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报纸新闻与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

2018-03-29 05:55寸红亮
传媒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网络新闻报纸主体

寸红亮

(鹤庆通讯社,云南 鹤庆 671500)

报纸是新闻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最早产生的传播媒介,长久以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受到人们的重视。二十一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世界逐渐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媒体成为传播的主要方式。网络媒体以丰富的信息量和惊人的传播速度被现代人所接受,同时也给传统的报纸媒体带来了严峻的影响和挑战,报纸新闻在新闻产业中面临从未有过的竞争压力。随着报纸新闻和网络新闻的不断发展,报纸新闻和网络新闻的差异性也越来越大,同时也成为新闻产业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那么,对于新闻写作来说,报纸写作和网络的写作有什么不同,各自又有什么样的好处呢?本文就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性。

一、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主体不同

在传统的报纸新闻写作中,新闻写作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作者一般是指定的新闻记者,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而且能够对新闻内容的采集调查取证,进行参与,能够确保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同时,报纸新闻必须具有客观性,在写作的过程中,写作主体必须站在客观的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系统的剖析,不能夹杂自己的主观色彩,要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现象,能够激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发挥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新闻在社会大众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人们对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娴熟,有助于不同人群、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因此,在网络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信息资源改变了以往的传播模式,以更加快速的方式进行传播,推动了网络新闻的发展。网络新闻在推广的过程中,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可以不受环境、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具备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就可以实现对网络新闻的阅读。读者群众也可以参与到网络新闻中,可以通过发帖或者发表自己的评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凡是拥有计算机网络的个体都可以成为网络新闻的写作主体。近年来,微博、博客、微信等多种社交网站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喜欢在新媒体上发表自己的言论。它不局限于特定的群体,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看到的认为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在网络上进行撰写。但是在另一方面,网络新闻写作主体的平民化,增加了新闻报道便捷的同时,也容易造成一些问题。比如说,网民的知识水平不一致,道德层次有高低,写出来的网络新闻质量不能保证,而且有些新闻信息在没有得到确定之前就上传到网络,经常会出现一些假新闻,侵犯他人的权利,引起恐慌,对经济社会发展或人民群众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网络新闻发布环节要增加“把关人”,相关部门要根据相关政策法规,规范新闻内容和要素,把好“出口关”。

二、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观点不同

报纸新闻是一种传统的传播媒介。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报纸新闻日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报纸新闻在写作的时候,首先会受到纸质媒介特点的限制,同时还会受到记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限制。在一般情况下,报纸新闻的写作内容倾向于重大的新闻事件,以记录时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闻事实为主。所以从总体上来说,报纸新闻具有严肃性和客观性。但是从另一方面讲,报纸新闻难以满足受众群体对不同信息的个性需求。近几年来,以“读者为中心”的媒介观念得到普遍认同,报纸也逐渐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比如在报纸中会出现一些关于民生诉求的内容。但由于受报纸版制面大小的限制,写作者观念一时难以转变,表现形式的传统单一,很难真正做到以读者为中心,读者的选择权只是在有限范围内进行,读者只能在规定的内容里选择自己的阅读需求。

对于网络新闻的写作来说,写作形式不拘一格,写作内容包罗万象,展示的观点具有创造性和多元性。它是从读者的角度进行写作。读者通过网络新闻可以获取到更加广泛的信息资源,满足了读者的多元需求。互联网上的新闻发布者与读者之间建立在一种平等的关系之上,所体现的作用是抛砖引玉,给予网民一个畅所欲言的网络平台。它以受众为中心的网络新闻切入点,网民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表达对社会的看法。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于,开放性的写作以及一切以满足读者为目的趋利性思想,也导致了一些网络垃圾和不法内容的出现,影响了网络环境。目前,我国加大对良好网络环境的建设力度,进一步规范和净化了网络环境。

三、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方式不同

报纸新闻的写作过程中通常有固定的模式,会受到传统写作模式的影响,语言要求规范而不便使用方言,叙述要求客观而不带主观色彩,字数受到限制。报纸作为纸质媒介,它有自己固定的排版模式,所以它的写作方式存在着固定性的特点。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写作主题往往是经过选定的新闻素材,从新闻记者的视角,根据主题再进行资料收集和访问,它是一种特定视角下的预定性的创作,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模式比较死板。报纸新闻的写作具有滞后性,一般是事件发生后再进行播报,属于事后对事件的报道和解释说明。

网络新闻的写作方式不会受到纸质版面的限制,它以广阔的网络资源为依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新闻写作。

(1)网络新闻可以进行“二度创作”。比如网络新闻可以根据整篇报道新闻内容,写作主体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知识和理解能力重新组合,形成一篇新的“二度创作”。网络新闻不以文字的多少为单位,不受长短限制,不受语言风格限制,而是根据链接为单位组成语篇,根据事件的发展实时报道。读者在阅读网络新闻时,可以自主选择阅读路径,积极进行信息反馈。

(2)在新闻网站上的留言区,读者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形成互动,其表面上看似分散了新闻的意义,但实际上读者的参与性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新闻的意义,拉近了群众与新闻的距离,从而使新闻的整体感更强、可读性更强。

(3)文字传播方式不同。对于传统报纸新闻来说,它是固定的版式中进行“白纸黑字”的描述,报道的内容很难与事实进展实时同步。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平民化的写作主体,迅速地传播速度,网络新闻可以在事件发生的同时进行现场图文、视频转播。一件新闻发生的同时,一旦被写作主体看见就会被实时地传播到网络中,人们很快就能知道逼真的事实情况,但写作主体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参差不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网络新闻的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冲击着传统的报纸新闻,为传统媒体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现在的新闻产业中,报纸新闻和网络新闻在同步发展,在不断的发展中,两者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互相取长补短,吸收其他媒介的优点,实现写作模式的转变和改革。本文从写作主体、写作观点和写作方式三个方面对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进行了对比分析,希望两者能够彼此优化,推动我国新闻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网络新闻报纸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报纸
网络新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采写网络新闻要成为“多面手”
网络新闻的交互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