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鸡腿菇周年高效栽培技术

2018-03-19 13:13靳荣线
食用菌 2018年1期
关键词:鸡腿菇新科平菇

靳荣线 李 峰 蒋 雯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河南新乡453000)

平菇和鸡腿菇属于不同温型的食用菌[1],两者既有食用菌栽培上的共性,又存在栽培季节上的差异,笔者根据两者对气候、温度等的不同需求以及栽培特点,合理安排栽培时间,在不额外增加生产设备及投资的前提下,在单栋大棚内实现了这两者的周年栽培[2],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设备、设施的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生产效益。

1 栽培模式

1.1 第一种周年栽培模式

即在当年秋冬季栽培平菇,翌年春季栽培鸡腿菇。一般平菇在8月上中旬-10月上旬制备栽培种,8月下旬-10月下旬制作出菇袋,9月下旬-次年3月出菇;鸡腿菇栽培于11月-12月制备栽培种,12月-2月制作出菇袋,4月初-5月底出菇。

1.2 第二种周年栽培模式

即在当年的秋季栽培鸡腿菇后再进行平菇栽培。一般鸡腿菇在7月中下旬-8月上旬制备栽培种;8月中下旬-9月上旬制作出菇袋,10月初-11月下旬出菇;平菇于9月中下旬-10月下旬制备栽培种,10月下旬-11月下旬制作出菇袋,11月下旬-翌年5月出菇。

2 品种选择

2.1 平菇

第一种栽培模式中,平菇应选择品质优、中广温型、出菇整齐、转潮快、产量高的平菇品种,河南地区推荐品种为新科106、新科107,这两个品种子实体黑色,产量高,栽培生物学转化率在120%以上;第二种栽培模式中,平菇选择耐低温、出菇快、抗病抗杂、子实体黑色、产量高、栽培生物学转化率100%以上的品种,例如新科108和新科109。

2.2 鸡腿菇

选用出菇整齐、转潮快、品种优、产量高、生物学转化率100%以上的品种,河南地区推荐新科40和新科41。

3 栽培技术

3.1 平菇栽培

采用发酵料栽培,配方为玉米芯94%,尿素1.5%,石灰2.5%,钙镁磷肥2%,料含水量65%~70%。选用宽26 cm×长55 cm、厚0.0015 cm一端封口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采用四层菌种三层料的方式装袋,装好的料袋重为4.5 kg。在温度22~25℃条件下,避光培养30 d左右菌丝长满袋,即可进入出菇管理。出菇管理:温度5~15℃,出菇场地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出菇环境内CO2浓度维持在1200 mg/L以下,并有足够的散射光。待子实体菌盖直径长至5 cm左右,即将展开,但边缘紧收,颜色由深逐渐变浅,下凹部分开始出现白色毛状物,孢子尚未弹射时采收。

3.2 鸡腿菇栽培

采用发酵料栽培(玉米芯91%,麸皮5%,尿素1%,石灰2%,钙镁磷肥1%,料含水量65%~70%)。选用宽26 cm×长55 cm、厚0.0015 cm一端封口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装好的料袋重为4.5 kg左右。在22~25℃温度条件下,避光培养30 d左右菌丝长满袋,即可进入出菇管理。出菇管理:覆2~3 cm沙壤土,温度15~20℃,出菇场地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出菇环境内CO2浓度维持在1200 mg/L以下,并有足够的散射光,待鸡腿菇子实体菌环尚未松动时采收。

4 注意事项

4.1 准备工作按时

4.1.1 菌种制备要提前

平菇、鸡腿菇的母种、原种和栽培种要根据栽培时间提早制作,栽培种最迟要在栽培前一周制备好。

4.1.2 原料准备要及时

玉米芯和麸皮等原料要及时准备,检查原料的质量,储存时防止霉变、虫害的侵蚀。

4.1.3 栽培时间要准时

严格根据搭配时间,按时栽培,春季鸡腿菇要在2月栽培结束,秋季鸡腿菇要在9月上旬栽培结束。

4.2 控温发菌防烧菌

控制发菌温度在22~25℃,防止高温“烧菌”现象影响发菌质量,促进菌袋按时发菌,后期及时出菇,例如在第二种栽培模式中,平菇室外发菌时,要采取搭建遮阳网等遮挡物,避免阳光直射。

