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与创新

2018-03-29 04:29葛洪英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6期
关键词:市场营销校企合作校企

葛洪英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 132101)

新时期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纲要》中明确指出了要开展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的新型教育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大批高质量的经济型人才,在传统教育方式下,人才的供给水平不足,并且无法满足市场需要,销售能力水平比较低,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能够为在校学生提供进行实际工作的机会,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对市场销售活动进行切身体会,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市场营销水平。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发展,并能够为社会提供实用型人才。

1 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概述

1.1 校企合作的主要目标

校企合作模式是在传统教育中加入实践工作的过程,校企合作的开展方式主要通过校内的学生实训基地以及校外的企业岗位组成,通过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工作经验,提高综合能力,将市场营销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应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实现培养高质量市场营销人才的目的。

1.2 市场营销专业开展校企合作重要意义

校企合作是对传统教育的补充和发展,传统教育中,偏向于理论知识学习,而忽视了实践学习。校企合作教育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新时期教育发展要求。以下对校企合作的主要意义进行说明。

第一,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能够显著提高。在校企合作中,学生能够真正地体会到市场营销的运行方式以及实际工作,在工作中关注的是学生的工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水平。在工作中需要学生运用知识理论以及一定的销售技巧将企业中的产品进行销售,在企业中学生能够学习到比较实用适合市场销售的专业技巧,这种学习在课堂中是无法实现的[1]。在校企合作中,学生能够利用企业提供的工作环境学习成长,能够在于客户沟通交流中提高自身的销售能力与沟通表达能力。校企合作模式中为学生提供了正式的营销场景,着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校企合作能够帮助学生融入社会。在校园生活中,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学生的生活比较安逸,并且对社会的发展认知水平比较低,与外界社会的沟通交流比较少,这种情况的存在不利于未来学生进入社会的发展与工作。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体验社会生活,学生进入企业,短时间的离开校园生活环境,可以给学生一种新的生活体验。在工作实践中,学生能够了解到自己未来工作中所需具备的工作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水平,通过实践学习让学生对市场营销由一个新的认识,对社会发展以及市场经营由一个初步了解,为今后进入社会发展工作提前打下良好基础[2]。

2 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2.1 有关校企合作教育制度不完善

目前校企合作模式发展速度比较快,并且确实能够为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但在实际运行,相关开展内容以及相关工作细节并不明确,这也导致在校企合作中容易出现责任划分不清的问题。校企合作中会涉及学校与何种类型企业进行合作的问题,涉及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责任划分与安全保障的问题,学生的在工作中需要承担的责任,以及义务权利不明确[3]。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中缺少专业的教育制度方针进行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经常处于弱势地位,相关利益会受到损害,学校不明确如何对学生的利于进行保护,企业作为盈利性结构缺少对学生利益的重视。由于制度方面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不利于市场营销学生的发展成长。

2.2 存在着形式化问题

校企合作本质上是通过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进行实践工作环境。然而在当前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却并不牢靠,大多数的校企合作都是学校对企业方进行联系并洽协商合作的,这种关系大都是靠学校单方面主动建立的,企业放在此过程中主动性比较低,这也导致校企合作的实际意义并不大,模式开展中形式化问题比较严重,许多企业为学校提供的校企合作内容只是让学生对企业进行参观,或者对学生进行简短的工作能力培训,学生的实践性学习时间比较短实际效果并不明显[4]。除此以外,一些学校为了完成工作要求,与企业签订的校企合作协议只是书面上的形式协议,并没有实际开展相关工作,许多学校的合作仪式举办的比较正式隆重,但却没有付出实际行动,学生无法得到实践学习的机会,专业技术能力的不到培养与锻炼,校企合作在这种情况下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和意义。

2.3 学生主体积极性不足,企业提供认识存在局限

校企合作开展需要参与其中的三者都具有较高的认同性和积极态度。在实际模式运行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在学生与企业方面。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校企和做对自身发展的有效价值,没有看到校企合作的作用,这也大致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学生无法真正地融入实践学习的企业中去,仍以在学校学习期间的学生思想去看淡企业经营问题,思维比较固定,无法认同企业工作中所应用的理念与所使用的技术[5]。一些学生在企业实践工作中不仅没有主动学习提高职业素养,反而影响了企业的日常工作,也正是因为这种问题比较常见,导致某些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实际效用出现了认识偏差,许多企业为了保证经营稳定,拒绝了学生的实践学习,这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

3 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创新模式研究

3.1 建设三方主体长期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着学校,企业与学生三个完全不相同的主体结构。为了实现市场影响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发展,需要分别考虑三方要求,发展建设新的校企合作模式[6]。在模式研究中,学校可以要求相关专家对市场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分析近些年企业发展中所需人才的主要特征情况,探索建设符合三方利益的新型合作模式,尽可能地改变学生在校企合作模式中的弱势地位。在模式建设中,学校是此项工作的筹划者,也是学生的直接关系人,因此在新模式建设中要综合分析学生的发展需要,结合学校中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与合作企业积极沟通协商做好合作模式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明确校企合作中的主要的目标,对学生在企业中的时间内容,时间以及相关管理责任进行明确划分确定,最终签订具有约束能力的合作协议。为了保证校企合作能够体现实际的价值和效用,学校要组织学生做好工作记录,并向学校进行及时的报告,在检验学生工作情况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明确市场营销专业开展校企提高学生营销能力的实际目的,多好学生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3.2 构建双重评价体系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需要企业与学校共同发挥作用,二者的会直接影响市场营销学生的实践工作,为了达到最佳培养效果,二者需要根据学校与企业要求建立双重评价体系,将工作重心放到学生的培养效果上。在校企合作模式开展中,学校要为了学生能够学到专业的市场营销技能以及提高工作能力需要根据学习工作情况建立比较完善的学生学习工作考核标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衡量确定,对学生在企业中的表现以及工作态度进行实时记录反馈,通过体系的使用客观发现学生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矛盾,学校在发现问题后要组织教师进行分析并及时解决问题,保证市场营销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企业实践工作。企业在校企合作模式中要将学生作为一个普通员工对待,让学生去主动完成企业中的工作,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教育,进行企业职业技能培训,应用企业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有效规范,根据市场营销学生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工作评定,以普通员工的身份执行企业的考核制度,进行奖励与惩罚处理,通过真正的企业工作提高市场营销能力,发挥校企合作模式中双重评价体系的实际作用。

3.3 实行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

实行校企合作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对学校人才教育方式的补充。在校企合作中开展双导师制度可以全方位地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进行培训指导[7]。学校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以丰富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投入到企业工作中去。企业方的指导教师应该有企业中经验丰富的员工进行担任,企业导师在学生的日常工作中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及时发现学生工作中的不足,及时指导改正。校企合作中的双导师培养模式需要保证学校方与企业方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经验,互相了解,根据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培养要求,制订完善的培养策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学习培训,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集中答疑处理,对岗位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合理沟通解决,保证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市场营销能力水平,做好企业营销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下,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高校在市场营销专业中开展校企合作,符合新时代下教育发展方向。在校企合作模式中,作为组织方的学校要认识到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探寻新的发展思路,处理好企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努力在实现维护三者利益上实现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行,让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营销水平,增强职业素质,努力通过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大批高质量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市场营销校企合作校企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农药市场营销技巧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