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探索
——以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为例

2018-03-29 04:29闫雪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6期
关键词:学院大学生教育

闫雪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从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它是以课程教学和实践实训为载体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以创造性和创新性为基本内涵的素质教育。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独立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符合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与发展定位,也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十分注重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 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1 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与发展定位

根据教育部第26 号令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的规定,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自90年代以来,经过多年探索与发展,独立学院成为我国发展高等教育的载体之一,其定位是以教学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众多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符合其办学定位。

2 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探索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时间短,创新创业教育普遍起步较晚,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大都沿用母体高校的模式。总体来看目前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融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课堂式创业教育”,该类模式是讲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第一课堂课程教学和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活动中,通过第一课堂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第二课堂开展创业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种是“实践式创业教育”,这种模式以设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实体机构,如成立校级层面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成立创新创业中心、大学生创业园等,侧重通过实施创业教育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 第三种称之为“综合式创业教育”,这种模式注重进行创新教育,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贯穿于学生专业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并为创业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咨询等条件; 第四类“四创模式”即从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四个维度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总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独立学院中的开展情况迥异,教育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

3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实践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将应用型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学校2018年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该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分两类,一是所有专业学生必须至少获取2 个创新创业类通识课学分,如开设《创业实训》《创新创业》等课程;二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将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作为专业课开设,如开设《创业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包括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为目标的普及课程、 以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实训课程和以提升财经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专业课程。

(2)实施分层分类教育,构建“创业蜂巢”创业孵化体系。独立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采取分层分类的教育方式,对不同创业阶段的学生提供差异化的指导与服务。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根据不同层次的创业对象,实施创业蜂巢——雏蜂、蜂房、蜂王三步培育成长计划。雏蜂计划是以普及式创业教育面向低年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学校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开展校园内的创业活动,定期开展创业市集;面向全院学生提供免费创业平台“创业格子铺”;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创业校友讲坛、创业计划书大赛等; 蜂房计划面向有一定创业意向的学生,以引领式的创新创业实训培养创业能力,如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开设创业实训班培养学生创业实践素质; 蜂王计划是面向已经成熟的创业团队匹配创业导师进行一对一创业指导,提供资金、场地及技术等服务,推进成熟创业团队的孵化进程。

(3)协同多方资源,搭建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要全方位、多层次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服务,整合政府、企业等资源,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平台。

加强与政府合作,共建高校就创业指导站。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过程离不开外界环境的有效支持。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为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积极谋求与政府单位的合作,如与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建就业创业指导站。依托就业创业指导站,开设创业实训班,学生通过创业课程学习、创业教育培训、创业模拟训练、 创业实体孵化等获得创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支持。目前已有千余名学生获得由全球模拟公司联合体中国中心颁发《创业实训(模拟公司)学员培训合格证》和苏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印制的《苏州市创业培训合格证》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凭借合格证书学生毕业后的进行创业可享受国家相关的税收减免和贷款优惠政策。

强化校企合作,依托大学生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学院要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充分发挥好独立学院的优势,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重视实习基地建设。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结合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以提升大学生的就创业能力为导向,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构建“大学生实践基地”,深化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4)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完善的工作机制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独立学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支撑保障体系,包括制度建设、师资队伍、资金保障和场地保障等方面内容。

出台扶持政策,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化建设。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成立了以院长、 党委书记作为组长、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创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就创业的组织领导及统筹协调工作,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办公机制。教务处负责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堂教学组织工作、 团委和学生处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管理及平台对接工作。学校出台政策性文件,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工作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等,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对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进行标准化管理,明确师生参与“创青春”“挑战杯”等创新创业赛事的奖励政策,健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之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群体着手:一是财经类专业教师,他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学校要鼓励该类教师参加产学研合作等实践项目,建立一批专业化、职业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二是用好高校辅导员群体。辅导员普遍拥有较高学历水平,从事一线就创业指导工作,具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条件。学校要加大培养力度,选派辅导员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同时,扩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三是开发企业资源,充分挖掘校友资源,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开展创业讲堂,聘请企业家、创业校友作为大学生创业导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进行指导。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提供创业资金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由于资金有限,创业项目往往会因资金问题而搁置。学校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创业学生提供创业启动资金支持。创业基金由学院拨款、 校友捐款、 社会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捐款和基金支持项目的回收经费组成,用于有创业意向、具备创业能力、创业项目可行性高、缺少资金的在籍创业者及创业团队。

优化载体建设,建立创业基地,提供场地保障。办公场地是创业实践必不可缺的因素,大学生创业群体创业初期多存在场地租赁困难。高校优化创业实践环境,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为入驻团队提供场地及技术咨询,推动创业团队的孵化进程。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的创业场地分为创业办公场所和创业经营场所。创业办公场地以创业蜂巢为主要载体,第四教学楼一层教室改造作为创业办公场地已投入使用。创业经营方面,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将创业亭、创业驿站、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场地,通过“校内创业计划大赛专项赛”的形式无偿提供给优秀的创业团队进行创业。

4 结语

当前,独立学院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困境,如办学时间短,创业根基薄弱;学生专业知识基础不牢、 创新意识不足导致创业教育基础较差; 学校财政经费经费来源单一,创业资金保障不足等。独立学院要立足办学特色,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支撑体系、 协同多方资源等方面入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猜你喜欢
学院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初等教育学院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