4.3 保证按时出菇

4.3.1 科学控制温度

第一种模式中平菇生长温度控制在5~15℃,保证平菇在3月底出菇结束,鸡腿菇顺利进棚;第二种模式中鸡腿菇生长温度控制在15~20℃,保障鸡腿菇最适生长温度,集中、整齐出菇,为冬季平菇栽培提供场所。

4.3.2 及时采摘子实体

平菇和鸡腿菇子实体采摘要及时,不宜过迟,并根据市场行情,及时合理调整。例如春节前期,平菇销售价格较高,此时平菇采摘应提早,避免出现“大叶菇”;秋季鸡腿菇采摘宜早不宜晚,并防止菌盖开伞。

4.3.3 促进鸡腿菇菌丝迅速上土

覆土后控制土层温度18~20℃,土层湿度35%左右,然后覆盖一层地膜保湿,7 d后即可见菌丝陆续爬土。

4.3.4 严防鸡爪菌发生

一般鸡腿菇出二潮菇以后易产生鸡爪菌。防治要求:一是出完每潮菇后,对场地喷洒1000倍50%多菌灵乳油,也可喷洒800倍克霉灵可溶性粉剂,进行全面消毒;二是发现鸡爪菌后立即用塑料地膜盖住发生杂菌地方,然后连土带料一块装进塑料袋取走深埋,并在发生杂菌料面喷洒300~500倍万菌消可溶性粉剂(二氧化氯)。

4.3.5 采取措施提高产量

第一种周年栽培模式中,由于平菇栽培较早,出菇期长,在春节前期已采收两潮平菇,这时可采取菌袋补水和补肥措施,最大限度提高产量。

第二种周年栽培模式中,由于平菇栽培较晚,春节前期正处于采收高峰期,此时出菇温度较低,可采取加盖覆盖物或锅炉升温的措施,提高出菇产量。

在两种栽培模式中,培养料发酵时,为保障发酵按时完成,可在发酵过程中添加0.1%的益菌促酵素,促进培养料发酵。

4.4 场地严格消毒

平菇或鸡腿菇采收后,栽培场地一定严格消毒,彻底消除隐藏的各种危害杂菌,才能为后续出菇提供干净的温床。常用的场地消毒方法有药剂消毒、石灰消毒和高温消毒。

4.4.1 药剂消毒

在平菇、鸡腿菇采收后,将场地密封后喷洒300~500倍食用菌场地专用消毒剂(主要成分为复合酚),进行杀菌、杀虫消毒。

4.2.2 石灰消毒

在平菇或鸡腿菇栽培前,在栽培场所撒一层约0.3 cm的生石灰进行消毒。

4.2.3 高温消毒

在平菇或鸡腿菇栽培前,将栽培场所密封后利用太阳能照射,使栽培场所温度达到55~60℃,持续2 d,然后将温度降到50~52℃持续3 d。

猜你喜欢
鸡腿菇新科平菇
临清市平菇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Introducing voids around the interlayer of AlN by high temperature annealing
平菇种植记
平菇菌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新科空调逆势增长200% 2019年销售目标200万套
鸡腿菇菜谱
奥斯卡新科影后朱丽安·摩尔:爱,是朵不曾辜负的“勿忘我”
穷山沟铺就黄金路
用惊喜 俘获你 广汽丰田雷凌1.8CVT豪华版&上海通用雪佛兰新科鲁兹1.4T DCG旗舰版
新疆发现巨型野蘑菇重3.6公斤属于无毒类平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