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立图书质量的管理制度的作用、方式

2018-03-29 06:15王拓开明出版社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质量检查管理部编校

王拓 开明出版社

近年来,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我国图书出版出现了图书品种、数量激增,单品效率下滑的业态。与品种激增相对应的是,图书编校质量的急剧下滑,“无错不成书”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出版界的形象。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没有建立健全专职的校对机构,专职校对人员的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未严格执行“三校一读对片”“责任校对”制度等。笔者认为,对图书质量的管理意识的淡薄和机制的缺失,是制约图书质量提高的重要症结。图书质量管理是出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图书出版单位应当设立图书质量管理机构,制定图书质量管理制度,保证图书质量合格。”以下就如何建立图书质量检查管理机构(以下统称为质量管理部)谈几点想法:

一、质量管理部的作用

图书出版单位建立质量管理部的前提是必须有专职的校对机构(下文统称为校对科),建立和健全专职的校对科是图书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校对组织管理的基本条件。质量管理的客体是经过编辑加工和校对科三校以后的拟发稿样,以及已出版的成品图书。其作用可以概括为“成书前质量把关,成书后质量监管”。

“成书前质量把关”是要做到对所有拟出版的图书稿样进行质量检查和认定,应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尽可能将差错消灭在出书前,把最好最准确的精神文化食粮提供给读者和社会。对检查中查出的不合格的稿样,必须退回校对科增加相应校次,对其中提出的质疑,还要提请责任编辑认真解决。质量管理部的把关作用一方面是为了出版物的质量负责,为出版社负责,另一方面,也是对编校人员的工作有客观的认定,所以,也是对编辑负责,对校对员负责。“成书后质量监管”是质量管理部对出版社所有以出版的图书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采取奖优罚劣的措施。对检查出的不合格图书的相关责任者进行严肃处理,在对其进行经济处罚的同时还要按照《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质量管理部同时还要以文字形式将不合格图书的情况通知总编室,要求总编室对不合格图书收回,改正后再予以出版。对检查中合格的图书根据规定对编辑和校对人员进行经济奖励和通报表扬。监管作用重在监督,对参与图书编校工作的人员业务能力和素质进行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充分发挥质量管理部的把关和监管作用,不仅能促进编辑校对人员认真对待图书质量,并自觉充分地做好编校工作,更重要的是能让图书质量增加一个至关重要的保障环节。

二、质量管理部的人员构成

质量管理部的工作应由一名副总编以上的社领导分管。质量管理人员根据其工作性质和要求,应至少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要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二是取得初级以上出版专业职业技术职称,其中初级职称与中级职称的比例约为3︰1;三是从事过具体的图书编辑工作,熟悉图书出版的基本流程;四是从事过两年以上的专职校对工作,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文化素养和高度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

质量管理工作的内容与编辑、校对工作有所交叉,但其公正客观的质量管理工作性质以及准确全面的质量检查水平,对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比编校工作更高的要求。质量管理的人数设置上应以出版社全年发稿字数作为基本依据,兼顾考虑图书出版的周期,质量管理人员与专职校对、编辑的比例为6:2:1—8:2:1。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安排可以机动灵活,如遇到图书出版旺季,稿件检查的数量较多时,就可适当地抽调部分校对和编辑人员,以及部门外校,参与质量检查。所有质量管理人员都必须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责任意识,以《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作为质量管理工作的根本依据,以《图书编校差错的计算方法》作为计错标准,在质量检查中严格贯彻执行。每位工作人员都要做到“统一查错原则,统一计错标准”,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本稿样,每一本图书。

三、质量管理部的工作内容

根据质量管理部的作用可将工作内容分为两大块:一是成书前清样的通读或抽查,二是成书后对样书的抽查。成书前检查的稿件为经过“三校一读”后的付印清样的正文和封面、扉页和版权页等,每种(套)书根据稿件的难易程度及作者情况至少检查一本。正文编校质量检查全部合格以及封面、版权页符合出版要求的稿样,质量管理部将签署合格单,准予办理相关出版印制手续。成品书的检查,应根据清样检查的结果和出书的种数确定检查数量,如笔者所在的出版社,在对教辅成品书的检查时就以年级为单位,集中检查该年级的所有科目。图书质量检查的字数可依据《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设定,正文部分的抽查是内容连续且不少于10万字,全书字数不足10万字的检查全书。其中,出版社的重点图书等需进行全书检查。

在成书前的清样检查中合格的稿件中发现的差错和提出的疑问要求编辑在付印前认真修改和解决。对不合格的稿件要填写“图书编校质量检查记录表”和“图书内容质疑表”,并分析其出错原因,如属编辑方面的原因则退回让编辑重新加工,如属校对的原因,则要求校对科补加校次。质量检查中退回的不合格的书稿在经过编辑加工或重新校对后,再将修改后的清样送交质量管理部检查,直至检查合格才能办理相关手续。

