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出版时代图书编辑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

2018-03-29 05:55
传媒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出版社图书数字化

刘 菲

(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 100055)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数字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图书、报纸等传统媒介与网络、移动阅读器等新媒体不断融合,共同形成信息传播的网络渠道,人类正在逐渐步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全媒体时代。

一、传统图书出版在全媒体时代所面临的挑战

全媒体时代给出版业带来了发展和变革,使出版工作更加高效,但出版业态的突破也对传统图书出版业提出诸多挑战。

(一)缺乏复合型编辑人才

传统图书编辑主要以纸质稿件的编辑加工为主,重文字、轻技术,但全媒体时代对编辑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编辑除了需要具备文字写作、编辑能力外,一个优秀的编辑还应该是全方位的,既要对市场进行调研、确定选题、整理稿源,还要负责稿件的文字加工、校对、图书装帧等工作,同时还要掌握数字出版技术,能够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载体信息进行编辑处理,甚至有的时候还要负责组织实施,深入了解数字出版的技术条件下的发行模式和盈利模式。因此,在全媒体出版时代下,编辑的职能应该是将策划编辑、文字编辑、数字编辑以及营销编辑的相关职能融为一体的。但目前传统图书出版业编辑人才结构单一,通晓出版业务的人员没有掌握先进的数字技术,而掌握数字技术的人不熟悉出版的业务和流程,复合型编辑人才缺口较大。

(二)企业机制不合理

出版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责任,为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出版社由原来的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目前有的出版社在转制的道路上已经探索实践多年,并成长为颇具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但有的出版社仍存在很多深层次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决策机制上,程序的设置非常烦琐,导致行政工作效率低下;在薪酬制度上,薪资的分配与企业盈利不成正比,引起员工的不满并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员工考核制度上,受考核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较为严重,考核体系不完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这部分出版企业亟需进一步夯实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消除制度管理方面的短板,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和质量。

(三)数字化转型有待提升

我国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成果,但是大多数的出版社都还处于摸索阶段,整个产业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定位还不太明确,对于转型还缺乏方向性的指导。一些实力比较强的大型出版社依靠自己的资源优势,走在转型的最前沿,进行了体制和技术方面的改革,并通过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和先进技术,提早在图书出版领域中占领了一席之地。但数字化转型需要高昂的财务成本和人力成本,许多中小型出版社由于缺乏资金,没有引进大数据平台,数据的分析和收集只能依靠编辑“散兵游勇”式的作业,工作效率低下。另外,由于在数字出版方面的投资较为有限,编辑缺乏相应的培训机会,这也给技术的获取制造了障碍,所谓的数字化只是简单地将已经出版的纸质图书转化为电子格式的图书,没有结合出版社自身特点进行数字化内容创新,因此很难实现数字化的全面转型升级。

二、全媒体时代图书编辑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一方面对传统图书出版的生存空间形成挑战,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图书编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例如,在稿源方面,增加了信息资源的查找途径与信息的完整可靠性,提高了信息的综合利用效率等。如何抓住发展机遇,有效应对挑战,将是图书编辑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编辑理念的多元化

编辑理念是编辑的思维方式,是指导编辑行动的思想意识,是进行编辑工作的基础。传统图书编辑的编辑理念是平面的、线性的、单一的。编辑以文字为中心,以纸质为媒介,讲究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这虽然保证了书稿的准确性,但由于在表达上缺乏多样性与灵活性,表达方式过于呆板,因此不足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当前,网络信息和多媒体技术在全媒体出版时代发展迅速,并且已经进入阅读领域,读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加便利,同时,阅读习惯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文字方式,还要求更立体的阅读享受。因此只有具备文字、图形、动画、音频、视频、二维码等多种表现方式,融合传统纸质媒体和数字媒体优势的出版物才更具有吸引力。编辑应以读者为中心,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充分了解并掌握读者的阅读需求,不仅注重内容上的创新,还应注重形式上的创新,根据读者具体的阅读兴趣加以细分,进行内容文本的再加工和传播载体的延伸,打造精品图书。

(二)工作流程的数字化

在传统纸质图书的出版过程中,编辑对于内容的处理是平面的、单一的,但在全媒体时代,图书编辑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梳理、改进和优化工作的流程。对于信息资料的集成处理能力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它要求编辑具有创新的思维和娴熟的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对于每天接收的海量信息进行有规则、有逻辑、有秩序的分类、筛选、提炼和组合,独具慧眼地在海量信息中找到最有价值的出版内容;它要求编辑熟练应用数字化协同出版软件,在线编辑修改书稿;它要求编辑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对读者阅读数据的分析,准确把握阅读趋势,了解读者的特点和细分群体对阅读主题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策划。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新兴的出版业态和传播载体将会不断地加入到全媒体出版的大潮中,在这个过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考验与突破同在,作为图书编辑,只有从理念到实践进行创新改进,把握编辑活动的发展规律,坚守文化职责,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我,才能适应图书出版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对内容资源做最充分的开发,编辑出对读者最有价值的内容资源,让以“内容为王”的图书更好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双赢局面。

(三)资源整合的高效性

资源的整合是信息时代的一大特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出版社编辑对出版资源开发的深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出版物的质量及市场生命力。一方面,编辑应充分调动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通过协调整合内部的资源,形成独特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和创新优势,不断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出版物。另一方面,编辑应着眼于整个社会资源,把更多的社会相关资源纳入自己的视野,将看似分散的互不关联的出版资源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并在资源整合中形成多方得利、多头受益的新的利益格局,在资源整合中实现增值和升值。总之,只有充分利用好内外部的资源,形成协同效应,才能实现资源的战略整合和出版社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随着信息、通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出版业正面临着全媒体时代所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要求图书编辑应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与创新理念,学习新媒体知识时保持宽容虚心的态度,汲取新媒体的长处并加以利用。图书编辑只有真正领悟了全媒体的精髓,并一直保持初心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在全媒体时代从容而行。

猜你喜欢
出版社图书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我等待……
图书推荐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数字化制胜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