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理能力、老化态度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

2018-03-19 03:37姜敏敏房亚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消极老化主观

姜敏敏 谭 磊 房亚明

(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广东 广州 510090)

老化态度(Self-perception of aging)是指老年人通过对自己变老的观察或受社会对老年群体价值评估影响而形成的对自己身心状态的看法或认识。积极的老化态度通常和高幸福感、健康、长寿相联系,而消极的老化态度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记忆、动机、自我效能感及失智症、身心健康等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1〕。综述文献后发现,一方面,老化态度与健康水平密切联系,对变老的负面知觉是预测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失能风险的重要指标〔2〕;老年人对身体变化方面的老化态度越负面,就越不满意自己的健康状况〔3〕。另一方面,消极老化态度会引发消极情绪,并与老人对子女提供的支持不满相关联〔4〕。消极老化态度让老年人变得脆弱,他们不满意自己当前的人际网络,渴望更加有力的社会支持来应对潜在的威胁〔4〕。积极老化态度与主观社会支持存在相关,会鼓励老年人保持和培养社会网络连接,结交更多的朋友,主观社会支持更广泛〔5〕。社会支持和情绪状态都会影响主观幸福感〔6,7〕。老化态度调节着接受护理和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接受更多护理的老人会有更多的消极老化态度,也会增加2年后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8〕。本研究试图探讨广州市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现状及自理能力、老化态度对幸福感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方便取样的方式抽取333名65岁及以上广州市社区居住的老年人,平均(72±6)岁。

1.2工具

1.2.1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PGC) 包括23项同意-不同意式条目,用来测量老年人幸福感。量表得分范围0(缺乏信心)~23(充满信心)。在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84。

1.2.2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 包括躯体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和工具性ADL量表,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包括如厕、进食、穿衣、梳洗、行走和洗澡6项,工具性ADL包括打电话、购物、备餐、做家务、洗衣、使用交通工具、服药和自理经济8项。单项得1分,总分14分为正常;高于14分低于22分为功能下降;22分及以上为功能有明显障碍。在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 系数为0.82。

1.2.3老化态度量表(AAQ) 使用黄一帆等〔9〕2010年修订的老化态度问卷中文版,包括3个维度:身体变化,指变老过程中老人为身体健康做出的努力并由此产生的对自身健康的肯定评价,如“我现在的精力比想象中的好”;心理社会丧失强调老年人在心理和社会性上的消极体验,如“老年时光是孤独的”;心理获得强调在变老过程中感知到的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的积极体验,如“我的一生是有贡献的”。每维度 8 个项目,每道题采用从完全不正确(1分)到完全正确(5分)5 点评分。本研究中3个维度的Cronbach α 系数分别为0.73 、0.76和 0.71,总量表为 0.74。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22.0 软件进行相关、层次回归检验等分析。

2 结 果

2.1老化态度和主观幸福感描述性分析 见表1。

2.2ADL、老化态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ADL、老化态度3个维度、主观幸福感相关系数见表2。使用层次回归检验,以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以ADL、老化态度3个维度为自变量,建立ADL、老化态度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回归模型,同时控制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安排、受教育水平等人口学变量。在模型第一层,放入性别(0代表女性,1代表男性)、年龄、婚姻(丧偶为参照)、居住状况(和亲人居住为参照)、教育水平(大专及以上为参照),第二层模型放入ADL,第三层模型放入老化态度的3个维度,探索ADL和老化态度对幸福感的共同预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以ADL预测主观幸福感回归模型极其显著,F(317,15)=3.70,P<0.001。控制了人口学变量的前提下,ADL显著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以ADL和老化态度共同预测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模型极其显著,F(314,18)=7.25,P<0.001。控制了多项人口学变量和ADL的前提下,老化态度3个维度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其对主观幸福感预测的增值贡献为14.5%,见表3。

表1 老化态度和主观幸福感描述性分析

1)P<0.05,2)P<0.01,3)P<0.001,4)数据有缺失;下表同

表2 ADL、老化态度和主观幸福感相关矩阵(r值)

表3 ADL、老化态度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回归分析

3 讨 论

不同社会经济背景影响老化态度和幸福感,老年政策制定者、老年服务工作者需更多关注重点人群。在老化态度身体变化维度方面,女性生理上衰退的主观感受较男性更强烈。这可能和女性从年轻开始生儿育女、操烦家人与家务,缺乏自我照顾,到了老年易发健康问题有关。与初中、高中学历老人相比,文盲老人心理成长维度得分更低。这可能是因为文盲老人在社会及生活资源上处于劣势,较难享受无忧的晚年生活。与在婚老人相比,丧偶老人身体变化和心理成长维度得分均较低。独自居住老人心理社会丧失感更高,心理获得感更低。丧偶、独居老人由于缺乏夫妻间在生活和精神上的慰藉、子女对父母的关心和照护,更需要必要的社会支持,从而帮助他们学会乐观地看待生理上的衰退,乐于接受老年的自己,从而提升幸福感。年龄不影响老化态度,收入、性别不影响幸福感,这与前人研究〔10,11〕一致。

