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新举措

2018-03-29 04:29周庆华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6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数学知识大学

周庆华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安 638000)

作为当代大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与重要保障,利用全新的教学举措提升整体大学数学教学质量已然成了新时期下高校教学中的重点课题。在这个过程中,广大高校数学教师不仅要充分结合课本内容、教育大纲为学生提供更为多元化的课堂学习,同时也要在实现数学思维与数学知识在各个专业领域中应用实践的同时,不断对这个过程进行优化,在每一名高校数学教师都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以及社会用工需求的同时,提升现有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为培养出更多综合性、高水平的人才打下夯实基础。

1 大学数学课堂教学推广过程中常见问题

1.1 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略显薄弱

随着国家高校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创新,我国的高等教育更加倾向于“宽进严出”,而在多年来的本科招生规模扩张的前提下,大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源问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自我控制能力问题都层出不穷,很多学生虽然迈进了高校的求学队伍中,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数学认识水平却十分有限,经常导致他们会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当中,而对于一些略有难度的数学知识则是更加缺少统一的钻研性,这种自身数学基础薄弱更是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埋下了种种隐患。

1.2 “师本位”教学理念充斥整个大学数学课堂

受到多年来的教育理念弊端影响,现阶段的大学数学课堂依旧延续了一定程度上的“师本位”理念,强调“一言堂、填鸭式教学”以及“题海战术”的同时,却忽视了大学生自身对于高校数学体系的自我探索与认知,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会觉得传授知识的过程异常艰难、学生学习的也感到十分困难,久而久之这种枯燥、 乏味的数学课堂教学手段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严重的还会产生逃课、上课玩手机甚至谈恋爱等现象,至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效率上的提速则更是无从谈起。

1.3 大学数学课堂缺少灵活性与趣味性

目前的大学数学课堂依旧采用的是“定理+定义+例题”的教育手段,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能够为期末考试成绩的提升打下基础,但却并无法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对于学生而言,更是缺少对数学知识来源与动机的认知,至于实践应用则更是空中楼阁。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高等数学并不是一门容易的学科,一旦数学知识在讲解的过程中缺少一定的灵活性与趣味性,无疑便会成为制约学生发展与进步的重要障碍。

1.4 缺少有效的多元化教学手段作为补充

目前的高校数学课堂授课过程中依旧强调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学生们不仅是讲台下静坐的听众、而教师更是像一台照本宣科的机器,不仅授课手段陈旧,而且缺少与学生的有效互动。

2 提升大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新举措

通过对上述常见问题的总结并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大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不妨通过以下几种手段,来实现新时期下高校大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推进。

2.1 通过优化课前任务稳固学生数学基础知识

与其他年龄段的数学课堂一样,学生必须要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唤醒其课堂参与性的同时引导他们能够积极地投身到各项数学知识、数学实践的研讨中。对于一些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则是可以通过在课前导入一些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为突破口,将相关的问题布置给学生们,结合小组讨论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高校的数学课堂还应当强调“学习任务驱动”的作用,例如在进行到“数列极限”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妨通过将“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句话转变为数学表达式,通过对剩余量的分析来展开答案的探索。相信在这种教学任务的引导下,每一名高校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对数列极限有所深入认识,从而总结出在无限增大的情况下,对数列研究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与认知,在调动个人主动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奥妙与神奇,以此来提高个人的数学综合认知能力、巩固基础数学理解水平。

2.2 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

由于大学的数学教师已经不存在升学率的压力,所以在很多高校数学课堂中经常能够看到部分不负责的数学教师,在完成照本宣科的“满堂灌”教学后便万事大吉、夹着讲义消失在学生们的视野中,在这种环境下很多善于研究的高校大学生更是容易在对相关数学知识产生疑问的同时,却找不到有效的解决方式。为了解决这一现象,建议广大的大学数学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的教学创新,来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们,在充分强调课堂主体“生本位”的同时,结合探索、问题、合作、分享的高效互动数学课堂构建,在师生意见互换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表达能力的鼓励、 质疑水平的赞扬、讨论过程等多元化的分享,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新形势与新环境下将广大高校大学生在日新月异的数学课堂中,培养他们养成独立、自主并且具有较强自学能力的一代新人。

在大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作为授课主角的形式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推进与组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必须要给予学生们充分的自由和自我表现空间,结合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数学学习水平差异来实现分组,以此来围绕一个话题来实现资料的查阅、问题的探索以及结果的表达。与此同时,数学教师也要将更多的课余时间留给学生们,通过有效的沟通来成为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引导者与合作者,而不再仅仅是整个课堂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拉近师生距离、构建高校数学互动课堂的同时,实现“生本位理念”的完善和创新,让每一名大学生都有能力、有机会走上讲台成为教师的“助教”,时刻与教师、同学们保持高度的互动和交流。

2.3 强调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与灵活性

大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核心主要是以“结构问题、变化问题以及然性问题”为主,为了迎合这些核心内容目前的高校数学教育已经为学生们开设了“线性代数、 高等数学以及概率统计” 这三大板块的数学课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甚至有些复杂的数学知识与概念一头雾水,而对于教师而言则是要在有限的碎片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讲解,同样也是一件难事。为了能够将这些数学课程内容展开透彻的剖析与展示,教师必须要在强调数学知识与该专业学生未来工作、就业、升入更高学府的关系,同时结合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与研究。例如,在进行“线性代数之线性空间” 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对看似复杂、高深的“非空集合元素”引入“加法与数乘”八大规律,以灵活生动的分解来引导学生对所研究对象的维数进行总结,以此来认清线性代数在未来工作中的作用与工具地位,从而更加灵活、科学地对其展开应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的大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需要多元化的新手段作为支撑,对于每一名高校数学教师而言更是要在不断转变教学模式、 提升教学理念的同时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数学思维能力。愿每一名大学数学教师都能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不断进步与发展中成为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提升的支撑与助力器。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数学知识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