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练习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2018-03-21 01:48谭伟峰
运动精品 2018年1期
关键词:实验班分组篮球

谭伟峰

(常熟市星城小学,江苏 苏州 215500)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上,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要遵循儿童的身心规律、生理规律,将各种教学方法有选择的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怎样合理而灵活的运用分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练习中玩耍,在玩中练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模仿能力强,学习能力强,很多动作一教就会。如果在分组练习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能事半功倍。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星城小学中的三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48人,女生42人,一共90份问卷。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对三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主题是“分组练习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满意度和效果分析”,要求问卷符合结构与问题的合理、全面、准确及可实施等要素,并对回答问题的学生作出真实的评价。调查前下发的9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采用逻辑分析方法,对所有问卷设计的问题进行内容进行检验,并将问卷呈送给相关专家对其做效度检验。

1.2.2 教学实验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根据篮球的教学计划实行教学。实验组采用分组练习法进行教学。在课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来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效,在分组练习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在此方法下的主导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各个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的篮球技巧训练。

2 结果与分析

2.1 技巧比赛结果对照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不管是达标的成绩还是技术评价的成绩,实验班的学生都要比对照小组的学生优秀。期中罚球的成绩与运球的成绩差异十分显著。说明分组练习法的教学效果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为有效。

表1 两班篮球技术差异性检验

2.2 篮球课兴趣的对比情况

实验班对篮球课的兴趣率呈现直线上升,积极性较高。而对照班的情况,对篮球课的兴趣略有上升,但上升幅度明显小于实验班。这表明分组练习法可以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对篮球课学习的兴趣,而传统的教学虽然可以使一部分的学生对篮球课兴趣有所上升,但是同时也会使一部分学生减少对篮球学习的兴趣。在分组练习法的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自己水平提高,能力加强,从而获得成功感,提高对篮球学习的信心,增强教学效果。分组练习使小组内的学生在各自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

表2 技巧对比分析

2.3 合作意识对比分析

通过实践干预,实验班的“合作意识”有明显的改进,每项调查指标与之前传统教学相对比,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通过检验,实验班的同学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对照班与实验班有明显的差异,但从总体上暂时还看不出效果。实验班与对照班“合作意识”调查情况差异性调查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学生在调查的各个项目中都要比对照班的学生优秀,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表3 实验后两班“合作意识”调查情况

3 分组练习法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策略运用

3.1 合理分配小组

在练习中,分组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所运用到的分别是自由组合、随机组合、自然分组、体能分组四种。在分组练习中,灵活的运用自由组合练习,根据教材和内容的不同需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能力和水平差异等因素自行选择,自由组队参与练习。在传球练习中,可选择运用自由组合的形式进行分组练习。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向选择,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积极、自主、互助,乐于与同伴沟通交流,促进技能掌握。还可以借助学生的好胜心,各小组之间进行相互比赛,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在不知不觉中促进知识的掌握,弘扬积极参与和吃苦耐劳的体育品格。而这种组合方式,在课外也同样的适用,将体育精神延伸到课外。在自由组合的练习中,随着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课堂学习效果提高,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加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让彼此间更加和睦的相处,从中获取合作的力量。

在练习投篮时,可用多种方法,教师可采用多种组织形式。在一些篮球素质练习的时候,可采用随机组合的方法,不拘泥于传统的固定练习的模式,跨越固定小组和小组之间的界限。既能增进学生的情谊,又能学到本领,一举两得。

教师需时刻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使分组练习的功效发挥到极致。在分组练习中,按照学生能力层次、年龄层次、素质水平分组,可以不指定学生分组,以保护学生自尊性为前提,若将一个学生分到差组,他的内心会有落差,对其积极性造成影响,很有可能因为分组而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正确的做法是将学生划分为及格、中等、良好、优秀四个等级,让学生依照自身的水平,找到归属于自己那一类等级的同学进行升级式比赛。在练习时,教师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反复练习,达到掌握篮球技能的目的。学生经过小组学习,互帮互助,很快的掌握了篮球技能,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愉悦感。

3.2 加强小组间的合作交流

在分组练习中,为了增强教学的权威性,学生需要得到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结束基本的课程教学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进行各种篮球技术的练习。在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优势互补,并主动与队友进行交流,学习队友的长处,解决自己在篮球练习中的难点,运用的实践中,就能更快的提高自己的实际水平。分组练习法考验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自行探索,以求得到实际的提高。教师可以设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传球和投篮的模式,自行展开训练。在日常学习中,也可以让小组间构建默契,互相比赛,互相学习,积极参与到课外的篮球自我训练中。帮助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形象,提升分组练习法的有效性。

3.3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三年级的学生天性是比较顽皮的,部分学生喜欢拿球自己练习,不能集中注意力边听变练,有时容易开小差,这种情况很难通过强硬的手段来改变,稍有不慎,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这时候教师可以考虑到分组趣味性教学,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做的好就可以得到表扬,如若做得不好就重复或者模仿同组其他同学进行动作技术的练习,通过这种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篮球的教学中来。教师还可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己制定一份计划,有一个自我的目标,对照目标,老师和学生积极练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运用技能。学生出现差错的时候及时的指出所犯的错误,并纠正其及时修改促进学生的进步。让学生们参与到篮球教学中,提升分组教学的有效性。

3.4 采用竞赛法教学

小组竞赛法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竞赛法教学在现阶段的教育界中面临着许多争议。部分学者认为竞赛法教学并不合理,学生在竞赛中失败,就会打击其自信心,导致学习兴致降低积极性下降,而在竞赛中成功,则容易让学生有自我膨胀的心理。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懂得自我调剂情绪,所以这些学者认为小组竞赛教学并不适用。而另一部分的学者却十分认可这种竞赛教学的模式,他们认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激发学生的参与能力,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到课程的教育中。为此,教师就要用辩证的态度来看待这种教学方式。凡事都有双面性,要看个人怎么正确应用这种方法。所以个人认为可以适当的在教学中运用竞赛式的教学模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比赛结束后,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价,通过评价来反馈技能的掌握情况,对篮球的系列知识进行罗列与总结,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便于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积累经验,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保持开放教学的态度,让学生各抒己见,通过这些意见的反馈,明确分组练习法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反馈的篮球教学存在问题、学习成果还有篮球技术熟练程度进行客观正直的评价。

4 结语

在小学篮球教学中,分组练习法比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比较,优势明显。组织形式具有针对性,教师在教学中,能很好的调控课堂,分组的时候,教师可以依据年龄分组、心理分组,生理分组、性别分组等。利用学生间的各种差异合理分组,便于教师进行因材施教。把现代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的长处结合在一起,扩大教学规模。分组练习方法还能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通过多样的信息来获取学生练习的反馈。分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篮球练习兴趣,提高课堂练习的密度。促进小学生对篮球技术与技能的掌握,适用于篮球教学。分组练习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集体主义感等方面也有促进作用。合理的分组,加强了同学间的信任感,学生能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分组练习法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对分组学习有过程性的调控,有分组练习后的反馈,这样才能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林小虎,赵虎.小学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法再探[J].青少年体育,2016(12):51-52.

[2]孙海洋.小学篮球教学中游戏理念与实践新探[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3]高俊驰.小学篮球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策略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5(16):110.

[4]朱强.小学篮球教学有效性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2):191.

猜你喜欢
实验班分组篮球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分组搭配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分组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