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

2018-03-29 05:55刘冰一
传媒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馆藏管理者

刘冰一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高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时代,通过采取科学的方法提升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质量,不仅能够促进高校的现代化建设,还能有效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科学的参考资料,促进信息搜索的便捷和科学化,在满足高校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同时,有效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的影响

(一)促进了馆藏资源的丰富化

在网络技术还没有普及之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资源都是以实物收藏的,因此在整理和分类中存在较大问题。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数字网络的革新,当前高校图书资源的管理基本已经达到数字化馆藏。网络图书资料分为两个类型,即网络信息资源和馆藏信息资源。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无论是实体存储的馆藏资源还是存储在互联网中的网络信息资源,都是高校图书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电子文献具有信息量大、存储方便以及价格低廉等优势,能够方便教师和学生的借阅,在为其提供便利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资源的共享效率,从而提升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和建设质量。

(二)促进了管理和流通方式的便捷化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主要职责。传统的借阅模式需要在图书馆管理员的引导下,查阅馆藏目录并向读者提供书单,程序过于烦琐,造成了时间和资源的浪费。但是在网络信息的时代下,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全天候的网络组织,读者在计算机上就能直接借阅所需要的资料,不需要任何人的指导,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只要是获得授权的读者,就能随时随地地查阅资料,下载并编辑所需文献内容,大大促进了借阅形式的多样化和丰富化,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三)有效改变了资料的检索方式

图书馆的文献检索功能一直是最受读者欢迎的系统。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数字文献检索形式大大改良了传统烦琐的文献检索形式,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读者只需要在检索信息栏中输入想要的文献资料名称,就会自动弹出很多与关键词相关的文献资源,并不限量地供读者阅读和下载编辑等,从而提升文献资源的实时共享。

二、网络时代下高校图书馆资料管理与建设的特点

(一)资料收集的网络化

在我国,传统图书馆的资料管理类型都是馆藏式的,管理员的工作主要是对文献资料进行购买、存储和整理等,几乎任何步骤都不离开人工操作。但是随着互联网计算机的发展,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都是在网络计算机中进行的,管理员借助计算机平台就能实现对全部图书资料的监管和建设,对馆藏资料的购买、整理和存储都能在数字平台上实现,而传统的人力手工管理只是一种辅助存储模式。同时在网络化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并不是以实物形态存储在图书馆中的,而是一种信息化的形态,其集图像、声音和文字等为一体,为读者提供更加多元化和综合化的服务。

(二)图书资料的共享化

与以实物形态的传统图书馆发展模式不同的是,现代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的发展和建设,多数资源都是呈数字化形态存储于网络计算机系统中的,这些资源具有永久存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读者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通过同一平台进行多次借阅,这就为高校统一专业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效帮助,从而避免出现图书资料供不应求的情况。基于此,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资料的管理具有共享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图书资料的有效性,能够有效满足不同读者的同一需求,从而推动现代化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三)图书资料管理的开放化

现代高校数字化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已经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馆藏方式,大大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因此,数字图书馆管理模式也需要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建立主动型、开放型以及多样化的图书资源管理模式,以校园网络为基本平台,通过管理员的信息加工和优化管理等,提升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质量,在有效扩大读者阅读领域的同时,还能满足不同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为高校的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三、网络时代下提升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与建设质量的方法分析

(一)有效提升图书资料管理者的素质

在网络数字化时代,想要促进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和建设质量,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管理员的文化素质。首先,扎实的图书管理知识和计算机网络信息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还需要具备光盘、音像、通信以及缩影等新技术,并针对不同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为其设计合理的图书资源提供渠道和内容,从而有效提升网络信息检索导航质量、信息传递和服务的水平等,促进高校图书资料的多样化管理。除此之外,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人员还应该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为了能够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质量,需要管理者端正态度,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始终以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从而满足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建设需要。

(二)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效率

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已经成为全球趋势,因此在信息化资源不断更新发展的今天,想要提升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和建设质量,最重要的就是要促进信息资源和文献资料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从而以高校的管理手段为支撑,促进资源的合理共享。在这样的形式下,要求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者不断更新维护图书资料发展的设备,尽量将最优最新的信息资源传递给全校师生,有效保证科研成果的进步。同时,高校全体成员也应该提升自身的文化和素质,在资源借阅的过程中始终遵守借阅规定,在有效期限内借书和还书等,为管理提供便利。除此之外,高校管理者也应该加强对校园网的维护和修建工作,提升网络的运行能力,从而为高校的图书资料管理提供物质基础。

(三)加强图书资源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当前,虽然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已经建立了独立的科室和部门,并构建了完整的文献资源搜索库,但是在形式和功能上却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网络图书馆的查询、搜索以及借阅界面过于陈旧,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再加上不同操作界面的标准不一,难以促进高校图书资料的高效化管理。因此需要高校管理者构建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数字图书馆程序,加强对文献资料的现代化管理,例如借书和还书的日期要统一安排,借阅的流程不能朝令夕改,从而加强文献资料的监管力度。

(四)为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给予政策倾斜

在网络化信息的浪潮之下,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不仅需要高校管理者的重视,更需要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政府应该重视图书资料在教育环节中的重要性,促进政策的倾斜,加大高校图书馆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促进高校的学术科研水平。同时,高校的各级领导也应该主动迎合政策的发展趋势,理清图书馆发展的各项关系,做好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分配工作,为其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条件,在提升图书馆馆员积极性的同时,有效促进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和建设质量。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下,高校管理者应该重视图书资料管理和建设的重要性,有效提升图书资料管理者的素质,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效率,加强图书资源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给予政策倾斜,在全面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同时,促进高校的发展和进步。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馆藏管理者
馆藏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近代杜定友图书资料管理思想的思考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