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的创新分析

2018-03-29 05:55迟雪峰
传媒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新闻标题时效性电视新闻

迟雪峰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电视台《大城小事》栏目组,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行业受到互联网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越来越依赖从手机、电脑上获取新闻消息。电视虽然是家里的“工具”之一,但有被手机、电脑逐渐替代的趋势,电视新闻工作者也面临转行或者创新的局面。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任何一个行业都无法避免受到冲击。传统媒体行业在互联网大时代的背景下,只有产业升级和创新才能突破瓶颈,实现新的运营模式。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有很多优点。首先,新媒体的信息传递速度更快,一般现场消息出来,新闻编辑把整个文案策划出来,就可以在各大新媒体APP上发布。而传统的电视媒体需要经过记者现场采访、文案整理、电视台编辑、审稿等复杂程序才能呈现在电视上,其制作成本和消耗的时间远比新媒体多得多。其次,新媒体所传递的信息量大,在新媒体的编辑上可以任意搭配文字和图片,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而电视新闻呈现的都是画面和文字,虽然视觉给人的冲击力更大,但由于画面一般比文字多,所以电视新闻传递的信息量有限。最后、新媒体所呈现出来的新闻不具有时效性,可以反复阅读,而电视新闻具有时效性。

一、媒介融合下我国电视新闻发展遇到的问题

电视新闻媒体随着电视机的发明就产生的,到现在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互联网时代颠覆了人们对于新闻媒体的认识,也使得电视新闻媒体不得不转型升级。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习惯在这些智能设备上了解时事政治新闻。其新媒体具有的快速性和高效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互联网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相比之下,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则显得力不从心。

(一)电视新闻缺乏内容性

电视新闻总是滞后于新闻事件发生时间的,而且经过新闻编辑的重新编辑,其真实性会有所改变。一般电视新闻的画面总是多于文字,只注重对画面的传播,而忽视了事件背后的反思和总结。而新媒体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新闻报道,人们可以在APP上获得最新的消息,还可以对此事件进行评论,拉近了新闻和媒体的距离。实现了人和新闻的互动,其内容形式可以变幻多样。

(二)电视新闻报道方式有待改进

电视新闻呈现给观众的一般只有一个画面和一个标题,虽然画面也能看到一部分新闻真相,但能提供给观众的信息很少。一个新闻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其真实性和全面性,只有新闻工作才是真实情况的了解者,而观众很多时候一知半解,这会引导观众传播一些不实新闻,对整个社会舆论将会产生不好影响。很大程度上说,新闻事件就是社会问题的缩影,只有让观众知道新闻的真实性才会促进问题的解决。传统的新闻媒体不注重其新闻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报道,只是把大概的事件告诉观众,观众对于新闻的求全求真欲望得不到满足。这样的传播方式、报道方式是需要改进的,只有提高电视新闻事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才能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传统媒体必须考虑的,也是电视新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电视新闻的时效性有待提高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在手机、电脑上获取新闻。其时效性远超过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只有不断改进其时效性,加快新闻的传播速度才能取得观众的青睐。电视新闻从新闻采编到制作出来再到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需要编辑、筛选、审稿、制作等基本的工作环节,如何才能提高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是传统媒体需要考虑的问题。新媒体可以在新闻采编后审稿直接上传到各个新闻平台,中间省略了很多工作环节,其高效性和时效性是不言而喻的。观众在手机上已经快速获取新闻消息了就不会再去看电视新闻了。这也是传统媒体需要改进的地方。传统电视新闻只有提高其时效性才能和新媒体竞争。

二、媒介融合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方法

(一)电视新闻内容表达方式的创新

电视新闻给观众传递的就是一个画面和一个标题,所以、人们在看新闻的时候首先就看新闻标题。可以说新闻标题是吸引观众眼球的一个亮点。既然人们习惯通过标题来了解新闻真相,新闻编辑就要在编辑上面多下功夫,传统的新闻标题过于严肃且缺乏艺术性和文学性,要实现电视新闻的创新就要改变这种风格。用新颖的、别具一格的新闻标题来引人注目。一方面,这是时代所向,是跟上社会进步必须做出的改变,另一方面,这样的创新也是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达方式,观众可以从不同视角解读新闻。既满足了观众的审美方向,又实现了电视新闻的多元化、艺术化。在电视新闻编辑上要实现写作思路的创新和表达方式的创新,可以在新闻标题里加入一些经典的名言警句等,既可以提高新闻标题的魅力,又与时俱进。新闻编辑人员要学会从传统文化里寻找灵感,要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实现新的创新。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传统媒体只有在新闻编辑上创新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再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来呈现给观众。拉近新闻和观众的距离,其表现形式要自然化、艺术化。

(二)电视新闻编排手法的创新

编排创新是电视新闻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只有在编排上实现新的创新,不断突破其原有的思维模式,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实现其与时俱进。传统的编排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了,观众的审美也在提高,这就使得电视新闻编排不得不面临“产业升级”。电视新闻的编排要接地气,要通俗易懂,应该抛弃原有的编排模式。编排是电视新闻呈现给观众的直观感受,在编排过程中,编辑要充分考虑观众的接受度和审美水平。这就要求编辑对社会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一定的分析能力,结合现实生活创新出让观众耳目一新的风格,实现生活化和艺术化的紧密结合。

(三)电视新闻要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

互联网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越来越多。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从新闻采编到视频制作完成都要创新。现在直播平台越来越多,直播平台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新闻观念,它直接拉近了新闻和观众的距离。电视新闻编辑可以把演播室创新成为一个直播的平台,在新闻剪辑和视频制作的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科技,这样观众在看新闻的时候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仅提高了新闻事件播报的完整性还满足的观众对于新闻的求知欲。电视新闻的制作运用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增加了新闻的趣味性和真实性。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是顺势而为。

三、结语

本文从媒介融合背景下分析了我国电视新闻遇到的问题,再结合互联网这个大时代背景提出了改革创新的三条建议,分别是电视新闻编辑要实现思维创新,电视新闻编辑要实现编排创新,电视新闻编辑要勇于科技创新。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面临产业升级和创新,这就要求电视新闻从业人员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融入互联网思维,实现传统媒体的飞跃。电视新闻编辑是新闻内容的决定者,要实现其思维创新,对于新闻标题和新闻内容可以实现其多元化、多样化,要学会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运用一些经典的名言警句等。编排创新是新闻传播的“设计师”,电视新闻编辑要实现编排创新,就要打破传统思维的界限,采用新的叙事方法。编辑思路和播出方式的多样化是编排创新的首要方法,可以采用新闻现场和背景的结合使电视新闻的报道更直观,既提高报道的水平,也形成了受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引导良好的社会舆论方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改革创新的道路漫长且艰难,电视新闻工作者要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猜你喜欢
新闻标题时效性电视新闻
《????》???? ?????? ????? ???如何提高“数学广角”课堂的时效性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增强基层新闻传播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当下新闻编辑时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