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意”的创新文化艺术传播结构研究

2018-03-29 05:55王雪玉洁
传媒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结构艺术文化

王雪玉洁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文化艺术传播结构,特别是“互联网+创意”背景下的文化艺术传播结构创新方法越来越关注。在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全面提高的背景下,为文化艺术传播结构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途径。因此,如何在此种环境背景下,系统地分析传统文化艺术传播结构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创新文化艺术传播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一、传统文化艺术传播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体制较为落后

根据相关领域的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传播结构主导权仍旧掌握在政府管理部门的手中。政府的管理行为直接影响并且决定着文化艺术传播的主要发展方向、文化艺术的传播内容以及文化艺术传播结构。此种管理模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扩大我国主流文化艺术的影响力,但是较为传统且固化的管理模式,会使我国文化艺术在市场环境当中失去活力和创新能力。文化艺术传播结构和体制较为落后,会使文化逐渐脱离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进而形成一种较为僵硬、老态且具有明显政治性特征的文化发展模式。政府对文化产业传播和发展部门的管理手段较为强硬,会使得文化传播运行机制、资金调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都无法对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传播内涵较为匮乏

现如今,文化产品形式多样种类丰富,是文化市场当中的文化蓬勃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充分重视文化艺术传播的内涵。互联网产业技术的发展在为我国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将部分低级趣味的文化内容引入其中。文化艺术传播结构当中真正的文化内涵明显缺失,造成了在现代化文化产业发展和壮大过程中,总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阻碍。互联网技术还将外来文化传入我国,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我国主流文化的地位产生了动摇。根据相关领域的调查显示,我国的居民文化消费占居民日常消费比例不足5%,可见,文化内涵的缺失是导致公共文化产业不景气的主要原因。

(三)传播体验严重不足

在传统文化艺术传播结构当中,文化艺术传播活动中的各类报纸杂志、网络媒介以及广播电视等,都为公众们提供了文字、视频和声音等多种不同形式的综合性文化信息。但是无论是文字、视频还是声音形式,都缺少同受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能力。受众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方式进行文化欣赏和学习,仍会受到媒介的束缚。公众在欣赏此类文化艺术的过程中,会受到报纸杂志排版以及广播视频剪辑等方面的影响。现场书画展和音乐会表演等形式,虽然能够为观众们提供一种更为直接的视听艺术体验,但是,舞台表演形式的艺术传播,同样导致了文化艺术同其原本产生的土壤、地域以及人文环境之间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差异。

二、互联网+创意背景下文化艺术传播特征

(一)文化艺术传播信息化

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信息产业发展,是在信息源以及信息媒介双重革命基础上实现的。网络文化正是在此种背景下诞生。在信息技术全面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到互联网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条件。并且,随着电脑终端之外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的集中涌现,以网络为依托的文化艺术传播形式更加多样,文化艺术传播呈现出信息化的特征。“互联网+”是在普通互联网基础上形成,能够同其他各个领域的传统行业相互结合起来。“互联网+创意”,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和创意相加。而是以现代化信息产业技术为依托,将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同产业技术平台相互结合,即以互联网作为基础性的平台,推动创意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发展和推广。在网络信息化的影响下,文化艺术也逐渐呈现出了信息化的特征,并由此衍生了文化传播交流的信息化特征。

(二)文化艺术传播虚拟化

在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文化艺术传播活动中,文化艺术信息通过网络媒介以及其他新兴终端平台,以信息化的形式向外辐射传播。在这一过程中,文化艺术传播必将产生虚拟化的特征。通过对计算机的二进制运算模式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计算机主要通过“0”和“1”作为基本的信息载体,根据一定的运算规律和运算法则,完成实质性内容和特定编码之间的转换。在近几年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网终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文化艺术传播的虚拟化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将数据作为主要的记录形式,把传统的文字和图片等信息,都转换为虚拟性数据的形式,不仅能够有效确保各类信息的传播和发展速度。同时,相比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此种形式还能够充分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三)文化艺术传播多元化

从外在表现形式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在“互联网+创意”背景下的文化艺术传播具有形式多样的特征。多元化的文化艺术传播形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网路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信息传播和表现方式,对于文化艺术传播的影响。网络社会全面发展壮大之前,文化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视听模式进行传播。在网络社会当中,文化艺术的传播和扩散形式不仅能以传统文本、动画、图形、图像、音频以及视频等手段进行单一传播,而且还可以将两种甚至是多种文化艺术传播形式相互融合,最终实现多元化交互式文化艺术传播的发展,推动文化艺术传播结构的升级。

