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高校乒乓球选项课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8-03-21 01:48顾峰源
运动精品 2018年1期
关键词:乒乓球选项考核

顾峰源

(广东药科大学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006)

乒乓球运动以其球体小,速度快,变化多,趣味性强,器材简便,易于开展的特点吸引了众多大学生参与其中;同时该项运动因对提高身体素质,增进身心健康,发展人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有着很好的作用,而且还有助于培养机智果断、沉着冷静、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等优良品质和作风而受到大学生的普遍喜爱和好评[1]。

目前,广州市的高校普遍开设有乒乓球选项课程。本文选取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东金融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十三所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式方法,客观反映当前广州市高校乒乓球选项课的基本现状。本文问卷调查的样本为每个高校调查5个选项班,发放学生问卷共2300份,回收2300份,有效问卷2300份,有效率100%;发放教师问卷42份,回收42份,有效问卷42份,有效率100%。从这些数据的分析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 广州市高校乒乓球选项课的现状

1.1 乒乓球选项课的场地设施和师资力量的基本情况

1.1.1 乒乓球场地设施基本情况

在所调查的十三所高校中均配备有专门的乒乓球场地供选项课使用;其中有12所学校球台数量达到20台以上,基本能满足上课的需求;有1所学校球台数量少于10台,给学生的正常练习带来一定程度的限制。每个学校均配备有乒乓球和乒乓球拍,数量比较充足,能达到每人一拍,每台一球。

1.1.2 乒乓球师资力量的基本情况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是影响相关课程开展的重要因素。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05年,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教学科研型高校要达到8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教学为主的本科高等学校达到60%以上,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达到30%以上[4]。

表 1 广州市高校乒乓球教师的职称情况(N=42)

职称是评价一个教师的一个硬件标准,而学历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提高以及高等教育工作的全局。由表1、2 可知,广州市高校乒乓球教师的整体素质比较高,基本能够承担起在高校教学的责任。

表2 广州市高校乒乓球教师的学历情况(N=42)

1.1.3 学生对场地器材和师资情况的评价

表3 学生对教学条件的满意度调查(N=2300)

从表3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乒乓球选项课的场地器材情况及师资力量情况满意度颇高;绝大多数学生对教师队伍的学历和职称结构表示了肯定的态度,只有2所学校因球台数量较少(少于10台),导致对本课程的教学硬件表达了不满的情绪。由此可以看出,各高校的乒乓球选项课的教学条件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要求,但仍有极少数学校需进一步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

1.2 乒乓球选项课的课程设计情况

1.2.1 乒乓球选项课的开设对象及选课方式

乒乓球选项课的开设对象为普通全日制本科院校的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在选取的十三所高校中,均采用了自由选项的方式选课;即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极少数学生是被调剂到乒乓球课),每班人数为30—45人左右。

1.2.2 乒乓球选项课的课时数

在本文所调查的高校中,乒乓球选项课的学时数为一个学期32—36学时(16—18周)或两个学期64—72学时不等,也就是每周一次课,每次课两个学时80分钟。

1.2.3 乒乓球选项课的教学内容

在本文所调查的高校中,通过向教师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到乒乓球选项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2.3.1 动作技术内容

(1) 发球、接发球技术

(2) 推挡技术

(3) 攻球技术

(4) 左推右攻技术

(5) 搓球技术

(6) 弧圈球技术

(7) 技战术结合

(8) 教学比赛

其中握拍法和步法的教学均包括在各种动作技术的教学之中。

1.2.3.2 基础理论知识及裁判法

在基础理论知识中主要包括乒乓球运动的概论、发展史及发展趋势;在裁判法的学习中主要以临场裁判规则的讲授为主。

1.2.4 乒乓球选项课的教学组织及教学方法

合理的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的保证。针对学生的特点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精细的解构,突出重点难点,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达准确的信息,让学生接受多个层面的信息刺激;这其中包括直接观察、同步模仿、立体解构及独立思考等。[2]教师不仅抓课堂内的学习效率,也要对课外学习的延续性加以促进;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还要运用现代的网络通讯技术结合现代大学生的特点进行网络多媒体的教学延伸[3]。根据本文所做的文献资料查阅及发放问卷调查可以总结出现阶段乒乓球选项课使用最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示范讲解法”“分层教学法”“重复练习法”“多球练习法”“区别对待原则”及“多媒体辅助”手段;由于球场的多媒体设备有限,理论课的学习基本为脱离球场的室内课,通过教材结合PPT的播放方式来完成,一般理论课的课时为2-4课时。由于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具体实施的力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所以放映出的教学效果各有差别,但整体的学习效果影响因子仍可通过问卷调查体现出来,如表4。

表4 影响乒乓球选项课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N=2300)

