当学生对文中人物的解读进入误区时,教师没有横加指责与干涉,而是顺势引导,进行语言与思想的引领。这样,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从而为打造动态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奠定基础。

四、以赏激思

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教师要从课堂入手,为学生创设一个被赏识的氛围,让他们受到赏识,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有勇于进取的信心和不断进取的动力。赏识能激发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思维,把成长的快乐还给学生。当学生专心听讲时,教师投以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发言精彩时,教师不惜尽情地鼓掌。课堂上多用“你真聪明!”“你的问题提得真妙!”“我喜欢你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我赞许你这种与众不同的回答!”等等评价语。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即使学生说得结结巴巴、吞吞吐吐,也要给予肯定和赞扬,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如教学《长征》时,设计让学生进行配乐诵读比赛的环节,看谁能读出红军不畏艰险的气势。同学们感到新奇,都跃跃欲试。在音乐声中,同学们的诵读仿佛让大家再次看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巧渡大渡河、翻越五岭山脉的情景。他们声情并茂的诵读就像舞台上表演的演员!紧张的比赛中诗句逐渐为同学们所熟悉、牢记。在这表现自我的舞台中,同学们不但提高了自身的朗读水平,而且在无形之中增强了自信心,这样的生长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学生在活动中全方位地受到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自信心。轻松、快乐、愉悦的心理状态与畅所欲言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生长。

五、让论升华

语文教学是一个处处充满着师生对话的过程。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常常会有学生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大都采取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指出的是,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抛出能够让学生各抒己见、深化认知的问题,从而在讨论中把课堂推向高潮。

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所有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感情,赞扬了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但是,在阅读完课文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彭德怀的评价以及对文中具体人物事迹的感受时,学生却有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学生认为:彭德怀太傻了,他和大黑骡子的感情那么深,而且他作为一个司令,完全可以留下这匹大黑骡子。另一部分学生认为:这样的思想太狭隘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们,他作为一个司令,更应该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为了使学生获得对彭德怀客观、正确的认识,笔者又顺势提出:“你认为,作为一个司令,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这样一来,在教师有效问题的推动下,“爱战士”“和战士们同甘共苦”“一切从为战争勝利出发”等相关认识从学生口中说出,从而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显著。为了使学生获得对人物深刻的、正确的解读,教师主要采取了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人物品质的做法,并运用恰当的问题引导,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升华了学生的讨论结果,促进学生的理解由肤浅走向深刻,由片面走向全面,从而让学生获得如“拔节”般的生长。

语文课堂中,以“生长”为导向,教师的“教”变得更有价值,学生的“学”变得更有意义——语言在发展,思维在拔节,精神在生长,这不仅是课堂当下的美好体验,其因子亦会悄然内化在学生的素质结构里,为未来的持续生长奠基,为幸福的人生奠基。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市文化小学语文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黑彭德怀语文课堂
彭德怀甄别伪造信
大黑
大黑兔做了一个春天的梦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彭德怀咬文嚼字
彭德怀的军事秘书谈彭德怀
指挥“保卫西安”作战时的彭德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