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创新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2018-03-28 10:45曹建平
关键词:创新学习实验研究小学数学

曹建平

【摘要】 随着教育部提出的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师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而数学严谨缜密的学科特点,并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了加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以致用的能力,需要教师们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学习动力,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给知识创新打下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创新学习 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2-065-01

0

小学阶段的数学主要是给小学生一个启蒙教育,内容较为基础,重点是要培养好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思维,这样才真正有助于学生在之后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数学是万物的基础,对任何学科的深入学习都需要数学理论来作为支撑。目前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没有正确认识数学的真正面貌,不能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从而导致不能有效开展深入的数学教学。毕竟与其它课程相比,数学较高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容易使得学生望而却步,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严重降低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本文先分析了小学数学创新学习的意义与作用,然后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数学思维给出了几种有效的方法。

一、创新学习对小学数学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观是教学的首要目标,这是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能力的必要条件。创新学习是指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过认真思考和大胆探索之后提出新看法、新问题、新概念的学习活动,在数学当中就是一种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学生之间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跃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课程上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为创新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三、小学数学创新学习实验与研究

1.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学生深入到数学学习里去,必须先创立一个适合学习数学的环境,没有做好数学教学的情境引入,难以开展进一步的深入教学。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事先准备好几个不是数学但是与数学又相关的内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一个和谐风趣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一个轻松、活泼而严肃的课堂,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学习数学时能灵活运用做到举一反三。

例如,教师在讲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1~5的认识与加减法》时,可以先准备好一定数量的糖果,利用糖果对学生的诱惑来开展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且对于正确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奖励糖果,这样又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这样,通过糖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的營造出欢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开心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学习。

2. 合理科学的制定教案

教材是创新教学的依据和基础。教师需要反复研读教材,寻找教材中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层次关系,投入更多的精力来认真制定教学方案,使得教学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趣味数学不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促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教学效率与学习质量。此外,教师还要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让学生能及时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答,充分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为培养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发挥重要的作用。

3.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作为全局的指导者,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的学习,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进行思考与学习。通过教师额适当引导,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学习数学的时候不仅要勤动脑,还要多动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创立问题情境,把握课堂的整体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之中培养思维的意识和能力,从而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共同探究问题

小组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各种问题进行探究的学习模式。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假设,然后让小组成员根据已学的知识去共同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是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性环节。通过这种学习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共同探究问题的能力,还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相互之间产生深厚的友谊,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

5.从生活中感受数学,将数学应用于生活

其实数学与生活与工作都有很大的联系,应该使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的体现,把理论与实际想结合去更好的使用数学,从而起到触类旁通的目的。因此在小学数学这个打基础的阶段,教师要从全局出发,积极建立贴合实际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理论教学转化为典型的实际问题。例如在讲人教版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时候,教师先介绍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等概念后,问学生在生活中见过的哪些物体是这些形状的,让学生们从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知识,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也能增强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四、结语

创新是民族兴起的灵魂,是国家强大的核心,要想立足于国际的舞台中央,就必须不断提高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而小学数学作为学生的重要启蒙阶段,教师要牢牢的抓住这个契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开展创新性学习,让学生更好地去面对未来的新挑战。

[ 参 考 文 献 ]

[1]吴桂春.谈小学数学创新学习的实验与研究[J].教育.2017(3):0016-0016.

[2]蔡更芬.浅议小学数学创新学习的实验与研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7(33):206-206.

猜你喜欢
创新学习实验研究小学数学
初中语文创新教学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巧用图书馆,点亮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