三、“互联网+创意”背景下文化艺术传播结构创新方法

(一)拓宽文化资源展示途径

通过前文的分析合理论述可以了解到,在“互联网+创意”的背景下,我国文化艺术传播结构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以网络的形式拓宽文化艺术的传播途径,有利于实现文化艺术传播的现代化发展。作为现代网络用户利用互联网浏览和获取信息行为的主要动力之一,获取文化信息,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理解能力,同样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我国文化资源展示途径以及文化艺术传播结构的发展。人们在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进行文化艺术资源交流和共享的过程中,逐渐提升了自身文化素养和文化艺术的欣赏能力。特别是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文化艺术资源的展示途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要充分且合理地应用这一优势和特征,将更多的文化艺术资源纳入到网络展示平台当中,以此扩大文化艺术的影响力。例如,以移动终端的阅读平台为例,网易蜗牛读书、微信读书以及掌阅等电子阅读软件,为人们获取和接收文化信息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特别是网易蜗牛读书的“每天免费阅读1小时”的发展理念,降低了阅读门槛,充分调动了更多网民参与到文化资源获取的活动之中,进而提升全民文化素养。

(二)丰富文化艺术容纳载体

目前,世界各国都已经充分地认识到了“互联网+创意”对于文化艺术传播结构的积极影响,并且都在积极地推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同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连接。在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参与到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弘扬和发展活动当中。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APP软件。该系列软件共涵盖了包括中国在内的25个国家的世界文化遗产信息。“世界遗产在中国”软件中,不仅有故宫、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苏州古典园林、承德避暑山庄等图片和概述,而且还包括了各项文化遗产的内部景点讲解、发展历史、现代风貌以及周边产品等。用户通过下载软件,便可以在景区游览的过程中,听取专人的景点介绍,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充分提升自身对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除此之外,我国北京西城还推出了关于北京文化历史遗产地图的APP软件。该软件将我国北京城内的各个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集中梳理和总结,同时设计出了多条历史文化古迹的探访线路。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游览需求,从中挑选出更加适合的旅游路线。通过此种方式,丰富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拓宽文化艺术传播途径。

(三)建立高素质文化传播队伍

通过组建素质更好的文化艺术传播队伍,有利于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文化艺术传播结构的合理性,扩大文化艺术传播的正向影响。例如,我国某地区的文化艺术发展部门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帮助人们逐渐从原本的物质追求中转移到了精神层面的发展活动中,并且将其纳入到现代化经济发展活动当中。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可以了解到,低级需求基本被满足之后,人们的高级追求开始日益显现出来。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之后,对于文化艺术的追求逐渐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大力培养和发展新时期高素质的文化传播人才,有利于推动文化艺术传播结构的进一步完善,扩大文化艺术传播活动的影响,提升全民文化艺术欣赏素质。

(四)科学规划文化艺术产业

1.融合教育与艺术

科学规划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积极且全面地将教育和艺术产业相互结合起来,有利于充分提升文化的教育功能以及教育的艺术内涵。相关领域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地认识到文化艺术和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将教育纳入到艺术品鉴以及艺术素养培养等方面,逐步提升社会公众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进而扩大潜在的艺术消费者规模。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要逐步提升我国文化艺术传播领域中专业创意人才,将更熟悉艺术发展、更懂得经济规律的创新艺术综合性人才纳入到文化艺术传播结构优化发展中。各地区高等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适时地转变发展观念,树立好发展目标优化发展思路,以更加全面和系统的发展理念,构建完善的人才发展和培养模式。艺术高校以及文化艺术的培训机构在发展时,还要积极地向艺术产业集聚区靠拢,为文化艺术传播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重塑文化创意产业链

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互联网信息技术同文化产业从内容、营销以及销售等多个层面进行交互发展,可以被视为是文化艺术产业链条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的结构组成部分。另外,从横向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互联网将传统文化产业的壁垒打破,进一步推动了不同文化产业内容之间的融合发展。将包括了人才、资本、创意以及技术等资源在内的文化发展要素进行了系统融合,进一步扩大了文化产业的覆盖面积,优化了文化创意产业链条的完整性。“互联网+创意”将传统文化产业链条的单一性和单向性进行了重新调整,将公众和文化产业内容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以良好互动的形式,逐步提升了受众群体同文化产业之间的交融。互联网平台还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文化产品选择。用户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更加具有个性化的消费内容,进而将更为优秀的文化消费品推向市场。

3.实现全球化市场营销

全球化的艺术市场并不会造成空间距离的增强,相反,全球化的文化艺术传播,更加重视空间距离和地方联系的深层次评估。可见,市场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发展,同样为艺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在全球化和互联网背景下的艺术产业市场营销,能够产生更加民主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形势。艺术产业当中的传统画廊模式已经逐渐趋于稳定,因此,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关注网络化市场,合理且全面地展示艺术产业的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各个地区的艺术产品经销商和收藏家都需要同艺术家们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积极组织和参与艺术博览会、网络艺术产品营销和拍卖,逐步推动文化艺术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文化艺术传播结构的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相关领域工作人员需要充分把握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产业优势,创新文化艺术传播的结构和途径。通过不断地拓展文化资源的展示途径,丰富文化艺术的容纳载体,建立素质更高的文化艺术传播队伍,可以充分优化创新文化艺术传播结构。在此基础上规划和发展文化艺术产业,有利于实现文化艺术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结构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论结构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论《日出》的结构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