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技巧初探

2018-03-29 05:55周曼妮
传媒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纪实性专题片字幕

周曼妮

(合山市广播电视新闻中心,广西 合山 546500)

电视专题片主要指的是利用纪实性拍摄手法,集中且深入地报道某一事物或某一人物的影片。就拍摄题材而言,电视专题片可以分为历史文化专题片、人物专题片、人文社会专题片等多种类型。在拍摄电视专题片时,需要保证其内容的真实可靠性,采用合理的拍摄技巧与制作技巧可以保证专题片出片效果。

一、纪实性电视专题片发展现状

现阶段,纪实性专题片已经发展到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无论什么类型,均有较为优秀的电视专题片问世,此类专题片可以供现当前拍摄者、编辑者借鉴。但是就我国国内的电视专题片而言,其拍摄技巧和后期制作上依然和其他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当前我国国内电视专题片拍摄对象主要为人物百态与社会现象,此类专题片具有较高的拍摄技巧要求,具有较高的镜头切入及细节设计要求,只有做好结构统筹、镜头选择、影片剪辑等基本工作,才能保证其主题思想可以得到展现,才能保证电视专题片具有较高的美感和艺术性。

二、电视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技巧

(一)电视专题片的拍摄技巧

1.结构统筹

在纪实性电视专题片中,作品是否优秀的重要评判标准是其结构是否合理,能否将故事主题讲述清楚,能否做到层次分明。因此,在拍摄之前需要对电视专题片整体结构予以统筹处理,需要对专题片主题与内在内容的密切联系予以理清,并对叙述过程进行科学安排。在此过程中,可以从电视专题片整体着手,对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考虑,然后可以对电视专题片拍摄风格进行确认,对镜头选取计划予以制订,防止有拍摄镜头弃用情况产生,有效节省人力、物力的投入。就目前来看,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拍摄结构多为复合式拍摄结构,在拍摄过程中,主要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来深入专题片的主题,让观众感受到专题片主题的循序渐进,从而充分观众注意力。同时,还需要在结构统筹中充分考虑观众情感的引发因素,保证专题片可以和观众情感产生共鸣,如利用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的适当打乱可以让专题片情感表达变得更为明显,而利用切换镜头顺序的方法可以让专题片中的人物情感变化得到直观展现。

2.镜头选取

在电视专题片的拍摄中,镜头选取工作占有重要地位。在选取过程中,需要保证其镜头角度具有真、深、美、情这四个特点。首先,需要保证镜头选取可以给人以真实性和逻辑性;其次,需要保证镜头选取可以充分挖掘故事的价值与深度,可以引发观众思考;然后,需要保证镜头的美感,在纪实性电视专题片中,可以适当加入艺术特色,利用镜头角度的选取来让整体画面美感得到体现,让观众在专题片的观看中获得美的享受;最后,需要保证镜头选取展现事物可以让观众情感产生共鸣,需要考虑观众想要看到的镜头,考虑观众想要看到的画面。

在同一场景时间允许条件下,依照镜头选取方法可以将拍摄手法分为三种类型,即长镜头拍摄、固定镜头拍摄和特写镜头拍摄三种方法。以长镜头拍摄手法为例,长镜头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镜头,在具体拍摄中,需要利用推、拉、摇、移等拍摄方法来连续拍摄一组镜头或一个工作场景,让画面在速度、方向、力度与节奏上可以体现出明显运动状态,保证空间完整性与时间完整性。而在应用特写镜头拍摄手法时,需要对其进行近距离拍摄,突出人与物的局部状态,让专题片中枯燥的人与事物变得更为鲜活,同时,可以在拍摄过程中拍些空景。

