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教育理念的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策略探索

2018-03-29 04:29燕传勇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理念班级

燕传勇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 221140)

职业院校班主任通常都是根据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落实德育工作,但是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德育工作效果不是十分明显。虽然思想德育课程内容不断增多,同时也在不断扩大德育教师队伍的阵容,但是班主任的工作量却不断扩大,工作情况也更加复杂,职业院校班主任需要创新自身的教育管理理念,基于心理教育理念开展班主任工作,保证教育活动做到以人为本,并且要重视心理教育的作用。

1 基于心理教育理念开展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

基于心理教育理念的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可以在班主任的一切工作当中融入心理教育的思想,在常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自觉对于学生实施心理健康,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实现学是健康的成长。基于心理教育理念的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可以缓解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师资短缺的问题,还可以丰富高职班主任的工作经验,不断更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时间比较短,当前很多部门都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高中院校班主任的新责任包括对于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为了满足新时期德育工作要求,班主任需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中,切实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融合教师、班级管理者、心理健康医生三种角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就是班主任,而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具备很大的优势,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生活的管理者,在班级教育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学生心中具有更高的亲和力。这位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强实践性,班主任需要注重学生良好品格的塑造。基于心理教育理念的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当中,班主任需要不断深入地学习,使自身素质不断提升。塑造学生心理品质的时候,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巩固和完善他们的心理品质。因此基于心理教育理念的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的心理素质。

2 基于心理教育理念的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面临的问题

2.1 班主任缺乏专业心理学素养

很多高职班主任都是任课教师,班主任在之前没有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可能只是参与过一些公共课,参加工作之后也很少接触心理学知识,当前很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存在很多问题,在日常工作当中缺乏理论指导,无法解决很多困惑。通过调查可以明确,很多班主任深受学生的喜欢,通常他们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2.2 很多学校不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当中不属于考试科目,很多学校领导也因此不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也没有系统培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领导和教师都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当中发挥的作用。

2.3 学生问题的多样化

因为地域特点的影响,高中院校很多院校都具备大班化的特征,同时再加上社会和家庭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单亲、离异的家庭比例不断提升,无法有效的保护学生的成长,高职学生会出现任性、孤僻等不良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引发严重的社会性问题,为班主任日常工作带来更多的困扰。

3 基于心理教育理念的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策略

3.1 树立心理教育理念

心理教育应该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一部分,但是职业教育割裂了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健全人才,就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和品德教养,满足情感品质的需求。心理学者应该面向全体高职学生,集中关注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教与过程中贯穿着学生的精神成长,在心理教育当中,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心理机能,提升其精神品质。心理教育注重人与人的心灵沟通,高职院校的班主任要关怀学生的心灵,结合班主任的工作经验,解决学生精神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高中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高职班主任需要关怀学生的心理精神层面,帮助学生不断成长。

高中为院校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利用有效的措施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完善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服务的师资,以学生为核心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学生的心理问题预防水平不断提高,保障学生的心理机能,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此外教师悬疑特别关注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积极矫正学生的心理,这样有利于落实全面性服务。

班主任利用智能化和多元化的评价,创新传统单一评价模式,通过心理教育,可以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利用心理技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利用多元智能原理,正确地看待学生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的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积极地肯定学生获得进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加强管理学生的各种事务。

3.2 树立心理教育理念

发挥班主任工作的优势,基于心理教育理念的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可以在素质教育当中融入心理健康,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等。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解决,就无法改善学生的品行和学业,因此班主任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树立心理健康的教育意识,对于学生实施心理辅导,通过和学生不断接触影响学生,及时沟通学生的隐蔽性心理问题,转化心理问题的时候,班主任需要交接的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也可以通过心灵对话,使学生敞开心扉,通过观察学生的心迹,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比较特殊,班主任需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学生实现心灵沟通,不能让学生感到班主任居高临下,要对于他们产生足够的耐心。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和微博等现代网络手段实施心理教育,这样也可以拉近师生关系。

班主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拼搏的理想,产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可以勇敢的面对生活当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同时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断前进,产生持续的驱动力。班主任还要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热情的对待每个学生,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压力,也可以通过人际交往训练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将学生的心理潜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

3.3 注重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

班级是每个学生共同的生活集体,因此班主任需要注重创造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通过相互作用设置特殊的心理氛围。心理环境对学生可以起到教育意义,班主任要创设积极的班级心理环境。尤其需要注重建设精神文化,将管理民族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并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信任和对于自己的期待。此外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也会产生集体归属感,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4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班主任需要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加强收集各种有关学生的资料。利用各种方法收集相关资料,例如可以利用观察法和自述法等,可以通过标准的心理测验量表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班主任可以向学生和任课教师等提供学生的心理档案,帮助他们更加了解学生的性格、气质、爱好等。结合学生数据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实现教育的针对性,还可以有效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学生根据心理档案也可以更加来哦接自己,深入的挖掘心理潜能,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根据学生和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设置心理档案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气质和个性以及学习动机等方面,确定了心理档案内容之后,就要严格的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基于心理教育理念的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要做到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4 结语

综上所述,因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来源比较复杂,学生之间的发展层次具有很大的差距,学生基础比较差,这也加大了班主任的管理难度,使班主任承担者巨大的工作压力。班主任需要基于心理教育理念,设置针对性工作策略,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理念班级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