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创业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构建分析

2018-03-29 04:29关明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6期
关键词:参考文献公益政治

关明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31)

在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为了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使学生毕业后有一个好的发展和好的前途,我国政府在2009年就已经推出了“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规划”的解决方法,我国政府部门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是大力支持的态度,在2009年我国政府就曾指出,在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下,大学生是推动创新创业的主要人群,社会各界都应该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给予鼓励与支持,这其中就包括了高校的领导和教师。在公益创业视角下,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与传统性教育有所不同,不再只是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和考试成绩的提高,在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中,更加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从公益教育的内在出发,以回报社会回报人民为出发点。

1 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理念分析

高校公益一词最早来源于早期的英国,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部分资产阶级开始通过提高工人的工作环境、 生活环境以及文化教育的方式,为员工谋取福利,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在工业社会,公益创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进步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公益创业这一理念逐渐兴起。公益创业相对于传统的创业理念来说,既是一次新的改革,也是当时社会条件下的新的发展理念。公益创业不仅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进步,对现代人也有重要的意义。公益创业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社会的创新和改革,也是社会创业的重要形式,公益创业这一理念从公益角度上来说,也是公益创新的重要内容。单从公益创业一词来看,有广义创业公益和狭义创业公益的分别,狭义的公益创业活动一般指在慈善公益方面的创业活动以及慈善举动。广义的创业公益是指涉及社会利益和公共关系的创业活动。该文中的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主要是从广义的创业理念上进行阐述的,也就是某个个人群体或者社会群体在社会背景和自身道德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地去建立新的社会群体组织,其目的是回报社会和人民,追求公益教育创新和效率。在公益创新教育中社会群体或者个人群体的参与者通过向社会提供服务或者产品的方式,开展社会性公益活动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益创业教育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和创新,在现代社会又被称之为“第三方教育”,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公益创业教育是现代社会严重缺少的创业教育,对各个社会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都具有深远影响,无论是从高校角度还是社会角度,都应该积极的响应并参与到高校公益创业中去。近年来,我国的教育部门也提出了关于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积极扶持我国个人群体和社会群体为单位的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组织。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首先需要投入一定量的资金、人力,对于创业者有较高的要求,作为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奉献精神、创业精神和冒险精神,这也是对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人员的基本要求。

创业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有较大的区别,不具备传统教育中的适应性和封闭性,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注重将创业精神与公益事业相结合,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回报社会,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内在和根本,对创业者和公益创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以及社交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在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中,创业精神、创业技能以及对公益创业教育的基本了解与高校教育中的学术技能和专业能力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在公益创业教育中,以培养创业性人才为主,通过培养他们的公益教育和公益思想,来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水平。

2 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性

在高校学习阶段,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成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阶段,在高校时期对学生进行公益创业意识培养,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学习环境,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对于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有积极作用。在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中,首先要明确规定公益创业教育的目的,再制订相应的教育计划和学习计划。在教育过程中突出社会教育的实践性,使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参与到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中来,提高高校学生对工益创业教育的了解和掌握。

对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可以更加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在公益创业视角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想,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 工作中和生活中,更好地处理自己遇到的问题,通过学习和教育培训,可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素养和综合能力。更加具象化一些,指的就是青少年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知识、道德观念、文化内容等方面的知识,来了解公益创意的基本内涵,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公益创业思维,可以通过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实施,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也包括社会公益创业方面的教育,学生的培训学习过程中,可以对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有一定的了解,掌握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教育形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进行研究和分析,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高校公益创业的基础知识。

3 公益创业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近年来,有专家学者提出,我国的公益创业教育之所以发展缓慢,主要是由于我国的青少年学生对公益创业教育了解过少,并且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严重落后。有相关的专家和学者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了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培训课程过少,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方面一直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早在2014年时,国家教育部门就曾提出过对于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培养不应该只注重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更应该注重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培养。只有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在公益创业视角下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首先应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立足于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基础之上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目标也有所变化,而教育计划是随着教育目标的变化进行改革的。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公益创业教育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质,在公益创业教育的背景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性质的教育工程和教育项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教育计划应该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对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和时事新闻进行了解。在这种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中,传统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首先要明确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包括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对于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来说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职业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商业化现象和商业化气息较严重。而公益创业教育与传统的教育理念有较大的差别,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提倡在社会活动中实现个人价值,以回报社会为主要目标。高校公益性创业教育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主张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也是公益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区别。由于公益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目标不同,在教育过程中的侧重点也大不相同,这也就导致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高校创业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研究,首先要明确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公益创业教育理念是以公益为出发点,注重公益事业的发展,而公益创业人员应该具备勇于创新、勇于奉献的基本知识,在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以公益创业教育为导向,注重培养公益创业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和精神。

4 结语

现代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对公益创业教育也有了新的要求。在高校教育中,公益创业教育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公益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公益实践性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还要具备相应的创业技能和创业意识。

本刊写作要求: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1.本刊所发表的论文一般情况下必须有参考文献,应以作者亲自查阅和借鉴过的公开文献为限。参考文献除定义、法规、标准外,尽量引用近五年的文献。

2.文献的作者3 人以下一并列出;3 人以上,写出3 人后,加“,等”。正文引用文献的中国人名应使用全名,不得出现“许氏”“王氏”等非规范写法;中医古籍人名应写出朝代和人名,如可写成“明代李时珍”。出版项中的出版地有多个时,只著录第一出版地。

3.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正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个位对齐,并用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正文指明原始文献作者姓名时,序号标注于作者姓名右上角;正文未指明作者或非原始文献作者时,序号标注于句末;正文直接述及文献序号将之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时,不用角码标注。

4.图中引用参考文献,按其在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在图的说明或注释中予以标注,图中不应出现引文标注。表中引用参考文献,按其在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在表注中依次标注;或在表中单一栏说明文献来源,该栏应列出文献第一作者姓名,在姓名右上角标注文献角码。

5.同一文献在正文中有多处引用,文后只列一次,参考文献列表中可不用标注页码,在正文中引用位置右上角,标注参考文献序号和引用起止页码,如“十二指肠[4]47-59。”

本刊常见文献格式规定如下,投稿者请以下列格式为准。

[期刊]作者.文章题目[J].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

[书籍]作者.书名[M 或S].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页-止页.

[专利]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国别,专利号[P].出版日期.

[学术论文集]作者.题目[C].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年:起页-止页.

[报纸]作者.文章题目[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

猜你喜欢
参考文献公益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公益
公益
公益
The Muted Lover and the Singing Poet:Ekphrasis and Gender in the Canzoniere*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and its receptors
The Review of the Studies of Trilingual Education in i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