3.基层群众同期声拍摄

群众同期声是一种具有纪实意义的拍摄手法,主要是拍摄人物访谈,让群众人物将其所闻、所见、所感进行陈述,让事件原貌得到还原。这种拍摄手法具有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叙事断点局面得到根本改变,在纪实性电视专题片中,其人物身份具有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采用基层群众同期声的拍摄手法可以让专题片更具说服力,可以让观众感到专题片真实性。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最为接地气的拍摄方法,在拍摄过程中,可以以聊家常的方法和群众闲谈,让群众边做边说,在此过程中,需要保证无论采访者陈述所用语言如何,都不能对其陈述予以打断,以此来保证拍摄同期声的自然性、真实性,保证镜头具备干扰力。在拍摄过程中,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与贴近基层为基本原则,需要对其进行如实拍摄,利用推拉摇移等多种方法来抓拍人民群众的神情及动作。

(二)电视专题片的制作技巧

1.制作解说字幕

在解说字幕的制作中,可以将其制作方法分为两种类型:①视解说词自然段为单位对解说字幕进行制作;②利用解说词的总分总结构对解说字幕进行制作。笔者认为,在解说词字幕的制作中,利用总分总结构可以对解说词与解说声音是否存在出入进行核验,同时,可以更好地把握电视专题片的节奏及总体架构。值得注意的是,在解说词初稿完成之后,编辑人员需要和用户单位进行审稿,做好解说词大局性、政治性以及内容的把关工作,保证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出现解说词频繁变动情况。

2.剪辑工作

在电视专题片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做好剪辑工作,具体包含三个方面:①有神的开篇。在电视专题片制作中,需要保证开篇的神韵,保证电视专题片可以在短时间内让观众产生观看热情,对此,视频剪辑人员需要积累好前期素材,保证视频剪辑的得心应手。②有魂的全篇。无论解说词采用如实写法还是意象写法,都需要保证电视专题片全面的欣赏性及流畅性。在电视专题片中,人口、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交通等图像视频为常用素材,在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制作中,需要紧扣专题中各个小标题,让场景和标题融合,在剪辑过程中,需要在不同场景中利用不同剪辑的节奏,利用景别的变换、镜头长短、镜头运动、组接切换速度可以对剪辑节奏予以改变,在后期剪辑中,依照视频当中的事件、实时画面、人物情绪变化与情节可以对剪辑节奏进行确认,全面展现视频内容。同时,需要保证纪实电视专题片层次的鲜明性,可以在纪实性工作电视中塑造多个记忆点。③恢宏的结尾。在纪实性电视专题片中,选用设计恢宏的结尾,需要在专题片中充分体现单位、地方及部门的展望,需要对未来篇章进行展现,提升纪实性电视专题片整篇的激情,让结尾部分成为观众观看电视专题片的最强记忆点。

3.配乐工作

在电视专题片的制作中,利用起伏的配乐可以起到营造主题气氛的作用,可以让电视专题片整体意境得到提升。如在国画中,画家就会利用留白的手法来对画面结构进行有效协调,因此,在电视专题片制作过程中,也可以结合专题片实际情况对其配以间歇、起伏的音乐,让音乐可以服务于电视专题片主题画面。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在配乐工作中,需要保证音乐和画面可以形成紧密配合,具有开始、间歇、高潮与结尾。同时,需要严格控制背景音乐音量,一般情况下,背景音乐音量应该适当小于解说配音音量,二者比例通常为1︰4或1︰3。除此之外,需要结合专题片实际情况安排多种背景音乐,不能将一首背景音乐从开始用到结尾。

4.整体包装

在电视专题片制作的整体包装上,需要后期制作人对AdobeAfterEffects、AdobePhotoshopCS2等软件进行熟练运用,需要对多种解说、画面、字幕、音效与特技等多种电视元素进行充分调用,保证音乐和画面具有相同的基调,保证字体全部经过精心设计,确保片头、片尾与整体专题片的设计风格具有一致性。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电视专题片的拍摄中,需要针对拍摄对象及具体拍摄情况,做好结构统筹、镜头选取等工作,同时可以选择基层群众同期声拍摄的方法,在电视专题片制作过程中,需要做好解说字幕制作、视频剪辑、配乐工作及整体包装工作。

猜你喜欢
纪实性专题片字幕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电视剧字幕也应精益求精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探析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叙事策略研究
论口述历史纪录片的艺术特色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
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叙事策略分析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