1.2.5 乒乓球选项课的考核评价体系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对课程的考核评价方面各高校均采用了动作技术的量化考核方式,即在有限时间内(一分钟)成功击球的次数或限定次数内的成功率(比如发球);有54%的学校只考核击球的成功率而未考核动作技术的动作质量(动作的规范性、熟练度、控球能力等);而兼顾了对技术动作的运用(教学比赛或裁判法)进行考核的学校只占32%;对理论内容的考核则是考察(不计入总分)与考试(计入总分)兼而有之,但所占分数比重很低,在所调查的学校中均不超过20%。在对选项过乒乓球课程的500名学生调查中显示,只有28%的学生能准确掌握学过的动作技术术语,有31%的学生能通过曾经的考核标准,有58%的学生修完该课程后没有进行过乒乓球活动。整体考核的内容和方法偏重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对技术动作的运用考核略显忽视,并且未能客观反映学习过程的层次性,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映并不客观全面。

表5 学生对考评体系的认可程度调查(N=2300)

2 广州市高校乒乓球选项课存在的问题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广州市高校乒乓球选项课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有待建立更加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

2.1 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

2.1.1 从表4可以看出,对动作概念的理解不足,是学生学习动作技术的最大影响因子;具体表现为,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虽然能够对动作技术有一定的解构作用,但其手段单调、枯燥,缺乏立体感和印象感,特别是对于初次接触乒乓球项目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动作转瞬即逝,难以在大脑中建立确切的动作概念,更加注意不到重点难点,继而学习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程度。

2.1.2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动作技术的练习方法对学生学习动作技术的影响也至关重要(见表4)。具体表现为,乒乓球选项课程的课时安排非常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很难练出效率,“重复练习法”、“多球练习法”等练习手段显得过于“机械性”也缺乏趣味性,既不能发挥大学生理解能力较强的优势也不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2.1.3 课堂内外的结合严重脱节,缺少联系课堂内外的载体和手段。在课堂学生可以随时请教老师,一旦离开课堂学生就只能依靠课堂印象来回想,得不到具体生动形象的动作概念解构,“误入歧途”者也大有人在。

2.2 有待建立更加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

2.2.1 从调查表5可以看出,该课程的考核深度不够,考核方法过于单一,只注重动作技术的最终掌握情况,而忽略了学习过程的考核,未能客观反映学生学习的层次性,也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考核结果也并没有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

2.2.2 从调查表5可以看出,该课程考核的维度不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严重脱节,乒乓球专项理论素养不足(比如技术术语、裁判法等),没有体现出选项课应有的全面性、系统性。

3 广州市高校乒乓球选项课的发展对策

建议在教学组织与方法上既要保持传统的手段与方法,又要融入现代网络科技技术,增强课程与学生的互动性;在考核评估方面尽可能的体现出层次性、全面性和客观性。

3.1 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和丰富多媒体教学内容

3.1.1 强化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意识

乒乓球教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传统的乒乓球教学基本是“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模拟操作”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是被动、机械的,其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有时教师做示范的效果不理想,讲解不能被学生形象化理解,直观教具的运用也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5]。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目前,大学生利用校园网络进行学习或辅助学习,在网上搜索资料,获取各种资源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3]。因此,高校乒乓球教学工作应与时俱进,利用网络化教学的优势,改革传统的乒乓球教学模式,把信息技术与乒乓球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便取得生动形象、高效务实的“教”与“学”的双边效果;尽可能取得课程的延续性。

3.1.2 丰富多媒体教学的内容

3.1.2.1 在课堂上用PPT的形式来展现所教授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录像和动画等内容;让学生能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来加深对动作技术的理解和判断,从而提高学生的动作概念建立的效率。

3.1.2.2 在课后除了书本教材之外,还要有其他的更加立体的辅教途径,比如通过微信、QQ或网页上传小视频、小课件,来进一步展现课堂上所教授内容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课后仍然保留有“老师”的教授感。

3.1.2.3 在教师教授的另一边“学”,即学生这边可鼓励学生主动上传其徒手练习或实地练习的视频,然后对其表现进行评判和指点,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目的;进而在技术学习上取得课程的延续性。

3.2 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

在当前《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程考核办法》的前提下,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对科学有效的考核办法。

3.2.1 加强考核的深度

3.2.1.1 考核击球成功率的同时要结合动作质量评价。

3.2.1.2 考核单个动作技术的同时要结合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核(比如教学比赛)。

3.2.1.3 在期末考核的基础上加入学习过程中的考核,力求多层次全面性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进而避免为应付期末考核而进行的“临时抱佛脚”式的集中冲刺,使学生真正牢固的掌握学习内容。

3.2.2 加强考核的维度

3.2.2.1 强调动作技术考核的同时也加强理论知识的考核,增强学生的专项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专项素养,避免理论学习流于形式。

3.2.2.2 适当提高理论考核的分数占比,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视。

3.2.2.3 给学生展示自己水平的机会,增加加分的环节(不在考试内容之列,但能体现学生的该项目素养),提高学生对考核评估体系的认可度。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编.乒乓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李勇.浅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3]李洲鹏 ,贾乃佳.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实施效果的实验研究[J].科技信息 ,2012,12(12).

[4]李颖,宋绍兴,张蕾.河北省高校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6(2).

[5]苏丕仁.论创新乒乓球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王锐.大学生体育选项课选项特征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

[7]毛晓荣.高校乒乓球课综合评价模式探索[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32).

[8]彭文革.普通高校开展休闲运动的现状调查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5).

猜你喜欢
乒乓球选项考核
乒乓球悬浮术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乒乓球与大铁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