质量检查的“差错记录表”或“质疑表”,责任编辑和有关校对人员可以提出异议,反馈回质量管理部。质量管理人员需认真对待反馈意见,检查错误之处应及时更正,对不符合规定的异议,应坚持原则,但要说明差错的原因和计错的依据。要形成一种共同协商、相互监督的检查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质量检查的效应。

质量管理人员还要根据质量检查的结果定期公布质量检查情况,并充分利用质量检查的记录和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常见典型的差错和某方面突出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讨论指定改进和防范措施。

四、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提高

质量管理部在完成正常的图书质量检查工作之余,主要工作人员还可以适当地参与出版社的图书编辑工作,在对稿件的编辑加工中发挥自己的校对专长,更可以用编辑的知识和要求来指导图书质量检查工作,编校互学、互补,两者相得益彰,从而达到提高图书质量,增进自身校对水平的目的。

质量管理人员要经常性地认真分析和总结图书的出错规律,分析图书差错的成因。如笔者所在的质量管理部的工作人员就积极利用业余时间总结和归纳出我社图书在拼音、字词、语法、标点等方面的常见差错,以及政治性差错的防范等,并摘录相关的国家规定和规范要求,陆续刊发在社内的出版通讯上,便于所有编辑校对人员学习掌握。如今,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中政治性差错的防范等对编辑在审读书稿时把好政治政策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质量管理还同时要深入研究本行业的工作特点和要求,自觉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思想境界,对与出版相关的内容和信息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并及时更新相关的信息,做到与时俱进,适时而变。质量管理人员要通过工作的锻炼和平时的积累,努力使自己成为博学多才的杂家,渐而成为杂家中的专家。

大力开展岗位培训也是质量管理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这里的培训不仅仅是编辑校对方面的培训,也有出版管理、版权、法律等方面的培训。目的是要让质量管理人员全面熟悉出版业务,了解出版政策法规,使其成为出版的全才。从这个角度来看,图书质量管理部不仅是能培养高级校对人才,也是能培养和锻炼出版人才的重要部门。

五、质量管理部的激励机制

目前,很多出版社对校对管理实行定额管理制,即将所有校对工序加以量化,并形成一种数量、质量制约机制。这种机制在对专职校对管理中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笔者认为,质量管理部不能简单地套用这种校对定额管理制,而应该根据图书质量检查的特性加以改造。首先是关于检查数量的规定,质量管理部的检查的书稿基本都是进行过至少三个校次,所以图书的留错率不高,校对的压力相对于初校、二次等校次来说小了很多,因此在字数上可以采用日定额35000~40000字之间。其次是检查质量的规定,质量管理部对其工作人员在检查中出现的误判、错判,经过认真核对后予以记录备案,以月为单位进行质量检查考核,超过三次以上,就核减一定的检查字数,半年内超过十次以上的,可暂调到校对科从事一段时间的专业校对工作。再次是对超额完成的字数以月为单位,清样检查超额字数可按照一定的标准下发校对补贴。成品书的检查字数可单独计算,而成品书的检查字数的标准应根据经济处罚的情况灵活设定补贴标准,一般应高于清样补贴标准。最后,在成书前的质量检查中被定为合格的稿件,成书后如果被上级出版管理机关组织的图书质量检查为不合格,将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经济处罚,情况严重的将会调离质量检查岗位。

出版社图书质量管理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图书质量的评比制。质量管理部应根据出版社的图书质量现状制定较为严格的图书质量管理实施规定,引入奖罚机制,对检查的图书实行奖优罚劣。如对差错率超过1/10000的成品书罚款的额度可定为1000~1500元,由一校、二校、三校和责任校对以及责任编辑按一定的比例承担。对全年受检图书合格率在90%以上的编辑和校对人员根据数量给予不低于10000元的奖励。实行奖罚机制的前提是健全图书质量检查的反馈机制,编辑和校对人员对质量检查中的差错和计错标准都可提出自己的意见,但要有理有据。对于反馈意见,质量管理部将由分管领导和部门主任及相关检查人员进行认真的核对,如果属于质量检查人员的误判、错判,应立即更正检查结果。反馈机制的健全是为了形成一种协商交流的质量检查气氛,其中对有争议的计错,可征求外校和校对专家的意见,切莫制造“冤假错案”。

六、结语

事实已反复证明,校对是出版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出版条件。本文仅从图书质量的检查和管理方面来探讨提高和保障图书质量的机制,目的是想通过建立健全图书质量管理制度,发挥其对图书质量的预防和监管功能。应该说,图书质量的核心校对工作确实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仅仅凭校对人员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从制度上对图书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因此,建立图书质量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出版人的责任意识和职业精神,才能为社会奉献出更多更精良更优质的双效图书,才能保障我国出版业向着良性健康的轨道前进!

猜你喜欢
质量检查管理部编校
应急管理部部署中秋国庆消防安全工作
审计署赴江西省审计厅质量检查座谈会
应急管理部老年大学学员作品欣赏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韩正 扎实推进应急管理部机构改革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中注协举办2016年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人员培训班
加强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编校手册