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模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与研究

2018-03-29 04:29李宗育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6期
关键词:土地农业经济

李宗育

(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50)

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形式,它的作用不仅是为人类提供衣、食、住、行的方便,并且对国家社会、经济、工业和第三产业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为其提供着原材料、劳动力和物质能源。而农业生产率及产值是否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都会对农业利益、社会的安全稳定及对国家相关政策产生影响。就我国农业发展的情况来看,明显呈现出人口多、耕地面积较少、水资源相对不足、南北地域存在较大差异、农业科技产业未形成规模等特点,这也足以说明我国的农业发展是相对滞后的。然而,作为一个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土地资源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根基,如果离开了土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将会成为空谈。所以,做好土地的管理和使用,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随着我国土地管理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化,农业经济的加速转型,也给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和前进动力。下面,就如何运用土地管理模式创新手段,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这个命题,从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运用土地管理模式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等几个方面,提出几点看法和思考。

1 农业经济的发展环境逐步改善

1.1 农业产业基础设施的配套发展较快

近些年来,农业发展逐步迈向机械化发展模式,特别是农业种植、收割、运输等重型机械不断的研制和更新,并大范围的推广使用。农业水利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得到发展,机井和水利等配套机械设备也逐步被推广应用。农村环境建设、公路建设、照明监控、娱乐场所和居住设施等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和优化,使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普遍的提高。

1.2 精准扶贫与农业技能培训制度建设日趋完善

国家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农村扶贫工作质量的推进,不断派出管理和技术干部到农村帮助工作。科技技术人员也走向田间地头,为农业发展建设进行科学指导。农村乡镇的政府也根据农业部门的规划和要求,组织农民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和学习。同时,还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市场和农业科普知识网站,为农民快速传递和更新最新的农业产业发展信息,使农民务农积极性得到大幅提高,为农业经济发展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在这种农业经济市场化不断正规有序的前提条件下,农业经济发展也不断地探索出一种规范化、科学化和知识化的发展模式,而农民对于先进的农业经济发展指导理论也逐步有了清晰的认识。

1.3 农业经济发展呈现模式化增长趋势

近年来,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模式化的发展趋势,这与传统农业经济的个体化增长有了本质上的区别。这也充分说明农业经济建设不再盲目,而农业经济模式转型也初见成效。特别是各级政府部门对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合理化分配利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寻求找到具备地方区域特色的农业经济发展道路,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各地也都在合理有效的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出台相应的土地管理措施,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资源和农产品整合提炼,叫响了地方特色品牌。

2 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2.1 土地管理落实机制与农业经济发展趋势不符

一是许多地方在处理农业用地方面,并没有真正依据法律和相应的政策,对土地使用和分配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二是土地利用效率还不高。农业土地还没有全部用在农业领域,农业用地每年都在减少和流失,生态失衡问题屡屡发生,水土资源被大面积破坏,极大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三是土地的所有权还不健全农业土地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各地管理制度标准实施还不能做到完全的统一。四是土地权限归属还相对模糊。在集体所有制中,农村土地的使用及属权都归集体所有,农民在土地管理方面的权力有限,限制了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2.1 农业生产建设基础设施薄弱

因受到城镇化推进发展的影响,现代我国的乡镇产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模式。而实际产业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农业基础建设相对薄弱,尤其是城乡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均衡。乡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缓慢,主要经济来源仍然依靠于农作物的种植和家畜养殖等方面,而且养种植的观念比较陈旧,方式方法比较粗陋。特别是最近几年,还有些地方由于受到当地经济条件的制约,农业产业的基础设施发展停滞不前,收种仍然沿袭传统做法,种植规模仍然以家庭个体为主,农业生产环境远未达到环保标准,这些都与现代化的农业经济产业发展相差甚远。所以,农民的收入并没有明显的增加,这些地方也由于自身经济发展缓慢,而没有充足的能力发展农业基础性设施建设。

3 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土地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3.1 实现土地所有权的平等化

我国土地实行国家公有制,可分为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然而,许多地方分配土地资源时,并没有采取最为合理的分配方式,使农民在土地耕种、处置与权力等方面并没有享有最为公平的权力。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对土地的权属应以“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进行合理化改革,确保农民在土地权属上的平等一致。

3.2 大力提高土地利用率

我国的耕地特点呈现出人口众多、 耕地面积少和土地利用率不高等。尤其是土地耕种涉及我国粮食安全的问题。因此,还要继续对土地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进一步加强农业土地的监管措施,提高土地利用上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进而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3 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创新

对于我国当前在土地制度上存在的不足,要加以重视,进一步的完善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农业用地合理化、高效化和节约化。以提高土地经济价值为目标,以有关法律法规为行政保障,在宏观调控上发挥重要作用。用创新的土地管理制度对土地资源进一步的实行优化配置,健全土地所有权制度,合理进行土地所有权流转,推进我国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发展。

3.4 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制度的创新

除了在土地管理机制上的创新和有效完善土地制度外,还需要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和保障,来保证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发展。一是合理制定农业土地集体管理规定。例如:由农村村民委员会拥有经营自主权,村民享有参事的权利和义务,农业经济发展实行集体经营。二是实行耕地制度上的改革。规划土地使用及管理,建立保护耕地制度及制定生意人土地补偿措施。三是在乡镇一级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部门。四是对农村土地金融管理进行调研,筹划建立土地资本化管理金融体系。五是建立农村土地产权管理机制,配合建立土地担保制度,增加农村土地使用和管理的安全性。六是对农村土地产权进行立法保护,全面实施农业土地集体管理制度。

猜你喜欢
土地农业经济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我爱这土地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