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育人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2018-03-29 04:29马黎艳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6期
关键词:队伍辅导员育人

马黎艳

(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江苏连云港 220023)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践育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实现实践育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该文针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该文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水平。

1 基于实践育人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实践育人基础上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辅导员应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育人优势,严格遵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遵守学生健康成长的规律来制定相关的实践育人的政策及策略,不断提高高校辅导员实践育人的教育水平,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为国家培养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 基于实践育人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

(1)首先需要坚定辅导员的政治方向。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基本方针和各项政策和基本路线,同时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敏锐度和辨别能力,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中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不动摇。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需要坚持向实践学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是人们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重要途径。作为高校辅导员,在实践育人的基础上,辅导员应该坚持实践的原则,了解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提高对实践育人的正确看法,充分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在工作中加强实践、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带领学生深入基层社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坚定自己的思想政治信念,提高自己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奉献的精神。

(2)需要不断地创新理念。一方面需要在实践育人的基础上完善辅导员的学习制度。高校辅导员应该加强对实践理论是实践方法的学习,还需要加强对实践育人应用性的学习,包括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教育技能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技能,从而不断提高辅导员的实践专业素养。另一方面需要在实践育人的基础上加强辅导员的培养制度建立。相关政府机构和高校应该不断加强高校辅导员的实践育人方面知识的教育以及相关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辅导员的实践指导能力和专业技能,从而调动辅导员的工作主动性和能动性。

3 基于实践育人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具体方法

3.1 做好校级顶层设计

基于实践育人,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应该建立一支具有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高校在进行顶层设计的时候,既要考虑实践育人工作的要求,还需要考虑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目标,不仅需要加强高校内部教师的团队建设,同时还需要充分意识到辅导员在实践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既要考虑学校内部整体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同时还要考虑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把辅导员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中。

3.2 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在高校实践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加强对辅导员在实践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明确,从而提高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视,使学校在政策、制度方面对辅导员队伍基于支持,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高校实践育人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素质。高校辅导员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充分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包括学习方法、就业规划、社团建设等,不断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团结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自我反思,逐步完善。

二是不断提高辅导员的实践指导能力。一方面要加强辅导员与高校之间的联系,总结经验、在实践理念和思想方面进行创新。不断完善辅导员的职业理想,使辅导员树立爱护学生、实践与人的职业目标,并养成终身思考和学习的习惯,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另一方面需要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养,高校应该在实践育人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辅导员培训计划,设置专门的培训课程,并聘请专业的讲师为辅导员进行专题讲座,讲解关于实践育人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培训中,要注重对辅导员领导能力的培养,建立一个具有较高领导能力和指导经验的辅导员队伍,并借助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来不断完善辅导员实践育人的理论体系,为高校开展实践育人工作提供有效支持。

4 基于实践育人的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保障体系

建立高校辅导员团队保障体系包含政策保障、组织保障、物质保障和人力保障四个方面。

政策保障是指国家要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加强重视,制定系列政策、方针来支持高校辅导员建设队伍建设工作。高校把辅导员队伍建设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进行,提高地位,提供保障政策。通过高校指导和扶持对辅导员在实践育人工作中的职责进行明确,不断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保证各项维护辅导员利益的政策有效落实。还应深入了解辅导员实践育人工作实情,提供一定的心理辅导,为优秀的辅导员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和渠道。

做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组织保障工作就需要从国家、高校以及地方等方面来加强和完善组织工作。地方在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基础上制定相关政策,针对地区高校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对应的政策,并对该校区开展相应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各高校应转变以往重视科学教研、轻管理的教育观念,要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培养教育工作。高校应在实践育人的基础上建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工作小组,对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等方面进行明确分工,不断完善各种工作机制。

物质保障上应该善高校的各种软件和硬件条件。在硬件方面为辅导员的工作、学习、发展等各方面提供必要的办公场地、办公用具以及各种多媒体设备。另外还要为辅导员开展实践育人工作提供有效的活动基地,如社区活动基地、素质拓展活动基地等。软件保障主要在经费和政策方面给予高校辅导员应有的支持。高校针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专门的建设经费,保证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以及辅导员实践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高校还应该针对辅导员实践育人工作设立专门的奖励机制,对于那些在实践育人工作中工作积极、态度良好、有突出贡献的辅导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最后是人力保障,拥有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保障条件。针对辅导员培训建立动态专家团队,主要由学科专家、校内外相关学者、 经验丰富的学生工作者、 培训讲师组成,搭建辅导员素质与技能提升平台,以搭建成果分享平台为载体,逐步提高辅导员的实践育人的理论基础和技能。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我价值,建设一只具有战斗力的辅导员团队协调他们的责任和贡献以及工作能力和辅导员自身发展的需要,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协调发展,通过自上而下的辅导员团队建设保障体系,让辅导员们在教书管理育人的过程中拥有强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实现精神需求,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队伍辅导员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他们用“五招”育人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