提高老人的生理健康水平,增强老年人ADL能促进老年人的幸福感。健康状况下降不仅会给老年人带来生理上的疼痛和不适,而且会导致焦虑、失落、孤独、自卑等情绪问题,降低老年人幸福感。ADL数值越高,生活满意度越低,ADL每提高一个等级,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就降低为原来的92.1%〔12〕。客观健康水平对情感平衡有直接的负面影响,并通过情感平衡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相比于健康人,患有严重疾病的老人正向情感水平较低,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的正向情感水平也随之下降〔13〕。鉴于以上研究发现,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向老年人传播防病抗衰老的科学信息,鼓励老年人加入全民健身的行列中来;另一方面,也要教育社会大众从年轻开始就注重运动与饮食,尽量维持身体健康状况,延缓老化现象,从而为下一代的健康计划提早规划与预防。

老化态度作为一种自我图像,不一定与实际相符,但却可以引发一系列的影响。积极的老化态度可以促使老年人采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14〕。有消极老化态度的老年人往往感到孤独、不愿意冒险、自我感觉健康状况差、求助行为多、依赖性较强,这也会进一步强化他人对老年人的消极态度。研究表明,经历重病后,消极老化态度的老人短期内具有积极情绪,而在2.5年后却报道了更多的生理功能的退化;较少消极老化态度的老人短期内有更多的负面情绪,但长期却有更少生理功能的退化〔15〕。消极老化态度的老人有患重病的心理准备,习惯了健康的衰退,而较少消极老化态度的老人经历重病后会投入更多努力去应对,从而减缓了健康的衰退〔15〕。本研究发现,年龄会影响生活自理能力,但不影响老化态度。如何协助老年人建立良好的老化态度是社区老年实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对于文盲、丧偶、独自居住、女性等消极老化态度的高危人群,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培养积极情绪,认同自身优势和长处,从而改善消极老化态度以提升幸福感。

1张心怡.老年族群自我建构、社会文化倾向与老年自我刻板印象形塑之研究——以台湾与新加坡为例〔D〕.南投:国立暨南国际大学,2014.

2Moser C,Spagnoli J,Santos-Eggimann B.Self-perception of aging and vulnerability to adverse outcomes at the age of 65-70 years〔J〕.J Gerontol B Psychol Sci Soc Sci,2011;66(6):675-80.

3Low G,Molzahn AE,Schopflocher D.Attitudes to aging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lder people′s subjective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in 20 countries〔J〕.Health Quality Life Outcomes,2013;11(1):1-10.

4Cheng ST.Self-Perception of aging and satisfaction with children′s support〔J〕.J Gerontol B Psychol Sci Soc Sci,2017;72(5):782-91.

5Menkin JA,Robles TF,Gruenewald TL,etal.Positive expectations regarding aging linked to more new friends in later life〔J〕.J Gerontol B Psychol Sci Soc Sci,2017;72(5):771-81.

6方黎明.社会支持与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5(1):54-63.

7蔡妤荻,叶宝娟.文化疏离感对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1):49-52.

8Kwak M,Ingersoll-Dayton B,Burgard S.Receipt of care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later life:the importance of self-perceptions of aging〔J〕.J Gerontol B Psychol Sci Soc Sci,2014;69(2):325-35.

9黄一帆,王大华,刘永广,等.老化态度问卷(AAQ)中文版的初步试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4):447-50.

10周丽清,陈 烨,冀嘉嘉,等.老年人老化态度、孝顺期待和传承感之间的关系〔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3(3):240-4.

11吴 迪,刘足云,李 轶,等.如皋市极端长寿老人主观幸福感(SWB)与健康、家庭、经济因素的关联研究〔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5;42(2):156-61.

12郑 冰,赵忻怡,杜子芳.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调研世界,2015;5:40-3.

13张嘉茗,刘足云,朱银圣.情感平衡在长寿老人健康状况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6;43(1):16-21.

14杨晓庆,苟 博,杨中洋,等.成都市退休老人自我价值感现状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3):485-94.

15Wolff JK,Schüz B,Ziegelmann JP,etal.Short-term buffers,but long-term suffers?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negative self-perceptions of aging following serious health events〔J〕.J Gerontol B Psychol Sci Soc Sci,2017;72(3):408-14.

猜你喜欢
消极老化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对立与存在
杜绝初春老化肌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HTPB热固PBX老化过程中的体积收缩
抑制热老化的三效催化剂技术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