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
——以机械类学科为例

2018-03-29 04:29张小花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6期
关键词:机械类工科专业课程

张小花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南洛阳 471003)

新工科是相对于传统工科而言的,是以新经济和新产业为背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和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创新、交叉融合、协调共享为途径,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型、多元化高素质卓越工程人才[1]。新工科概念的提出,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促使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近年来,我国高校不同类型的大学都在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途径,各高校也在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不断完善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对于高校来说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让个别学生创办企业,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增强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教会学生学会寻求社会资源,激发学生创新灵感,培养他们思辨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任何岗位都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因此在坚持原有学科培养方式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具有专业创新精神和素养的师资队伍,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CDIO 项目式教学,尽可能搭建惠及全体学生的实践平台,充分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校内外文化氛围,才是新工科时代机械类学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应该坚持的实践模式。

2 机械类学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机械类学科所培养的人才既要厚基础,又要重能力,既要学生有扎实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储备,也必须重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其培养目标为“基础知识后、学习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高、综合素质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基于此,在新工科视域下,机械类学科创新创业的教育应采取渐进式、 渗透式的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建设,全员、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2.1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2.1.1 创新创业类专业课程建设

在培养方案中加入创新创业类课程,学生通过选修的方式自主创新创业类理论课程,同时也可以通过选修双学位,进一步深入学习创新创业类课程。以机械类学科为例,学生可以在大一第二学期选择选修管理类、经济类双学位,系统的学习如创业融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等和创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对于不选择双学位的学生,可以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在公选课中选择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学习和创业相关的创业基本知识,完成创业理论教育。

2.1.2 基于CDIO 的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

CDIO 工程教育理念和方法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技术学院、林克平大学、查尔姆斯技术学院等四所工程大学于2004年发起,由全球23 所大学参与的一个国际工程教育合作项目,CDIO 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CDIO 教育理念包含了现代工业产品从构思、设计、实施到运行的全过程,这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是相契合的。基于机械类学科的特点,在扎实基础理论学科的基础上,在专业课程建设上采取CDIO 模式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专业课程建设中,激发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热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寻求,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参与感、获得感,从而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

2.2 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要想出成效,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团队建设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具有专业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教师队伍,能够进行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工作,使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具备专业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 二是机械类学科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如CDIO 教学模式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创新灵感,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有参与感、获得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能力;三是聘请校外企业有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者作为创业实践指导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训练,导师在其中提供指导和服务,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积极作用”[3]。

2.3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最重要的环节,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完善的实践训练平台,为创新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最为关键的一步。

2.3.1 校内校外实践平台

以机械类学科为例,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沙盘模拟训练室等,把握学生参加金工实训、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的机会,让学生了解企业的运作程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同时,在政策等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学科优势,建设院级双创基地,从低年级选拔培养双创人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增强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和延伸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基地、实践基地、共建实验室的方法引导学生走出去,在企业的支持下完成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建立一批校内和校外创业实践基地,设立校级孵化中心和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必备条件,引导创新创业活动向长期化、社会化、实战化方向发展”[4]。

2.3.2 以赛促学实践平台

发挥专业优势,结合专业特点,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以机械类学科为例,低年级主要是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竞赛,高年级逐步引导学生参加和专业相关“高教杯”先进成图大赛、全国机械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工程训练大赛等。同时以“创青春”“挑战杯”“互联网+”三大赛事为最终检阅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2.4 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2.4.1 校内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定期开展创新创业类活动和竞赛,如为大一学生组织创新创业论坛、沙龙,创业实践分享会、 交流会,组织开展如何撰写商业计划书、如何查阅文献和撰写专利等讲座;对于大二的学生组织开展模拟创新创业大赛,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训练计划等,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展示和宣传,从而形成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

2.4.2 校外开阔视野文化范围

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开阔视野。加强校企联系,鼓励学生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暑期实习的方式走访企业、参观企业,采访企业负责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政府创业政策,了解企业创业过程,倾听创业人士的创业历程,从而加深学生的创新创业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特性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延伸创新创业实践的服务平台。”[5]

3 结语

新工科时代下机械类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是要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提升创业素质的教育,“重点是更加关注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如何利用工科学生的专业和技术特长进行科技创业”[6],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在扎实、 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储备下,逐步通过课程改革、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搭建渐进式、渗透式的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我国创新型经济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机械类工科专业课程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机械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定量分析计算若干问题探讨
机械类“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