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与受众心理分析的思考

2018-03-29 05:55次旦顿珠
传媒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心理特征新闻记者电视新闻

次旦顿珠

(拉萨市广播电视台,西藏 拉萨 850000)

电视新闻敏感性是电视记者发现、判断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各类新闻事件层出不穷,保证高水平的新闻敏感性已经成为提高电视新闻记者工作能力的重要保证。除此之外,受众的心理特征也是影响电视新闻宣传效果的重要因素,决定了电视新闻在不同方面的传播效果,因此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

一、新闻受众的心理特征

受众的心理特征是影响其新闻浏览行为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受众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好奇心理

好奇是很多电视新闻媒体行业中最常见的受众心理,主要是指新闻受众在不同的环境下,对不同事件所产生的一种条件反射。在好奇心理特征的影响下,很多受众对新闻的信息内容保持着高度的兴趣,并愿意跟随着新闻事件的发展而持续保持关注,这样有助于提高新闻的宣传效果。

(二)求知心理

求知心理是很多新闻受众所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特征,这是因为当前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在很大程度上难以跟随社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对于社会中的诸多事物都保持着高度的积极性,导致求知心理产生。

例如,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有关环境治理的话题一直能够得到人们的关注。在2018年3月,澎湃新闻连续跟踪报道了山西三维集团的污染事件,详细介绍了污染事件中的始末,并通过拍摄视频的方法进行全社会宣传。从效果来看,该新闻在播出以来,其浏览量超过750万次,观众评论超过3万条,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二、电视记者新闻敏感性对受众心理的影响

电视记者新闻敏感性已经成为影响受众心理特征的重要因素,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解读。

(一)新闻敏感性引导了求知心理的方向

从大的环境来看,电视新闻媒体是宣传先进思想文化的渠道,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以及“中国梦”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闻记者的敏感性必须要体现出高度的政治性,并以此来引导受众求知心理的变化。

例如在十九大召开以来,《新闻联播》节目多次开展了有关十九大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精神的专题报告,并分别从《新闻联播》的网站上、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同步宣传,很多电视新闻记者也从十九大思想、实现“中国梦”的角度对社会民众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社会民众对上述先进思想文化的理解度高,电视新闻《新闻联播》的宣传效果达到了预期,满足了观众的求知心理。

(二)新闻敏感性带动了好奇心理的产生

与普通民众相比,电视新闻记者是接触新闻事件的第一线,因此在工作中会面临着很多的电视新闻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新闻记者就需要通过自身的新闻敏感性来带动受众好奇心理的产生,促使受众能够对新闻的内容感兴趣,进而达到宣传的目的。

例如,作为我国的国宝——大熊猫,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内容,民众对大熊猫的喜爱程度很高。为了能够充分带动受众的好奇心理,中国新闻网借助“上海基地两只半岁大熊猫得名”的事件,开设了专门的新闻话题,详细介绍了这两只大熊猫的信息,包括出生日期、成长情况、民众与大熊猫之间的互动,得到了人们的好评,充分地带动了受众的好奇心理,在社会上引发新一轮的“大熊猫”热潮。

三、基于受众心理特征的新闻敏感性提升策略

(一)进一步加强对时政信息的关注与了解

现阶段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体系逐渐完善,导致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其中所产生的信息也不尽相同。在这种复杂的信息环境下,新闻记者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就需要从受众的心理特征入手,加强对时政信息的关注与了解,积极学习党的方针与政策,让自己能够成为宣传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能够在岗位工作中全面阐述党的方针政策。除此之外,电视新闻记者也必须要放眼全局,能够从大局入手,了解国际上的经济政治形式,争当报道重大新闻节目的传播者。

例如,著名电视记者闾丘露薇在美伊战争爆发之际,她作为首位进入到巴格达的华人女记者,通过自己的镜头详细为民众展示了战争环境下巴格达的惨烈景象,宣示了和平的重要性,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映。闾丘露薇之所以能够在美伊战争时期选择进入巴格达,不仅要具有超乎常人的勇气,更是因为她对于国际新闻事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能够判断出战争对社会发展的破坏,所以才能促使她奋不顾身的来到巴格达的街头,为人民群众展现战争的对巴格达的破坏。同时从受众的心理特征来看,闾丘露薇的这种行为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理与求知心理,所以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拓展自身的新闻视角

在新媒体时代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各种文化元素层出不穷,使得当前的社会新闻信息变得更加复杂多样。针对这种情况,电视新闻记者就应该把握住新闻的敏感性,积极拓展自身的新闻视角,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满足受众心理特征的电视新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电视新闻记者应该重点做好以下的工作。

电视新闻记者要从国内外其他电视新闻行业工作人员处汲取工作经验,加深自己对新闻信息的了解,进而保证自身的新闻敏感性。作为电视新闻记者,还应该从大局观入手来寻找与时政信息有关的新闻事件等,在充分了解政治与经济、文化方面的变动之后,能够立足于时代发展情况来逐渐扩展自己的文化视角,在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同时,扩大自己的眼界,能够全面掌握受众的心理特征变化情况,保证新闻敏感性。

(三)确定掌握受众心理特征的新路径

为了让自身的新闻敏感性可以与受众的心理特征相匹配,新闻记者就应该确定掌握受众心理特征的新路径,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也有助于保证新闻的市场占有率,增强新闻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水平,具有深远影响。

(1)走进基层了解群众。受众之间的心理特征是不同的,所以电视新闻记者为了保证自己的新闻敏感性,首先就需要做到走进基层,能够通过与受众之间保持良好的信息交流,开拓自身视野,在了解受众实际新闻需求的基础上,掌握不同层次受众的信息视角。只有这样,新闻记者才能更好地贴近基层群众,进而全面了解其信息的需求变化,提高工作质量。

(2)优化文字与语言的运用。在电视新闻记者工作中,必须及时地根据新闻受众的心理特征来转变文化与语言的使用方法,一方面要保证新闻语言和内容能够做到清晰明了,让受众能够通过简短的语言来让受众快速了解新闻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还应该保证自身的口语内容规范,保证新闻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正规性。在必要的情况下,为了能够获得更理想的新闻宣传效果,还应该注意情绪的渲染,尽可能地让受众心中形成更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特征,最终保证新闻传播效果。

四、结论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现阶段受众的心理特征具有特殊性,这些都会对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产生影响,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电视新闻记者在未来工作中,必须要根据观众的心理特征来转变工作模式,依靠当前的电视新闻发展情况来培养自身的新闻敏感性,转变工作理念,最终为社会提供更多有用的新闻信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源动力。

猜你喜欢
心理特征新闻记者电视新闻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谈谈“如意提梁”创意色彩与文化心理特征
有这13个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潜在家暴倾向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农村中小学生书法前期心理特征及其应对策略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