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脂率对中老年人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2018-03-19 03:37宋清华赵新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体脂率肌力肢体

彭 飞 宋清华 赵新平

(苏州科技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9)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肢体运动功能呈明显下降趋势,致使老年人步履蹒跚行走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多与身体功能的明显衰退有关。运动康复理论与实践相关研究成果提示〔1,2〕,健身习惯、肌肉力量及肥胖程度等指标也均明显影响着老年人的肢体运动能力。本研究探讨体脂率与中老年人肢体运动能力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3~4月焦作市9个居民社区55~70岁的中老年人发放问卷750份,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健身习惯、肢体功能障碍情况及身体是否有其他器质性疾病等健康状况。排除对肢体运动能力有影响的各种疾病患者,经体质指数(BMI)筛查纳入190名BMI均符合稍超重范畴。男性体脂率>27%、女性>35%,为高体脂组;男性体脂率22%~27%、女性体脂率30%~35%,为中体脂组;男性体脂率<22%、女性体脂率<30%,为低体脂组。然后随机在如上3组随机各抽取30名。3组年龄、身高、体重及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体脂率检测 采用可瑞尔科技公司产欧姆龙(Omron)HBF-370型身体脂肪测量仪器,运用生物电阻抗原理检测人体体脂水平。

1.3身体平衡能力检测 采用国产PH-A型平衡功能检测仪对反映人体静态平衡能力的左右摆幅指数、动摇轨迹长和单位面积轨迹长进行检测包括闭目原地踏步、平衡木上行走及20 m转体交叉走计时〔3,4〕。

1.4肢体运动能力检测 对常态步幅进行测量,包括2 km行走、15 m攀爬和30 m绕杆计时〔5〕。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 果

2.13组平衡能力比较 3组静态平衡能力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体脂组动态平衡能力明显优于高体脂组和中体脂组(均P<0.05),动态平衡能力指标在3组间随体脂率上升而呈下降趋势。见表1。

表1 3组平衡能力数据比较

与高体脂组比较:1)P<0.05;与中体脂组比较:2)P<0.05;与高体脂组比较:3)P<0.05;下表同

2.23组肢体运动能力比较 3组常态步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 km行走能力、15 m攀爬和30 m绕杆能力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脂组数据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中体脂组数据也明显优于高体脂组(P<0.05)。3组肢体运动能力以体脂率越低,表现越好。见表2。

表2 3组肢体运动能力数据比较

3 讨 论

肥胖是致使人体产生多种疾病的祸首,也是严重影响人体肢体运动功能及身体灵活性的重要因素,随着老年人组织器官功能衰退、肌力衰减,肢体运动功能即身体的运动能力更显得重要,步履蹒跚甚至步履维艰不仅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及生活质量,也易致使老年人面临跌倒危险〔6,7〕。研究认为〔8,9〕,老年人尤其老年肥胖患者通过长期的有氧健身训练,能够明显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不仅仅在于提高肌力、改善协调性等基础身体素质,其中训练后体重的明显下降即良好的减肥效果也是提高老年人肢体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因为体重的明显下降也可大大降低肢体的承重负担,利于提高身体运动的灵活性和降低单位时间内体能的损耗。很多老年人尤其体重较为偏轻的老年人往往认为自己体型不错,甚或完全合乎标准,而忽略了隐性的脂肪偏高即身体隐性肥胖的干扰。本研究发现如下现象:①不同老年人,虽然BMI差异不明显,但体脂率会有明显差异;②体脂率越高,其动态平衡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越差。究其高体脂组致使高体脂的因素及运动能力较差的原因,应与这部分老年人平时缺乏必要的健身锻炼有关,虽然他们表面上体重达不到肥胖标准,但肌肉含量低或肌肉不结实致使这部分老年人肢体乏力、肢体运动功能较差。本研究提示,无论体重超重与否,应衡量体脂率,体脂率不仅影响着老年人的肢体运动功能,同时通过日常体脂监测也提示部分体重偏轻而体脂率较高老年人更应该注重健身锻炼,或通过消减脂肪增加肌肉含量改善肌力,以提高自身的肢体运动功能。

1韩志强.下肢肌力并协调能力训练对老年人骨骼肌含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6):1470-2.

2彭美玲,苏虹,王智化,等.安徽省某地区老年人肥胖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3):204-7.

3李金容.土家族摆手舞联合磁脉冲刺激对高龄老年人行走及平衡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2):3413-4.

4王 颖,刘建业.肌力训练并磁脉冲穴位刺激对中老年人下肢平衡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7):1945-6.

5张瑞洁.悬吊训练对老年人行走能力及心肺耐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1):61-2.

6许荣梅.腹部磁脉冲刺激联合肌力训练治疗腹型肥胖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8):638-9.

7任海静,胡景萍,任海妹.老年人肌力减退及预防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1):5484-7.

8郭 吟,肖焕禹,王业玲,等.运动干预对肥胖老年女性身体形态和血脂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5):42-5.

9胡春梅,吴凌云,马红梅.护理干预对肥胖老年人体重指数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3;29(15):2-3.

猜你喜欢
体脂率肌力肢体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肢体语言
胖不胖?体脂说了算
不胖不瘦,需要运动锻炼吗?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体脂率下降5%后,你的身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